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从前(一) ...
-
意识到是何遇的那一秒,尚静的脑子真的停机了两三秒。
就像电影里的慢动作镜头,她脑海里浮现出第一次看见何遇的场景。
那是何遇作为年级第一在月考大会上做演讲。
那是五月的一模总结大会。
总结大会的主题么,也都无一例外是些关于高考、关于人生关于未来...这些老师家长们说也说不腻,学生们听又听不完的宏伟命题。
高三各班在操场集合,一班到21班,每班一列从左至右依次排开。
尚静在高三10班,也就是正中的位置,这个位置恰好对上主席台发言位。
回想起来,是不是每一帧关于何遇的回忆都在心里自动裹上了一层层唯美滤镜?以至于尚静总觉得他是特别的那一个,特别的,特别的好。
首先是年级组长做开场,然后家长代表、学生代表。
接着才是一文一理两位学生代表。
尚静看见一个瘦高男生走到主席台上,轻轻拍了拍话筒,准备开口发言。
以往的学生代表,上来就往主席台上笔直一立,开口就是滔滔不绝的一箩筐子学习经验人生感悟。
讲完后感谢、鞠躬、离场,好像一套训练有素的默契动作,也是专属于年级大榜胜利者的骄傲姿态。
可是那天何遇站在那里,一般慵懒,一般随意。
他在讲话前的空隙往台下扫视了一圈。
目光清明,带着他清风朗月的自信。所以你能知道,他不懒散,也不懈怠,只是用一种很平常的心态去完成一次发言。
他开口了,声音不是想响亮,也不似叮咛。只是不惊不燥,温和而坚定。
“大家好,我是高三一班的何遇。”
“感谢学校以及叶老师给我的机会,让我能在这里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何遇开口,说了两三句感谢老师感谢学校、保持心态的话,就开始和台下互动。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数学卷子的20题很难,所以试卷拿到手上,求个导就放弃了。但其实大部分导数题都是有一些解题技巧的,比如...”
然后他站在主席台上,愣是给一中全体高三学子讲了十多分钟的、关于导数的几个大类别题型以及相应的套路解法。
何遇那天站在那里,着实给尚静留下了奇妙的感觉,他并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同学,快快念完或是长篇大论。他好像是真的想教会底下的同学在导数题上多拿几分。
然后刚开始还不知所云的同学们似乎也感觉出了这位新晋年级第一的独特之处,开始在下边窃窃私语。甚至一些拿着小册子默默背书的同学也停了下来,开始听着何遇讲话。
再看何遇,他还是站在那里,继续说着。又在讲到一个什么错误的地方时,马上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当然,尽管何遇有着一副好嗓子,但作为纯学渣的尚静还是对他的演讲内容全无心思。因为她是真的听不太懂。
什么数学,什么导数,尚静全不太关心。
食色性也,她只在想,为什么你能有人成绩好、也长得好。(虽然这个长得好大概率是出于她的个人审美。)
对了,这就是何遇给她的第一印象: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嗯,在她心里,就是了。这么这么好的一个人啊。
是谁说的?人与人之间最难改变的,就是你对他的第一印象?
就是这样好的开场,注定了未来很多年后,尚静一次一次陷入这个名叫何遇的怪圈。
看了看何遇,又咽了咽喉咙,尚静转头对后边的好朋友说:“晴晴你快看,这个年级第一长得好像还不错!感觉和一班那些学霸好不一样喔!”
等到何遇说完,年级组长再做总结,又是顺带着夸了他几句。
说一班的何遇同学,底子好,态度也认真,关键是人家是真的聪明,却也不骄不躁。虽说之前不露锋芒,但到现在已经是一路拔高,排名也是岿然不动地安在了大榜前头。
“这次八校联考题目是公认的难,尤其是理科数学!咳咳,但我们何遇同学以147的高分拿到了八校数学单科第一和全校总分第一。大家可要向他学习啊,在最后的日子里再冲一把!”
嗯,能让王组长夸这么几句,小何同学,你是真的好优秀啊。尚静在心里想。
那时的她还没意识到,早在人声鼎沸济济一堂时,何遇就在她心里扎了一个小根。
2011年3月11日,尚静第一次注意到何遇的日子。
那时,他在台上稳稳站着,她在台下默默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