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三个月一晃而过,于小和并没有觉得有任何异常,根据这个时代的异能分类,都是五行分化来的,应该有些偏好,可是无论于小和是按照修真的打坐还是魔法的冥想都没觉得什么,想来应该真不可能了。于小和也不觉得绝望,自己努力过了,也不一定非要异能才不枉这一生。
十周岁很平淡的度过了,那个女人并没有舍得孩子,保险局司法局联名发来了通知,从今以后保险金会按月发送到于小和的账户,这大概是这三年来最好的消息了,于小和打开个人智脑查询一直为零的账户,瞪眼,一万三千信用点!
于小和的个人智脑上,于小和的父母是178星的第三代移民,两人都从事农业机械维修,死于一场器械漏电导致的电击,父亲55岁,母亲48岁,于小和4岁。按照监护人顺序,也应该是于小和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为什么是姑姑?他们去了哪里?于小和记得看过一个新闻,二等星球45星曾发生一次惨烈的飞车交通事故,因飞车信号故障,应急系统出错,八辆飞车相撞,12人全部丧生,当时给予的赔偿是90万信用点,至于有没有其他的于小和就不知道了,从4岁到15岁,11年一共171万多,这还不算教育基金,还有可能存在的遗产?难道178星的福利这么好,这个女人才会不管不顾一定要回来生产?还是说这个身体的父母死亡另有隐情,于小和一瞬间脑洞大开,各种阴谋诡计上演。
后来证明,于小和真的想多了。
一个月后,于小和开始去中级学校学习,基础学校教授的类似幼儿园和小学,中级学校则是初中高中了,于小和面对新时代的各种知识,感到憋屈,虽然曾经也不是学霸,但是现在连学渣也不是了,学沫?各科老师都怀疑于小和智商有问题,但是为了孩子的自尊,这种测试是不被允许的,只能一边暗恨一边关照,于小和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恶意。
基础学校的时候,于小和因为语言问题不敢和那些小朋友聊天,只能白天晚上偷偷学习,在老师和小同学眼中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但到底是孩子,说话难听什么的于小和也能应付,所以也没什么,到了中级学校,要学习很多东西,于小和明显和这个时代脱钩,以前28年的思维要想3年转变,明显不可能。这些同学大多数在一年的旅游中见识了很多,还有各种媒体虚拟网络,在他们的眼中,于小和十分怪异,落伍至极。
“土包子”对于于小和来说真的没有这个时代的杀伤力,于小和我行我素,专心学习,这些课程很多,但分类来说也就是高中十门课的样子,刚学会语言读完幼儿园就上高中。实在没时间理会这些语言。
又是一个多月,那个女人生了,女儿,取名于无暇,于小和嗤笑,作一副失望的样子做什么,星际时代还不允许胎儿性别鉴定?不是早就知道么,难道最后生出来还会改变?
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多出了个小婴儿,也没有对于小和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感谢科技,有12这个家庭机器人的存在,带孩子完全没有任何问题,那个女人也开始了讨要保险金和温柔呵护的两面转化,于小和理都不理。
自从有了保险金,于小和再也没有吃过营养餐,三餐都是在去中级学校的中途一家名叫178之家的饭店解决,便宜实惠营养还可口。于小和是看到人流众多觉得可口的,对于这具已经丧失味觉的身体来说,要治疗只怕需要身体和心里的双管齐下。
每年儿童成长会和学校都会联合组织体检,这个身体没有问题,对于经常食用营养餐导致味觉失灵也不作为疾病的处理,因为通过食用其他食物会改善。于小和对此只能呵呵,这个身体吃营养餐的时间超过3年,居然没有问题,信有鬼。
于小和除了吃饭就不再花钱,因为想换一个个人智脑,在现在的个人智脑存储中,三口之家的全家福,于小和带的是块蓝色花朵状的智脑,而不是现在这个不能变形落伍的手表智脑。那块去了哪里,于小和也不想知道,估计很糟心,还不如买块新的。
178星作为一个偏远的农业星球,很多东西都是进口,价格比平均价高了近两成,于小和曾在广场休息室看过最新款的K-23清波智脑,要5万信用点,可虚拟网络登陆,想想存5个月就可以买到,于小和很激动,说什么也要存到。
“于小和,你要是再不将保险金给我,学校你是不要去了!”于小和刚进门就见到沙发上那个女人对自己大喊。这倒是个新威胁,以往不是说自己没良心缺德,就是说自己辛苦,于小和停下脚步看向这个女人,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去学校?受伤申请,这得经过医生,监护人申请,这得本人同意。狭隘的生活环境和有限的见识让于小和对这句话并不能完全无视,这样的犹豫在哪个女人眼中更显得意,于小和想了又想,淡定的走回自己房间,不理会哪个女人的狂躁。
于小和很快知道这句话的含义,178星根据种植作物分为3个区,人口最多设施最好的是一种名为178之星的类似稻谷的种植区,中等的基因作物J-76粟区,最差的是178星球特产的刺棘果区,那个女人用监护人的名义以于小和无法适应稻谷种植区教育环境和成绩报告要求转学到刺棘果区。在学校各科老师同意却没经过询问本人意见就转成功了。这是教育漏洞!于小和很愤怒,这样一个有血缘关系的监护人,为了金钱想断送侄女一生,当自己是那个无知的于小和么,身体素质经过高科技药物和合理的锻炼可以得到改善,个人素质也可以在后天的教育环境中得到提升,把自己弄到刺棘果区是有多险恶!
