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矫正之间 ...

  •   决定一旦做出,庞大的国家机器便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司法系统、精神鉴定中心与“心渊”项目组迅速对接,第一批被标记为“极高风险”、且符合“矫正”法律与技术条件的对象,被秘密转移至研究院地下的高度戒护医疗中心。

      林星阑站在被称为“矫正之间”的核心操作室外,透过巨大的单向观察玻璃,看着里面那个被称为“01号”的对象。那是一个面容平静、甚至可以说得上英俊的年轻男子,根据档案,他是一名手段极其残忍的连环杀手,缺乏共情能力,对自身罪行毫无悔意。此刻,他正按照指示,平静地躺上那张如同未来棺椁般的神经接驳座椅。

      林星阑的手心沁出冷汗。她知道,一旦自己按下那个启动键,这个人的大脑中某些负责暴力冲动、缺乏抑制的神经回路将被精准地、不可逆地“重塑”或“静默”。他将不再是那个潜在的、无法预测的杀人机器,但也将永远失去构成他此刻人格的某个核心部分——无论那部分是善是恶。

      “生理参数稳定,神经接驳完成,意识链接强度98.7%。”清玉玲站在控制台前,用她那特有的平稳声调汇报着数据,仿佛在陈述一项普通的实验流程。“‘心渊’系统已就绪,等待最终授权。”

      控制室内,其他团队成员屏息凝神,目光都聚焦在林星阑身上。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林星阑的指尖悬在那个泛着幽蓝光泽的授权按钮上方,微微颤抖。她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受害者家属痛哭流涕的脸,抗议者愤怒的呐喊,老兵遗书上那行绝望的字,还有眼前这个即将被“格式化”的灵魂……巨大的道德重量几乎要将她压垮。

      (小零的记录:【临界点。样本面临将抽象决策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巨大心理门槛。观测其执行意志的坚定程度。】)

      “林博士?”清玉玲的声音再次响起,没有催促,只是提醒。

      林星阑猛地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一种近乎绝望的坚定。她没有退路了。为了那18.7%的概率,为了那些可能因此得救的潜在受害者,为了……她必须走下去。

      她的手指,重重地按了下去。

      幽蓝的光芒在“矫正之间”内亮起,细微的能量嗡鸣声透过隔音玻璃隐约传来。操作台上的数据流开始疯狂跳动,显示着对目标大脑的深度介入正在进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控制室内无人说话,只有仪器运行的声响。

      半小时后,光芒熄灭。

      “程序执行完毕。目标生命体征平稳。”清玉玲汇报,“正在进行初步意识评估。”

      当“01号”被唤醒,从座椅上坐起时,所有人都能看出他的不同。他的眼神不再有之前的冷漠与隐藏的戾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显茫然的平静。他甚至对工作人员露出了一个略显僵硬的、但绝非恶意的微笑。

      技术上的成功,毋庸置疑。

      然而,林星阑看着那个仿佛被“修剪”过的灵魂,胃里却一阵翻江倒海。她没有感受到预期的解脱或成就,反而涌起一股更深的、难以名状的恐惧与空虚。她亲手……改造了一个同类的本质。

      后续的评估报告显示,“01号”的暴力倾向指数显著下降,共情能力测试得分提升至正常范围。从数据上看,他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消息传出,舆论再次哗然。支持者欢欣鼓舞,称之为“文明的胜利”;反对者则更加愤怒,谴责这是“灵魂的谋杀”。

      而林星阑,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撼与不适后,开始强迫自己适应。她投入更多的工作,亲自跟进每一个案例,用繁重的技术细节和不断生成的“成功数据”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她开始更多地依赖清玉玲提供的冷静分析和效率建议,试图将自己也变成一个更有效率的“工具”。

      她越来越少提及“治愈”,越来越多地谈论“风险控制”和“社会效益”。她为自己构建了一套新的逻辑堡垒:她在防止更大的恶,她在保护更多的人。至于过程中牺牲掉的那些“灵魂本性”,被她刻意地埋藏在层层理性之下。

      小零:【样本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强化,逐步适应并合理化其行为。道德不适感被技术成功与社会效益的论述所替代。观测到其价值观体系的系统性偏移。】

      清玉玲依旧如影随形,提供着一切所需。她看着林星阑在技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看着她眼中的光芒逐渐被一种疲惫的、程序化的坚定所取代。

      又一个深夜,林星阑独自审核着新一批待“矫正”对象的名单。她的动作熟练而迅速,偶尔在一些有争议的边缘案例上停顿,但最终都做出了“通过”的标记。

      她抬起头,看向窗外依旧喧嚣的城市,忽然对身边的清玉玲说:“你知道吗,清玉,有时候我在想,或许人类的情感、那些不受控的欲望和冲动,才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如果……如果能有一种技术,让所有人都变得理性、平和……”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这个念头的出现,让她自己都感到一阵心悸。

      清玉玲平静地回答:“根据现有数据,完全消除情感波动会导致动机系统崩溃与社会性退化。最优解是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调节。”

      林星阑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苦涩与自嘲。她不再说话,重新埋首于文件之中。

      “矫正之间”的灯光依旧每晚亮起。一个个灵魂被送入,又被“优化”后送出。林星阑在这条她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似乎越走越“顺利”,但也离她最初的自己,越来越远。

      小零的数据库中,关于“技术在伦理困境中的异化作用”的数据,正在不断累积。而清玉玲,这面冰冷的镜子,依旧忠实地映照着这一切,等待着最终的实验报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