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游子寻春 ...
-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满城繁花盛开。
这是我来到长安求学的第三年。同舍的伙伴邀我趁清明一赏春光,我欣然允了。毕竟日日读诗诵经倦了,总要寻几分风味。
微风扬了纤尘,染着昨日的雨露。垂柳随风飘摇,纷乱了春光,拂面是柔而青翠。长安城的街市里,须发皆白的老翁用爬满细纹的手糊作一只只纸鸢,满面沧桑也含着笑意看孩童们拾了纸鸢欢闹,目光随纸鸢飞进了春光。早点铺里的老板娘裙袍上映了垂柳的掠影,笑着摆出热气腾腾的野菜包子,不多时便香满全城。迎春风行在街市里,伙伴与我早已满手春光,聊笑间也欢悦。
少时已到了城郊,瞧着一群顽童逐着黄蝶没入田间地头的菜花丛。微风轻扬,我忽而被迷了眼,伸手捉时,指尖是柔而微,浅而白——梨花瓣。循着春风抬眼,入目是梨树玉立,朵朵花开缀满枝头,如云如雾,华而繁茂。落英洋洋洒洒,似隆冬天的大雪。
许久未察觉的情绪忽而翻动,回忆如潮。
我幼时院里应当也是有这样一树梨花的。初读书的孩童捧着本旧《诗经》坐在小凳上,娘便坐在近旁吱吱呀呀地纺布。我读诗倦了抬起头来,迎上春日骄阳,看那洋洋洒洒的梨花瓣落在娘手中麻布上,绕在她乌黑发髻里,似是岁月留痕,青丝成雪。
十几年光阴,当年的垂髫小儿早已成人,坐在花雨间的娘却离了人世。
今朝清明,该是归乡祭祖之日,心间在这一瞬漫上凭空又无端的念想,浩如山雾,泪水渐盈满眼眶。
伙伴见我落泪,忙问可有何事惹人伤悲。我看看眼前的出城路,沿途繁花相伴,我却摆摆手转身而返。已近黄昏,夕阳洒满城墙,长安城春光依旧,但终不是所寻记忆中的春天。
夜已深,我跪坐在地头,燃了几只纸元宝。火焰跃起,映红我的面庞,青烟袅袅乘风,向着故乡飘舞。我袍上几处补丁忽落入眼帘——那曾是娘一针一线缝上去的,随我漂泊经年,历风霜而灰暗。
火光冲天,再一次照亮了纸上所写: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游子所寻,只清明春光罢;但心中所念,也终不过故乡、故人。
春光里,梨花间,娘音容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