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4月 ...
-
200X+1年4月10日星期六晴
所有申请去德国留学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德国驻华使馆留德审核部(简称APS)的审核。
审核的第一步是预约考试时间。而材料准备是预约审核的必不可少的步骤。所需准备的材料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证书的翻译公证件(好象现在小学、初中的毕业证书只需复印件就可以了);大学录取证明的公证件;大学在读证明的公证件;大学成绩单的公证件;英语语言证明的复印件;以及审核申请表、汇款单的复印件等。
由于有六份材料需要公证,而公证的价格不菲,因此我们是几个人一起去的公证处,尽量把价钱往下讲了一点。当然也因为有熟人疏通了一下。
但是我还是走了好多弯路。我一开始是在外面找的翻译公司,但是翻译件不合公证处的要求。我公证处、翻译公司来回跑了几趟,翻译公司坚持说没什么问题,公证处坚持说不合格,最后我实在是没时间经历了,直接给公证处由他们代理了,价格比自己找的翻译公司便宜很多,但是事先在翻译公司花的钱就全部打水漂了。气愤!
终于材料都齐全了,然后就寄出了。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收到面试通知。不管了,这段时间先好好的做毕业设计吧。
200X+1年4月17日星期六阴
凌晨四点,被手机设定的一阵阵鸟鸣声唤醒,窗外天还没亮,晨风料峭的有些刺骨,于是我加了一件外套。
五点四十分到宿舍楼下,发消息上去,不一会儿,201、202的窗口伸出了几个小脑袋,都在对我笑。五分钟后,大队人马向学校南门进发。
六点钟上了车,然后开始大吃大喝,吃完了又犯困,就睡。如此吃了睡,醒了继续吃,自己大叹一锅:简直就是猪一样的生活啊!笑。
中午的时候就进了杭州界,出现了第一件不顺心的事。入城的常规路线在修,只得绕道而行。好容易进了市区,却在一个红灯处听见车后一阵怪异的巨响,回头发现,我们被当地的一辆公交车狠狠的“吻”了一下。——这难道是杭州人民欢迎我们的方式么?
处理事故拖延了很长的时间,好在没有同学受伤,车子也没怎么坏。
到西湖的时候已经一点多了,我们发现其实司机先生并不怎么认路。汗!
到三点之间这一段时间是自由活动,吃了个肯德基新出的照烧猪排堡,然后和果子沿着苏堤走了一段,最后找到一处长凳,就坐下来面对湖水和远山。
天气并不好,没有太阳,有一些风,坐久了真冷!
三点半上了游船。之前又有个小波折,先是胶卷用完了,后来电池又罢了工。还好我有备用的胶卷,只是得花两倍的价钱买电池。:(
从船上看,风景真得很好,只可惜光线不怎么样,一切都灰蒙蒙的。虽然烟雨中的西湖很有意境,但是照在相片上就没有什么感觉了。残念……
苏堤白堤、断桥长桥、宝柱雷峰……一路走马观花。
其实西湖十景,必得在这西湖边上住上一年才看得全。春日里去柳浪闻莺,夏天赏曲苑风荷,秋夜观平湖秋月,冬季游断桥残雪。
如我们这般行色匆匆,最多也只是感受到了西湖外在的一丁点韵味,就如同指缝间飘过因风而起的柳絮,新鲜是新鲜了,对她却无法爱得更深沉。
在停车场,我们因为挑选丝巾害得卖丝巾的小贩被纠察抓了去,真是罪过罪过!果子甚至还没来得及付钱,纠察又不让果子给钱,果子只好把丝巾还给了小贩,也好减轻一点他的损失。
去市中心花了四十分钟,之后各自找饭辙。巧得很,小丽果子和我三个人在一家面馆与燕子一行九个人不期而遇,占了并排的三张桌子。我点的是菜泡饭和绿豆马蹄爽。吃饭的时候,我们偷偷的欣赏了一个江南美女安静的坐在桌边把乌黑的长发编成辫子,一个词最贴切不过:秀色可餐!
