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骇似惊风[完结] ...
-
处理完余时风的后事,又将因悲伤过度而病倒的母亲安顿好,仿佛耗尽了闻骇最后的一丝力气。他像是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那个曾短暂容纳过他和时风的小屋。
世界在他眼中彻底失去了所有的色彩和声音,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灰白和死寂。他一个人待在寂静的房间里,目光所及,皆是无法磨灭的痕迹——床头柜上没来得及吃完的半瓶药,窗台上几盆被余时风悉心照料、晒着太阳、绿得刺眼的绿萝,他总说看着它们,就觉得生命顽强,书架上那些被翻得卷了边、写满细细密密笔记的旧书……
每一件物品,都像一把没有开刃的钝刀,反复地、缓慢地切割着他的心脏,带来绵长而深刻的痛楚,不见鲜血,却痛入骨髓。
他整夜整夜地失眠,睁着眼睛直到天明。只要一闭上眼,余时风苍白消瘦的脸庞、温柔带笑的眼睛、以及最后艰难呼吸的样子就会清晰地浮现。悔恨如同藤蔓般缠绕着他,勒得他喘不过气——后悔没有更早、更警觉地发现他病情的端倪;后悔没有拼了命地赚到更多的钱,给他用上最好、最前沿的治疗方案;后悔在他最后被病痛折磨的日子里,没能想出更多办法减轻他的痛苦;后悔……有那么多深藏于心、未曾有机会说出口的话与情感。
原来真正的悲伤,从来不是歇斯底里的崩溃嚎啕,而是这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钝痛。它渗透在每一次呼吸的间隙,潜伏在每一个独处的瞬间,弥漫在每一寸熟悉的空气里,悄无声息,却足以将人彻底淹没。
余时风的母亲被闻骇小心翼翼地送回了老家休养,托付给亲戚帮忙照看。老人经历了彻骨的丧子之痛,精神时常恍惚,总是拉着闻骇的手,眼神空洞地喃喃叫着“风风”。闻骇忍着心如刀割的痛楚,总是耐心地俯身应着,细致地照料着她的起居。这是他能为时风做的、最后一件具体而重要的事了,他必须做好。
日子仿佛又被强行推回了最初的轨道,只剩下他一个人,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但一切,又都和以前截然不同了。他的世界里,曾经那样深刻地照进过一束光,那束光温柔地融化了他冰冷坚硬的外壳,教会他信任与依赖,给予他挣扎前行的希望和目标,然后,又在他以为终于触碰到一丝温暖时,残忍地、彻底地熄灭了。留下他独自一人,带着满身的光影记忆和无法磨灭的烙印,跋涉在往后无尽荒凉的人生原野上。
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将所有精力投入工作,像个不知疲倦、高速旋转的陀螺。他用无尽的忙碌和疲惫麻痹自己,不敢有一刻停歇,因为只要稍有闲暇,那蚀骨的思念和铺天盖地的痛苦就会如同潮水般涌来,轻易地将他吞噬。
偶尔,极度疲惫后,他也会梦到时风。梦里,时光仿佛从未流逝,他们还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在学校的自行车棚里偷偷交换一个眼神,在夕阳涂抹的巷子口短暂并肩,在图书馆安静的一角共享一份静谧。梦里的时风看着他,眼睛清澈明亮得如同浸在水中的星辰,笑容干净温暖,能驱散所有阴霾。梦里没有无处不在的消毒水味,没有沉重的呼吸机,没有分离,只有年少的懵懂心事和那份悄然滋生、未曾言明却彼此心照的情愫。
每次从这样美好得不真实的梦里惊醒,面对窗外微熹的晨光和空荡冰冷的房间,巨大的失落感和现实的落差几乎每一次都能将他彻底击垮,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才能重新拼凑起自己,面对新的一天。
人们总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但闻骇觉得,时间顶多算个蹩脚的庸医,它并不能真正治愈那些刻骨铭心的伤口,但至少,它能让最初那些尖锐到无法忍受的疼痛,变得逐渐麻木,成为一种深埋于心底、习惯了与之共存的隐痛。一年,两年……岁月就这样沉默地缓缓流淌而过。
闻骇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他变得越发沉稳干练,赚的钱也越来越多,足够让自己的母亲和余时风的母亲安稳舒适地度过晚年。他搬离了那个充满了每一个角落都是回忆的小屋,住进了更宽敞、更明亮、设施更好的房子。物质条件改善了,但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再大的房子也填不满那种失去后的空洞。
他并非没有去尝试淡然这一切,想过不再去计较从前的点滴,但最终都无疾而终。没有人能像时风那样,安静地、不带任何偏见地走进他层层设防的心里,理解他所有沉默背后的不易和伪装下的脆弱,更没有人能给予他那种毫无保留的、纯粹的信任和温暖。他的心,好像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经永远地停留在了那个冰冷彻骨的秋天,随着那个人一起,被深深地埋葬了。
