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薛家为宝钗求了寄名符后,眼见宝钗身子一日日好了起来,只因这场病来的凶险,王氏被宝钗唬得不轻,每日仍旧不许她出晓春院,又提前接了莺儿来与她做伴,平日又有星云和小若陪着她说话解闷儿。
只是星雨自宝钗病后尽心服侍一场,不想宝钗才好她却又病倒,薛家里的规矩,下人里头有身子不好的,为免过了病气给主子,都是要挪出去的,王氏念着星雨是宝钗身边的大丫鬟,亲自打发人找了郎中来给她看病,又命了她老子娘接回去好生养着,说是等身子好了再接回来。
这些日里,星云不许宝钗看书了,又怕宝钗每日闷了,便捡了府里有趣的事来逗宝钗顽,一时是府里扫尘除旧,林姨娘身边的小丫头打坏了她一个宝瓶,林姨娘追着那小丫头毒打了一顿,又被王氏撞见,王氏斥责了林姨娘一顿,怪她不该腊月里弄得府里鸡飞狗跳,一时又有远处几个庄上的庄主送了东西来,因今年收成不错,带的细粮,皮货,野味不计其数,并有送给哥儿姐儿顽得兔儿雀儿都有不少,一时又有王氏的姻亲王府并贾府远从京里送来许多年礼,一时这几日族里大祭,只要是薛氏宗亲都按人头领了裁衣的布匹,并有油茶粮肉,一时又是薛家自己府里的小祭,也是一派的盛景,只因薛蟠与宝钗病着,便少见了许多热闹。
这日便是除夕,下午宝钗梳洗一番,星云上前来服侍她穿了新衣,穿的俱是莺儿妈送来的时新样式的衣裳,一件银红色纱绫小夹袄,一件鹦哥绿色潞绸小绵坎肩,下面穿着绿绸夹裤,一双鹿皮的小油靴子,穿起来甚是喜庆,宝钗的奶嬷嬷李氏拉着宝钗左右看了看,便喜笑颜开的说道:“姑娘长得跟画上观音娘娘身边的金女似的,真是叫人不知该如何喜欢呢。”宝钗被李氏赞得脸上一红,小声说道:“妈妈别说,只怕爹爹跟妈已在咱们已在百鹤堂里了,咱们也快去吧。”
李氏笑了两声,又接过星云递过来的金项圈戴在宝钗颈子上,项圈上面挂得自然便是那携了字的金锁,宝钗嫌重不愿戴,李氏劝道:“这可使不得,这是姑娘的命根子,高僧说了要贴身戴着呢。”
宝钗被李氏苦劝了几句只得勉强戴了,李氏又与她穿了件昭君兜,便抱了宝钗进了百鹤堂,此时,薛谦,薛译,王氏,冯氏并有薛蟠,薛蝌,宝琴等人都在,家里的那些姨娘们自然是不能进来的。
因是新年,百鹤堂里都点了灯,熏笼也烧得极旺,薛谦手里正端着一个钟馗醉酒陶瓷茶杯悠闲得吃茶,一旁放着棋具,薛译手执黑子低头苦思。
薛谦平时家穿的都是半旧的衣裳,只今日穿了一件簇新的玄色飞鱼窄袖衫,一件石青坐蟒挂肩,内里是水红湖罗衫,腰上系着一条白湖绸汗巾,因是在家里,薛谦并未穿靴,脚下只穿了一双闷青布皮里鞋,薛译则是一件宝蓝色底子描青线绢圆的绸衫,雪白的素板银带,外面穿了件皮袄,腰里挂着七事荷包,脚下是毡鞋绫袜。
宝钗又转头去看薛蟠与薛蝌,他二人穿的都是大红哆罗呢的箭袖,外面罩了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束的是攒珠银带,头上嵌宝紫金冠,又勒了嵌珠抹额,细细看来,倒像是一对双生子一般,薛蟠见了宝钗咧嘴一笑,只一看到薛谦在,便又闭了嘴,两手规规距距的放在腿上,倒是王氏见了宝钗进来,便抱着她疼爱的说道:“我的儿,来的路上冷不冷呢。”
宝钗来的路上李氏将她包得严严实实的哪里还冷,便回道;“不冷,妈摸我手上,都是暖得呢。”
王氏摸了摸宝钗的手,见是暖得方罢,一旁的冯氏又递了个小手炉给宝钗抱着,她笑着对王氏说:“咱们钗儿这样标致的好孩子,也不知以后找个甚么样的富贵人家。”王氏念了一声佛,笑道:“哪里还巴望她找甚么富贵人家,你看她生的这场大病唬得我和老爷那样,只求她平安长大找个知心知意的人也便罢了。”
王氏和冯氏感概了几句,两人又说起了孩子们以后的事,薛宝钗又细看了王氏的穿着,只见她头上戴着点翠嵌珊瑚松石葫芦头花,上身是一件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裳,下身穿的白罗地洒线连裙,脚下是朱鞋绫袜,冯氏是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衣并软银轻罗百合裙,脚下是大红光素缎子鞋儿,头上亦是珠环翠绕。
