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一片亭亭空凝伫 ...
“寒凝,咱们先过去吧!今儿这宴既是在慈宁宫开的,你和我去晚了就不好了。”
“嗯!”
“那八嫂呢?是跟我们一起还是……”
飞痕低头想了一下说道:“ 你们先去吧,我等八哥。”
曦和含笑冲我点头道:“那好。寒凝,看见没,我们家这媳妇儿,多贤惠呀!”
飞痕气得登时一记粉拳打过去:“去你的!”
所谓的皇宫盛宴除了大点儿,其实和平常的家庭聚会也没什么分别。一样的扶老携幼,一样的父慈子孝。只是这脉脉温情的背后有多少真实的反应,我想,没有人知道。我就像是一个历史的过客,只是莫名地站在一个旁观的角度去欣赏这场极致的兴亡变迁。没有角色也没有立场,有的,只是因为了解而产生的一种沉重的无奈。
雨花阁离慈宁宫并不是很远,出门坐马车也就半盏茶的时间。因为皇上是刚巡完永定河回来需要接风,而恰巧大阿哥也从边关回来,很难得所有人都在所以太后一定要把宴设在慈宁宫。而曦和是未嫁的公主,要和九公主和十公主一起陪着太后坐在暖阁,所以,我们必须比别人早到。
如果说我对这个千古一帝有什么感觉,我想,我说不出来。他应该有四十九岁,可看容貌却只有三十五岁。他笑的时候,表情天真得像只有二十岁。可再仔细看他的眼睛,目光犀利得已经让我不敢再猜。他始终都是在笑着听别人说话,但任何人在他面前说一句话之前至少要掂量出十种结果。他的笑容很亲和,可我却知道那种亲和绝对不是随意的表现。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诫自己:不论面对任何人,我们不平等的只是地位,不是灵魂。可见了他还是情不自禁地想低头。这种感觉……真的很烂!
所有人都按位次坐好,皇妃们在暖阁陪着太后坐。宜妃右手第一,和妃右手第二,惠妃左第一,德妃左手第二……以此类推。皇子们除了太子侧坐在皇上旁边,剩下的都按序齿就座。
“寒凝,想什么呢?”曦和轻轻拉了下我的衣袖疑惑道
“啊?”我愣了一下,微微回过神来
曦和看我一脸呆样,没好气地撇了我一眼道:“真服了你了,这种地方你也能神游太虚!皇阿玛叫哥哥们作诗呢,你也不说好好听听。我这几个哥哥可个个都是才子,一点儿也不比你们家差!”
看着她笑得一脸得意我也不由得感染到她的骄傲欣然笑道:“是,寒凝看过三爷编撰的《律历渊源》,也读过十三爷的《题画》.十四爷的《十月雪》都受益匪浅。有时也曾想过咱们大清这几位皇子倘若不是生在帝王家,恐怕也都会是一代文豪吧!”
“不一定啊!”曦和思索了一会儿沉吟道:“帝王家给他们的绝对不只是身份而已,无所畏惧的处事态度,指点江山的壮志豪情……不能说他们离了皇家就无所作为,但皇家给他们的至少可以让他们从小就习惯成功。这份来自不断成功才有的自信在别的地方是不会这么轻易成为平常的。”
“嗯!”我点头同意,转目看宴席上的场景
四爷仍是一贯的严肃,对着康熙吟道:“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梦想回思忆最真,那堪梦短难常亲。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康熙颔首道:“老四进益了,不过意境太凄凉了些。”转目道:“十三,你呢?”十三爷清清嗓子起身答道:“儿臣前日读皇阿玛的《耕织图诗》,心有所感,故儿臣的是: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
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
孜孜宵吁意,总向画图传。
玉帛梯航远,山龙绣绘工。
岂知寒女事,犹入睿吟中。
勤俭昭谆俗,劳思爱古风。
垂裳开至治,衣被万民同。”
康熙赞许道:“好!朕的拼命十三郎如今也知道沉稳了,朕心甚慰!胤祯,你来!”
十四阿哥站起身来朗声答道:“回皇阿玛,儿臣前日乘撬飞控雪山,心中甚感畅快。所以儿臣的是:风在林中雪在山,乘撬荡荡更闲闲。
凭空驰下三千尺,一似天仙降世寰。”
康熙颔首道:“嗯……有气势!你们都有进步,大清有你们朕觉得身上的担子轻快多了。可今儿朕这对当彩头的玉如意也不知道该给谁了!这样吧,朕再出副对联,你们谁对得最快最工整这对玉如意就是谁的了。”低头思索了一下含笑道:“听好了:夜里渡河,脚踩满天星斗。”
什么?我心里不由一惊,偷偷看了一眼皇子们的眼神:虽然掩饰得很好,但仍然可以看出错愕和震惊。相信每个人都跟我想得一样——满天星斗最工整的就是对万里江山,可是他们是皇子,对着正值壮年的父亲有哪个敢流露出企望。但躲避也不是回事儿,明摆着试探人的事儿,越躲越会显得欲盖弥彰……怎么办?