话又说回来,杭州的美女还真是多呢!吸一吸就要流下来的口水,继续。
吃了饭去星巴克泡吧,果子请客。原来还指望在异地能有个艳遇,结果偌大的星巴克只有几个客人,想要遇见帅哥也难啊!我这辈子注定是不会遇到这种好事了。:(
回住处也花了不少时间。其间我因为一天的暴饮暴食吃坏了肚子,一直努力的忍着疼痛,还好不是非常严重,竟不知不觉睡着了。也好,这样时间过得快一些。醒来发现娜娜发了烧,靠在方健的肩上有气无力。我过去看看,指望能帮上一点忙。还好热度并不高,我给她涂了风油精,掐了眉心。但是我的技术太烂,用我的玉观音也没能刮出痧来,哼哼,丢人。
200X+1年4月18日星期日多云
昨晚住的地方是一个山上的度假村,结果不认路的司机又把我们带错了地方,卡在山路上进退不得。只好下车走过去。结果方健、娜娜和我还掉了队,在山上迷了路。好在有手机,山路也只有一条,总算是找到了住处,没有夜宿山中。:)
我们一个班的人住在一幢小别墅里,难得男生和女生过这种群居生活,于是大家凑在一处打牌聊天,说笑打闹,直到午夜后方散。倒是我,因为不舒服,和同样不舒服的娜娜安安静静的在房间里聊天,聊了一会儿就去睡了。但是真正睡着的时候是在整个小楼都静下来之后。
凌晨被暴雨声惊醒,开始还悲观的以为是泥石流。笑。坐起身拉开窗帘向外看,外面黑漆漆的一片,只有路灯发出桔色的光。坐了一会儿,觉得很冷,急忙又钻回被窝,耳听得那忽大忽小的雨滴敲打地面和屋檐的声音,睡睡醒醒,每隔半小时醒一回,窗外的雨声时大时小。
六点钟就被morning call叫醒,害我定的六点半的闹钟没有了用武之地。哼哼。
正是仲春天气,一霎豪雨洒亭轩,晨风料峭。出发的时候,那雨兀自下不停。看样子,真的可以如我所愿领略雨中的乌镇了。
路上吃完了从家里带出来的最后一块手制的三明治,向后靠在座位上打瞌睡。但是一开始竟然有些兴奋的睡不着。于是我阖上眼睛抿着嘴偷偷笑:呵呵,乌镇,偶棉来咯!
杭州离乌镇真的很近,我不知不觉睡着了,一觉未醒,小丽就兴奋的推我说:海宁快起来!到了到了!我一个激灵睁开眼,呀,乌镇真的就近在眼前了!
进了乌镇的大门,将那个过分繁华的尘世丢在身后,我关闭了我的理性之门,尽可能的打开自己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在梦里实实在在存在的水乡,感受身在梦里水乡的身边人,还有,我自己。
我们从一开始就因为拍照耽误了很多的时间,远远的落在了大部队的后面。后来才知道,我最初靠在游廊的旁边照相的地方其实有个很美的名字:美人靠。究竟我是不是美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知道答案。
第二景,逢源双桥。这是中国古式的一坐廊桥,有一面镂空的木隔扇墙隔出了两个平行的通道。这一处取左右逢源之意,据说要一直向前走,不可以回头的。我不记得我有没有回头。因为在桥上,我光顾着把生日礼物送给那一日的寿星小丽了。笑。
过了双桥便是东大街。沿着东大街前进,狭小的街巷,木质的二层小楼。有几只小鸟飞过来,停在屋檐,不知道是不是燕子。刘若英在《四月天》中唱到:“四月天,梅雨厌厌,在窗前;淋湿的燕,在屋檐。”而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太阳露出了明媚的笑。
在百床馆,见识到了足足有四进的镂花婚床。大叹:若是结婚的时候睡这样的床就无憾了。(后来听妈妈说,太婆婆家曾经就有这样的一张床,可是□□的时候三文不值两文的卖掉了。Sigh~)另外还看到了待字闺中的小姐的睡床。最心仪的那张床的上方还雕刻着小姐的一副对子:双手要捞天边月,一石击破心底天。而这张床上雕刻的图案也多是行侠仗义的故事的图样,不禁感叹床的主人是怎样一个英姿飒爽玉树临风的洒脱女子!还有兄弟床、姐妹床,样式都是华丽繁复的。想起古时文人雅士抵足而眠,彻夜长谈,知己之间互剖金兰之语,是怎样的一种风流。而闺中密友们在姐妹床上消磨了多少漫漫长夜,又交换了多少小儿女的悄悄话呢?