他利用年假和出差的机会,去了很多地方。看过波澜壮阔、海天一色的大海,攀登过巍峨雄伟、白雪皑皑的雪山,穿越过荒无人烟、只有风沙呼啸的戈壁。他站在那些宏大壮丽的自然景观面前,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悲欢离合在天地时空面前,似乎都轻若尘埃。
最终,他循着冥冥中的某种指引,来到了一个以山水清幽闻名于世的小镇。这里空气清新得仿佛能洗涤肺腑,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四面环山,绿意盎然,彻底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工业的污染。
他坐在溪边的竹筏上,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了那本边角磨损、扉页发黄的旧书——那是他们缘起的见证。他轻轻翻到扉页。那个清秀而略显稚嫩的“余”字,经过这么多年岁月的磨蚀,依然清晰地烙印在那里。他的指腹小心翼翼地、极其轻柔地抚过那个墨色的字迹,指尖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那个清瘦少年指尖残留的微温,和那双清澈眼眸中闪烁的善意。
忽然,一阵清凉的山风自河谷间吹来,拂过他的发梢,也吹动了他膝上的书页,纸张哗啦啦地翻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刹那间,他仿佛又听到了那阵熟悉的、轻轻的、压抑着的咳嗽声,和那句带着温和笑意、改变了他一生轨迹的话:“知识是平等的,谁都有资格追求。它不该被十五块钱挡住。”
闻骇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山间带着草木清香和水汽的空气清冽甘甜,涌入肺腑,带来一种微凉的、类似刺痛的感觉,却也奇异地冲刷着积压已久、几乎成为痼疾的沉郁与哀伤。
他睁开眼睛,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青翠山峰和脚下奔流不息、澄澈见底的河水,恍惚间,似乎看到了余时风就站在那如画的山水之间,身上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干净校服,回过头对他微微一笑,眼神依旧清澈温和,一如当年。然后,那身影缓缓变得透明,化作一缕温柔而坚韧的清风,融入了这莽莽苍苍的天地山水之中,无处不在。
高山流水,知音长存。□□终会湮灭,化为尘埃,但有些东西,或许真的可以超越生死,以另一种形式永恒存在。
在那个贫瘠岁月里,少年曾毫无保留给予他的温暖与希望;比如那份彼此心知肚明、却始终未曾宣之于口、最终深入骨髓的懵懂情愫;在那种在无边苦难中相互扶持、拼命也要活下去、向上挣扎的勇气。
余时风像一阵风,惊骇了他原本可能平庸麻木的生命。来得突然,去得匆匆,却彻底而永久地改变了他生命的轨迹。他带走了闻骇一部分的生命和所有的热忱,却也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记,让他笨拙地学会了如何去爱,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明白了即使身处泥泞深渊,也要记得仰望星空。
闻骇没有再流泪。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随波轻荡的竹筏上,任由清澈的流水带着他缓缓飘向远方。灿烂的阳光洒在他身上,在他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他的脸上,早已褪去了年少时的桀骜不羁和尖锐棱角,也没有了后来那段岁月里的巨大悲痛和绝望,只剩下一种历经千帆、饱经沧桑后的平静和淡然,只是那眼底深处,始终藏着一丝永恒的、温柔的惆怅。
他知道,生活还要继续。他会带着时风的那份希望、那份未竟的期待,好好地、认真而努力地活下去。去看更多的风景,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去帮助那些像他们曾经一样身处困境、挣扎求存的人。
也许有一天,在某个阳光温暖、微风和煦的午后,或者某个繁星满天、万籁俱寂的夜晚,当他再次想起那个刻在心底的名字,那份尖锐的疼痛依然会在心底泛起,但更多的,会是一种平静的感激。
感激那阵风,曾经那样深刻地、温柔地来过他的生命。
竹筏轻轻撞上岸边的石头,停了下来。闻骇站起身,拿起那本承载着一切的旧书,稳稳地走上岸。前方,山路蜿蜒,通向云雾深处,看不到尽头。
他回头,最后望了一眼那流水青山,目光深沉而眷恋,然后转过身,步伐坚定地、毫不犹豫地,继续向前走去。
风未走,水长留。那阵骇似惊心的风,是他余生不散的脉搏;那道流水,是他时光里永恒的春色。惊风过境,骇然化作长青。
风过无痕,骇似惊心。流水不息,时光长青。
——完结
完结语
大型节假日会更新番外篇,偶然也会突然写,那么完结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希望你在看完此后,能够有面对生活的勇气,希望你能够自信,洒脱,不忘记苦甜,但从不被以前影响今日与未来,那么以这篇文章作为纪念我写文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