转头看了曦和一眼,轻声问道:“公主可有下联?”
曦和凝神思索了半晌后摇摇头:“有是有,可这个不行,除非再有一个替的。”
“说来听听”
“清晨卷画,手拿万里江山。虽说我是公主,不会威胁到什么。但这样子贸然出去难免会让皇阿玛觉得我是故意在替哥哥们解围,也不是好事。”沉吟了一会儿问道:“寒凝,你有替的吗?”
“勉强算有,但不太好。”小声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曦和边听边点头道:“这样就行了,剩下的,我自有办法。”
虽然她看起来是自信满满,可我心里终究还是没底,忍不住轻声问道:“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并不比那个好到哪儿……”
“曦和,你们俩在那儿小声嘀咕什么呢?可是有了?”
“回皇阿玛,”曦和站起身回道:“儿臣和寒凝每人想出了一个,相较之下不知哪个更好。所谓一联千对,儿臣刚刚才对比的时候突然想起从前九哥送的一本书上的典故,正觉着好玩儿呢!”
“哦”,康熙好奇地挑眉问道:“对对子也能让你想到典故,是什么书?”
“《警世通言》”,曦和含笑回道:“二十六卷有一个关于唐解元一笑姻缘的故事,说的是唐寅化身书童娶华府丫鬟的故事。在华太师为难唐寅的时候出了个对子给他,叫做‘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这是个拆字对,儿臣当时跟寒凝商量着对的是‘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皇’。十口心合起来是思,寸身言合起来则是谢,觉得既符合寓意又对得上平仄,已经是无可替代了。”
“嗯,的确是对得很工整!”
“可是人家原文里竟然换了个意思,用八目尚组赏,赏花赏月赏秋香,一下子将思国之情和倾慕之心对在一块儿,倒也贴切。”抬头看看康熙的表情,见似乎没什么太强烈反应,壮胆继续道:“还有一回先生在上课的时候出了一个金銮殿上两班文文武武,儿臣以为除了寒窗灯下十年春春秋秋之外再无可对,可是十哥,”笑叹了一声无奈道:“愣是给对了个麻将桌前四人输输赢赢,差点儿没把九哥给笑死。”
见十爷一副抓耳挠腮的扭捏状,众人都忍俊不禁,康熙则是边笑边摇头:“这个老十啊……”
“从此儿臣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上的事,就像这对联一样,不会只有一个答案。背景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很可能会不一样。只是不同,并不代表是哪个是错的。”
康熙颔首道:“嗯!丫头,从这几句话上就看出你进益不少。前些日子你九哥来向朕请旨要给你换先生朕心里还琢磨是不是老九他对你溺爱太过,所以纵容你任性。现在看来,你九哥是对的,那先生的确教不起你了。”
停了一下继续问道“你刚刚说你们每人对出一个,正在不知优劣。说来给朕听听,也好帮你们品题一下。”
“是。寒凝说每个月的二十三左右都会出现一个下弦月,这个时候月亮是在下半夜的东半天出现的,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也依然可见。在那天一直到正午都可以看到一个太阳和一弯残月同时挂在天空的景象。所以她的下联是:清朝拾露,掌托日月同辉。”
“拾露,日月……从露水中折射出的光里看日月同辉,以最小见最大……不单巧妙,而且深邃。嗯,好意境!”
“儿臣想星斗本是在天,可映入水中却可以脚踩。反而行之,脚踩的东西也同样可以手拿。所以儿臣的下联是:清晨卷画,手拿万里江山。”
“好!天上星可以脚踩,江山可以手拿,那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身为皇室子女就应该有这样的气魄。曦和,你长大了!你那几个嫁到蒙古的姐姐,每一个都有独当一面的气势 。看样子你也不会比她们差。咱们大清的公主不比汉家的姑娘娇生惯养,个个会骑射,拿出来都该是文武双全。
沉吟了一下正色道:“ 曦和,上个月你四姐在清水河被立了一块功德碑歌颂她圈地4万余亩开垦种地,吸引了杀虎口外大批汉民前来垦殖,连年丰收之事。说‘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实公主之盛德所感’。前儿给朕上折子还说要综合地考察喀而喀的土地和民情,准备建立喀而喀三旗法规。
朕不愿你像你四姐那样只有政治可以寄托,但最起码你也要有面对逆境的本事以备不时之需。曦和,你是好孩子,朕希望你能获得幸福。而幸福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任何人都不能替你过日子。所以,朕希望你足够强,你懂吗?”