民俗馆中展示了婚、寿、年、节各式的风俗,实在可以长不少见识。我和老大在一张高脚茶几的两边落座,背后是一幅字画,合拍了一张“旧式的夫妻”照。笑。有一些辛酸,也有一些慨叹。
再过去是一家药铺的店面,只作展示,并不营业。一边是高高的盛草药的柜子,外面一圈半人高的柜台。另一边的墙上挂了几幅字画,下面是坐诊的大夫的桌案。忍不住想起《沉醉清秋》中的百草堂,于是狠狠的拍了两张照片。(后来尚斌问我为什么拍药铺,我思考了半天,认真的回答,因为我喜欢药铺。笑。真的是这样。)
酒香不怕巷子深,高公生酒坊前挂着招展的酒旗,还未进门,就闻到一阵扑鼻的酒香。沿着弯曲的甬道走到后面造酒的地方,一人还抿了一小口白酒。只是这免费供人品尝的酒并非是上等的佳酿,前味太冲,后味又过于辛苦,所以我未能领略酒中的上品是何种滋味。
酒坊边就是一条深巷——黄磊和刘若英拍《似水年华》时手牵手走过的那一条。触动心中某一个易感的部位,和老大也手牵手摆了一个类似的pose。尚斌帮我们抓拍了五张,在电脑里连续放出来,就像是一段动态的DV。嘿嘿,极大的满足了我们的幻想。
酒坊过去是蓝印花布作坊。露天里晾着一匹匹蓝印花布,风吹过,拂动布匹,在其间拍照一定很有感觉。可惜,胶卷出了问题,从此处一直到修真观这一路的风景都没有洗出来。残念~
沿着街继续向前晃。越走越慢。导游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们也不急着去追。沿街有一些小小的店铺,间或和老板谈谈价钱,买一两件小玩意儿。木雕馆、钱币馆、立志书院都是匆忙绕了一下,没有细看。只是果子对着那一进一进的房舍感叹说:“要是让我生在这样的大户人家,住这样的房子,我早就被逼疯了。”果然和我的感觉大不相同呢!
修真观香火繁盛。可是一路跪拜进去,才发现那原来是一座道观。汗!更奇特的是观中的主殿供奉的居然是一尊观世音像!所谓僧道不分家。可是我再也没有料到佛教与道教早已融合到了这种地步!
在古戏台边的一家较大的店铺,我一眼相中了一把水墨图案的团扇,夹在一批蓝印花布扇子的中间,更显得清雅脱俗。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用十二块钱买下了它。并从此时起打开了我在乌镇大肆挥霍之门。泪~
其他的同学要么走远了,要么三三两两坐在街边的饭铺里吃饭。我们毫不知情的错过了皮影戏馆、翰林第,很快走完了观前街,也没有细看常新街,就直接过了应家桥,到了常丰街。
常丰街上有一家当铺,老远就瞅见了门前挂的“當”字招牌。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先进了一家卖画的铺子,我挑了一大一小两张水墨框画,画的都是水乡古镇的景色。大的那一张是夏,小的那一张是秋,都素雅的紧,我准备用它们送给重要的人。
出了这家店铺,正在遗憾妙妙没有一起来玩,可惜了,猛可地听见一声“妙妙”!一抬头,原来是对面的杂货店门前挂了一只八哥鸟,那一声“妙妙”就是它喊的。我失声喊了起来:“妙妙?!”只听它答应着:“你好!”大家都笑了。
(其实那一刻,我想到的就不仅仅是妙妙了,我想到的还有卡妙。一时间竟有一种错觉,觉得在曾经的某一天,米罗和卡妙曾经到乌镇一游。甚至,《清风明月》中的人和事也确实的存在过,发生过。也许,就在此地。只是那些事太久远了,已经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了,而我们只是不记得了。
“妙妙,你好!”