于小和发送关于转学的申请法律帮助信息并没有受理,转学意向已经达成,在十天内于小和需要前往报道。
于小和在自己房间的浴室里泡澡,让自己出汗到虚脱以免暴力,一遍遍对自己说,不要为不相干的人生气,教育环境对以前的于小和是重要的,对现在有保险金的来自地球的自己却不是重要的,有吃有喝有住以后也会有的玩,再没更好的了。
于小和觉得自己像被逼迫玩了一个不准下线的苦逼单机虚拟游戏,恶心至极!
于小和走上区间飞车的时候回头笑了笑,没有任何信息提示,没有送行的人员,连儿童成长会都没有派人陪同,新学校的资料也不告知,这就是178星的教育,呵呵。
稻谷种植区到刺棘果区坐飞车需要5个小时,算是很远的距离了,透过保护屏看外面,从一片绿色到漫漫黄沙,再到褐色丛林,178这颗后天改造的农业星,比地球大的多,却荒凉的多。于小和点开座位前的虚拟屏,看着实时新闻,什么宇宙风暴,什么产量,什么研究进展,什么访问,于小和右手握了又放,如此反复。
178星的黄昏并不美好,有点灰黄,没有太阳这样的恒星,只有三颗远距离的行星反射着光芒,没有晚霞,暮气沉沉。
于小和下车的时候智脑收到刺棘果区中级学校引导人发来的信息。
我是中级学校的老师%%&%,负责你的转学工作,我会在出站休息室等候。
又一条安全信息,来自178星的儿童成长会监控部,该老师基因信息符合,安全。
于小和已经不想去抱怨什么,让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吐槽了那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名字,觉得自己没有语言天赋是一回事,各个星球自己发展的语言文字和说话习惯才是真坑地球人,敢不敢说最标准的星际通用语,敢不敢不要夹带自家语言。
于小和走到休息室,看见一个178星中级学校老师必穿的制服男走向自己,感谢178星没有恒星,虽有强大的地心引力,但大家个子都挺高,面前的这个男人估计有2米,蓝色短卷发,五官端正。于小和的审美在星际时代已死。
“你好,我是刺棘果区中级学校教授地理的老师苏福码,欢迎来到刺棘果区,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你将在这里接受五年的学校教育,鉴于你的监护人要求,为你安排住校。”苏福马仔细打量面前这个穿着校服身高152的小女孩,灰蓝无色泽的齐耳发,面无表情,双眼也无好奇,却并不是成绩所显示出来的蒙昧。一般情况下,大都是刺棘果区转出学生,很少接收。虽然转学原因上写着因不适应教学环境,但这种空泛的话谁信,尤其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是姑侄。苏福码心里明白原因但并不会去深究,刺棘果区人口不足五千,经济效益一般,中级学校学生不到两百,星际移民意愿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依赖器械和短期派遣人员,这并不利于刺棘果区的发展。有人愿意来也是好事。
“你好,苏福码老师,我是于小和。”于小和想着原来那群字发音是苏福码,真是神奇的书写结构。
苏福码皱眉,这是什么称呼,难道在基础学校没有教过关于老师称呼的问题么,还是其他原因?
“请叫我福老师,我会发送一份关于星际人名结构,178星称呼习惯给你。你在飞车上好好看看,希望到了学校后不要用错称呼。”苏福码说完,打开自己的智脑,查找后发送。
“对不起,谢谢福老师。”于小和低头查收,基础学校确实有教,但那时候字走没认全,语言都不通,又要遮掩,哪会仔细去问老师,后来学的基础,又要为身体,又为考试,反正同学叫什么自己就叫什么也没注意这个问题。真是汗颜,平常不主动和人交流。也许会在这里冒犯别人,以后可得注意,自己可是来自礼仪之邦。
在去学校的飞车上,于小和扫眼窗外,虽然自己没有星际建筑这方面的认识,但刺棘果区看上去虽然新但确实不如稻谷种植区。也许内里没什么差别吧,毕竟都是智脑控制。
于小和看了眼就不再关注,点开智脑的虚拟屏,仔细看那份人名称呼文件。
说是星际,其实只是特指圆形人种星系深灰,深灰以中心黑洞和光箭星系为坐标分为四个区,南西北东,现已标注使用的可居住行星在2万三千多,人口约为90光亿,于小和并不明白光亿是个什么概念,估计比兆亿多。各个星球在发展中会根据环境变化自己的语言,但为了交流还是有了统一的星际通用语,是用南区超级星深灰之源的本土语言规范而成,在人名结构上其实和中国人名相同,姓名结构,但人太多,肯定会重名,因此会有一些后缀,这个后缀乃是本人创造因此千变万化,个人智脑会将符合规范的后缀申报到中央超级脑记录,用于和基因一起来区别个人体,于小和猜测这种多此一举的行为应是人类独一无二意识的产物。
就算有后缀但到了各个星球,称呼还是因为关系不同而有差异,作为经济最落后的北区的三等农业星,178星的苏福码老师的称呼就是如此,苏这个发音是他的姓,码是名,夹在中间的才是后缀,如今,人们习惯称呼后缀。
专坑地球人,于小和发誓,自己在基础学校绝对不知道后缀这个问题,如果有的话这种特别的事情自己一定会有印象,难道自己的教育那个女人可以伸这么长的手?还是,于小和看向自己的个人智脑,面无表情。
大约半小时后于小和跟在苏福码身后来到了只有原学校一半大的刺棘果区中级学校。依旧是圈在围墙内的几条低矮的三层楼条形建筑,难道连个学校都不能建的特色一些么,这种没有差异性的建筑如何提高审美?
苏福码为于小和办理了转学接收安全手续,并安排班级和住宿。
五年的住校,Z-93-D1,于小和在苏福码离开后打量这房子,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一器标准配备,住校也不错啊。
于小和在半个小时后才发现自己高兴的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