宝钗在王氏怀内坐了半日,见她俩说的都是些家常里短,听来甚是无趣,因薛蝌正与宝琴赶围棋子顽,薛蟠一个人落了单,薛蟠上回挨了一顿毒打,身上也是渐好,只仍是出不得门,宝钗便从王氏身上下来找薛蟠说话,薛蟠悄悄从荷包里拿出一个彩色的孙悟空面人给宝钗看;
薛宝钗问:“是谁给你的?”薛蟠在宝钗耳边悄悄的说:“是兰峻托小洲儿带给我的。”
宝钗心下了然,这个小厮因为助着薛蟠不学好,被薛谦打了个半死,念在他家里几代的脸面,让他老子娘领回去了,只这兰峻是薛蟠身边第一个得力的小厮,薛蟠自是不舍得他回去,薛蟠又小声说道:“我前几日去求妈让兰峻回来,妈还大骂了我一顿,妹妹可帮着我出出主意罢。”
宝钗听冬儿说起兰峻素日也是个忠心护主的,如若不是薛蟠逼着,他断然是不敢做出这样私递东西的事来,于是想了想,便对薛蟠说道:“且先让兰峻耐着性子好生等着,你自己这几日也安份些,等过些日子妈妈气消了,你再去求她罢。”
薛蟠只得听从宝钗的话,不过一会子,便有主事的媳妇来回话,问是不是要摆饭,王氏看了时辰,叫外头摆饭,又有王氏与冯氏亲自将饭菜上桌,宝钗因是在这里过得第一个新年,便很好奇年饭弄得甚么菜,她细细看去,只见桌上放的满满当当,正中间是一道羊肉火锅,并有一碗红糟烹制鹅胗掌,一碗鲜香的火熏肉,一碗山珍刺龙芽,一碗鹌子水晶脍,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碗香酥鹌鹑,一碗火腿炖肘子,一碗皮白肉嫩水晶鹅,另有一盅食补珍品鸽子雏,一碗笋条蒸得鲜鱼,还有一壶不知甚么名儿的酒,并有各色糕点果品不等,众人坐下后,先是说了一番吉利话,又有薛译亲自执壶敬了薛谦三盅酒,薛谦自吃了,他又与薛蟠与薛蝌说道:“你俩人也去与你们母亲斟一盅酒。”
薛蟠与薛蝌两个一人执壶一人执盅为王氏和冯氏倒了酒,薛谦与薛译同敬了她二人,并说道:“这一年来二位太太辛劳持家,且请吃一杯酒罢。”
二人酒未喝,脸倒都已染得酡红,嘴里说了一句‘理当如此’,便执盅喝了。冯氏放下酒盅对王氏说:“家里都是嫂子一人劳苦功高,我常年跟着老爷在外,倒都是托了嫂子的福。”
王氏还未说,一旁的薛译道:“你虽未似嫂子这样操劳持家,只带好了蝌儿琴儿也是大大的一份功劳。”冯氏脸上一红,对着薛译嗔道:“也有你这样说的?”
薛宝钗看着这一派和睦的景象,心里很是欢喜,虽说前些时候一不小心那传说中要捡玉的才能配得金锁被挂到她身上,但只要薛谦不早亡,自家不会沦落到要投靠贾府的地步。
此时已酒过三巡,薛蟠和薛蝌听了外面的爆竹声早坐不住了,只薛蟠刚挨了一顿打不敢造次,只偷偷给薛蝌递眼色,偏薛蝌也是畏惧其父,便是心里想出去嘴上也不敢说,薛谦见了心里好笑,只念着今日过年,喊了长随来领他们出去放炮,王氏与冯氏不免又是好一番嘱咐,薛宝钗眼巴巴的也想去看看古代的放爆竹,王氏见了笑说:“外面那么重的寒气,你身子骨又弱,好生在屋里跟琴儿一处顽罢。”
宝钗心知王氏定然是不许她出去顽的,便老实的捡了喜欢的菜吃了几著,又在一旁逗宝琴顽,待家人吃过饭后,自有婆子们撤了残席,又上了茶水果品,薛谦与薛译摆盘下棋去了,宝钗好奇,和宝琴两个坐在一旁看他们下棋,只是看了半日却半点不懂,另一头的王氏打发了丫鬟们,去请了几位姨娘们来凑了一桌,几人轮流坐起庄来抹骨牌。
薛宝钗心里想陪着她们守岁,却架不住睡意袭来,等被王氏喊醒时才知已到了开门纳福的时辰,外面爆竹的声音震耳欲聋,薛谦与薛译也在院里看小厮们放爆竹,宝钗醒来时还迷迷糊糊的坐着发怔,此时牌局已是散了的,只见在灯下有丫鬟伺候几个太太姨娘们漱洗,王氏搂着宝钗叮嘱等会子给长辈拜年要说吉祥话。
一时,薛谦跟薛译进来,四个孩子一起跪在地上,朝着大人们磕头要压岁钱,每人都得了几个荷包,里头放着金银锞子等物,王氏又特地每人另给了一个红包,宝钗打开来一看,里头放的却是几个铜板,只见铜板跟市面流通的钱币略大些,上面携着‘长命富贵’等字。王氏说道:“这是压岁钱,等会子回去要记得放在枕头底下的。”孩子们都点头答应了,一时守完夜,众人各自散了回房歇觉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