莫不是米罗花了好大的功夫教给这只八哥鸟的么?我仿佛就看见,米罗一脸促狭的笑,站在小店门前,一遍一遍的对八哥说:“快说,‘妙妙你好’,说呀!你这只大笨鸟。”八哥昂着脑袋翘着尾巴不理他,而卡妙则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米罗,嘴边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如今,八哥鸟已经会说:“妙妙,你好!”但是,米罗和卡妙,你们却又在哪里呢?想到这里,突然,心里就酸酸的,眼眶也就红了。)
老板走了出来,解释说:刚才这只鸟是把“你好”两个字连起来说了两遍,所以让人听了之后以为是“妙妙”。原来如此。
(Sigh~无端的勾起我的相思。同学笑我神经过敏。其实,唉,到哪里都忘不了那两个人啊!此外,我固执的认为八哥鸟就是在叫“妙妙”,也算是为心里的牵挂找到一个知音吧?以鸟儿为知音,苦笑,我真是傻呢!)
接下来就是去当铺了。一进门先是一处影壁,上书斗大的“當”字。我戏称要把自己给当了换些银子,在这个字的下面照了一张像。呵呵,恶趣味。
当铺的柜台高两米!连我都必须踮起脚才能把手伸到柜台上去。至于里面的人和事,一概的看不清。从边门绕进了柜台,只是里面除了游客什么也没有。走到一间应该是掌柜的休息室的地方,只见一个老外坐在桌边休息。去到后院,看见一个狭长的房间,估计是储存物品的地方。拍一下手,有回声传来,一行人纷纷点头笑道:“嗯,超过十七米了。”汗一个。
沿着河往回走,只见河上不时的行过一只只乌篷船。大腹便便的外国人坐在船中,满眼好奇的看岸上的世界,彻底的被乌镇迷住了。
这一路景点已经不多,倒有一条很大的“商业街”。果子看中了一套蓝地白花的印花布做的很传统的衣裙——斜襟的上衣,下摆很大很有坠感的长裙,于是买下了它。我也很喜欢,但是这时我身上已然没有一分钱了。因此我非常的犹豫。
走出商业街,遇到了娜娜一行人,正坐在游廊里休息。在大伙儿的怂恿下,我又返回商业街,去买我心仪的那一身衣裙。
上衣有斜襟和对襟两种,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对襟的,这样也不会和果子买的重复。
价钱谈好了就试穿。当我换好了这一身从帘后走出来时,我对面的穿衣镜里出现了一个气质端庄娴雅的江南女子。当时我没有戴眼镜,雾里看花时,只见得镜中的女子,长发用白色的饰带束在脑后,小巧的立领衬出了细长的脖颈,盘花的钮扣显得典雅大方,上衣很合身,显出了削肩蛮腰,短袖下露出了一双还没有被夏日的阳光晒黑的细长胳膊,双手修长洁白的手指交叉合在衣裙的前端,长长的裙摆掩饰了稍嫌宽的髋骨,更加显得长身玉立(也不辱没了我daddy-long-legs的别号),风致嫣然。
那一刻,我听见了陪我前来的同学的低声赞叹,我也为我自己所倾倒了。那一眼朦胧的影像带给我自己的震撼,也许就是那两个字:惊艳!天!那是其貌不扬的我吗?(汗~我果然粉自恋的说~)
如果真的如此,那我方不辱没了那“美人靠”的景致。笑。出自真心的,笑。
时间在流逝,终于急匆匆往回赶,终于告别了乌镇,终于踏上了归程。当我在车上闭上眼的一刹那,我了解,我已经回到我所属于的尘世。乌镇的一切,在那里用我所有的感官而不掺杂一点理性所体味到的一切:幸福、深情、爱与美丽,全都要远远的抛在身后。乌镇渐行渐远,日常的功课俗务照样来照样去。乌镇不会永远属于我,但只要有那么一忽儿,也让我幸福到了极至。
别了,乌镇!别了,我那梦里的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