“是,皇阿玛。曦和明白!”曦和含泪点头。低头擦了擦眼泪接着轻笑问道:“那依皇阿玛看我和寒凝究竟谁对得好?”
康熙微笑道:“都好,朕也不好一个人太武断。胤褆,你们哥几个也帮个忙给她们比比。”
大爷抬头回道:“如果按气势和工整看,自是曦和的好。手拿万里江山,这才是我大清公主的气势。”
“可要从意境上看”十二爷沉吟道:“从棋局里看天下,露水里看太阳,以小见大,讲的既是存在又是联系。而清朝拾露,要的是一份大隐于朝的闲适。只有看破世情的高人隐士才会有这样的云淡风轻,是不争,而不是争不到。”
“嗯!”三爷随口接道:“何况从掌中的露珠里可以看出日月,所有的就不只是气势了。对天地尽在我手的信心,世间万物于浅笑之中尽数,这是庄子的自得。其气度和风范绝不亚于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的自在。”
四爷看了我一会儿,唇边闪过一丝仿若无的笑意,微微点头道:“范成大在《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写过:纵有千年铁门限,终究一个土馒头。说到底人活一世,宠也罢荣也罢,争到最后终究不过是尘埃一缕,黄土一抷 ,占的就那么点儿地方。真的看破也就不过如此了。倘若可以行遍五湖四海,看遍万紫千红,仍可在心中留住这份闲适,那真的是只有像庄周这样的高人才做得到了。”
“嗯,都有道理!胤礽,你说呢?”
太子放下手中的酒杯,微笑回道:“曦和讲的是囊括天下的气势,而寒凝说的是圣人无名的闲适和恬淡。历来君王和隐士都是没有办法比出优劣的。曦和是皇家公主,以后出去要做的帮皇阿玛稳定局势,造福一方,这种气势是必须要有的。而寒凝是闺阁千金,是公主伴读,那么这份超脱于俗世之外,冷眼即可观天下万物的冷静,时时用旁观的清醒来补充曦和身在其中的茫然,同样也是她的责任。所以依儿臣看来这两个答案没有优劣,只是按着她们各自不同的角色,只是各司其职。”
“嗯,胤仍说得有道理。”转头向九爷问道:“不过老九,你也太出格了。怎么什么书都敢给你妹妹看?”
“皇阿玛,曦和早就已经过了被几本书影响判断的年纪了,从什么人身上该吸收什么,儿臣相信她心里有数。”
“哦,是吗?”康熙饶有兴致地问道
“是,皇阿玛。”九爷一脸倨傲地答道:“儿臣记得有一次和曦和一起用征夫还乡的题目联句。每一个人都是想着归园田居重建之乐或是满目苍凉之悲。可曦和却在已出现桑麻成林的时候用‘煮酒夜难寻,斜风绕更深’来转句,一下子把已然是应当是田家乐的结局转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意境上去。从那个时候开始,儿臣就知道:曦和已经足够成熟去判断任何一件可能影响她思考的事情。对她的判断力,儿臣很放心。”
“是吗?”康熙微笑着颔首道:“看来老九这个哥哥当得真的很称职!”转目看向十三道:
“你这个同胞哥哥可要努力点儿了,要是哪天曦和只认老九不认你了,可别找朕哭鼻子!”
“应该的!”十三微笑着冲九爷抬起酒杯豪爽得答道。
“你叫寒凝?”
“是,皇上。”
“倒是有点容若的影子。看来朕改天该问问明珠那个万花筒,他们家这孩子都是怎么生的?怎么一个保一个的?容若就不用说了,那是我大清第一才子!揆叙是我朝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揆方是康亲王的贤婿也是我大清的一代名士。现在就连个小外孙女也看着这么出息……唉!老十他们小时候上书房曾被徐乾学说还不如容若家那个六岁不到的小外甥女他还不服气,现在看来是有些道理的。不过这倒让朕有些为难了”,康熙沉吟道:“你们都说不知优劣,那,朕这对玉如意可该给谁呢?”
“皇阿玛”,曦和站起身来含笑回道:“既然这玉如意是一对儿的,不如就让我和寒凝一人一个好了。反正我们俩是要在一块儿很长时间的,这对如意虽分别在我俩身上可也不算拆开了呀!”
“好,就依你了!”
“谢皇阿玛!”
大家好!终于把连着两天的火车后遗症挨过去了,让大家等冰雪实在很抱歉。下面的会加快,明天晚上之前争取会出下一章,一起加油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一片亭亭空凝伫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