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9章 ...

  •   丁飞扬看了下四周无人,又悄悄地把方言拉到了楼道尽头的楼梯处。

      “今天我在客厅里找到了一把钥匙,我想试一下,能不能打开这把锁”,丁飞扬指的就是通往四楼那扇门上的锁。

      方言自然也是非常地好奇,她紧张地看着丁飞扬把手里的钥匙插进锁孔,只听“咔哒”一声,门竟然开了。

      打开这扇门,仿佛打开了神秘的潘多拉魔盒,这种惊喜又刺激的感觉立刻冲淡了之前情绪中的阴霾。

      丁飞扬轻轻地推开门,只见黑洞洞的楼梯一直朝上,不知通往何方。

      丁飞扬目不转睛地望着方言,似乎在用眼神询问方言:敢不敢和我一起上楼,去探索这未知的领域?

      方言坚定地点了点头,甚至先于丁飞扬一步,踏上了向上的台阶。

      楼梯是声控的,随着两人的脚步声,楼道里冷色调的荧光灯晦明不定,直到完全来到未知的第四层。

      “叮玲玲——”

      是熟悉的上课铃声。

      方言下意识地抓住丁飞扬的手腕,浑身止不住一个寒颤。

      丁飞扬转过头来,看着方言紧紧抓住的手,脸上强忍着笑意,然后用另一只手温暖地盖在了方言手掌上面,示意方言,一切有他,不要害怕。

      然而丁飞扬那笑容,在方言此时看来,多多少少有些洋洋得意的感觉。
      于是方言赶紧把手退了出来,连忙解释道,“丁飞扬,你,你可别误会啊,我,我也不是真的在害怕,这,只不过是下意识的动作罢了。”

      这话一说完,方言在心里面就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子,怎么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话都说不利落了。

      “嘘——”
      丁飞扬示意方言说话轻声,两人把手放在门把手上,心中一起默数“一、二、三”,然后正式推开了四楼的大门。

      “嘶嘶嘶”,这是老旧电灯泡钨丝老化的声音,四楼的走廊亮了,一瞬间,方言和丁飞扬仿佛时空穿越,一下子回到了十几年前。

      走廊中央,只有一个房间的灯是亮着的,其余都是门窗紧锁,黑压压的一片。

      方言和丁飞扬来到这间亮着的房间门前,这是一间教室,门上挂着:初2003级一班。

      走进教室,方言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这熟悉的黑板,讲台,以及齐刷刷的几排座椅,完全与当年的回忆复制粘贴。

      方言坐在了她熟悉的第三排的座位上,丁飞扬则是坐到了她的后面。

      “这简直太神奇了,我们不会是在做梦吧”,方言不由自主地感叹道。

      “如果可能,我倒希望这里发生的一切,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梦”,丁飞扬回应道。

      方言百感交集,曾经的回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我都快要忘记了,那时候,我们居然做了这么久的前后桌来着。”

      “是啊,我也很意外,你居然还记得,我以为那时候的你,除了读书,其他的都看不到呢。”

      “呦呦呦,你这话怎么听起来酸溜溜的啊”,方言笑着反击道,“我后来,可是听袁晓晨提起过,说你曾经上课的时候不仅不专心听课,还破坏公物,在课桌上用水笔化了一只凤凰,跟别人说那就是我,因为我就跟那凤凰一样,平日里都是目空一切,眼高于顶,是个很不好相处的人呢。”

      “呵呵,难道我这个评价有什么问题吗?”丁飞扬理直气壮地反问道。

      “呃……,这……”,原本就比较口拙,不善于辩驳的方言,竟一时被丁飞扬反击地无话可说。

      林原一中,全称林原市第一中学,是林原这个县级市里面唯一的一家重点中学。

      实际上,方言小学时就读的林棉子弟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多少年来,职工大院里面的子女,大部分都是在这所学校读完小学,读中学,毕业后继续留读厂里面的技校,技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工厂里就业。

      直到后来的教育改革之后,高校不断扩招,国有企业改革,曾经的工厂技校、企业分配逐渐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开始关注各个学校的生源和教育质量,虽然在择校方面依然贯彻的是就近择校的原则,但家长们还是会想法设法的趋利避害,为子女们创造最好的读书环境。
      方言的父母也是其中之一。

      方言五年级的时候,全家人跟随父亲工作的调动,搬进了林原市的政府大院,很快,方言的学籍也就跟着马上牵了进来,这就等于方言凭借着先天条件,一条腿迈进了林原一中。
      小升初时,根据就近择校,划片统招的原则,方言顺利地进入了林原一中。

      然而在那个时候,实际上属于林原一中的生源其实很少,剩下的大部分生源,学校会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择优录取。
      孙念慈和丁飞扬就是在顺利通过学校的招生考试后,又额外地缴纳了一笔读书赞助费,才得以顺利入学的。

      因此,林原一中的生源可谓是优中选优。就连方言本人,在初一刚刚入学时,都有些不太适应。

      方言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在初一第一次摸底考试时,方言居然只考到了班里的二十几名,那一次考试的失利,让方言人生第一次,开始不自信地怀疑自己。

      从此之后,方言下定决心,心无旁骛,发奋图强。终于在初一的期中考试时,一飞冲天,摘得了全班第一名的桂冠,之后除了仅有的一次失手,一直将这个荣誉保持到了中学毕业。

      然而,中学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除了像方言这类慎独、自律、自强的模范生外,并不是所有人的乌托邦。

      在方言沉浸于她自己的理想与奋斗中时,在林原一中一些隐秘的角落里,与此同时,同样却充斥着,校园暴力与霸凌事件。

      方言只有偶尔在班会上,听班主任老师宣读学校暴力事件的通报时,才魔幻地觉察到,这些恶性事件居然就发生在她的身边。

      曾经的方言,总是天真地认为,那些与读书学习无关的事情都离她非常遥远。因为方言的中学生活是真的非常简单,简单到,往往只有学校与家的两点一线。

      而这一切,直到初二那一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
      那一年,03级一班来了一名转校生,她的名字叫做宋纯。

      宋纯这个人对于方言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她曾经也是纺织厂职工大院里面的孩子。

      九八年林原棉纺织厂企业改制后,宋纯的父母成为了下岗职工。

      方言记得,那一年林原市的冬天格外寒冷。国有企业不再是铁饭碗,像宋纯父母这样的、大批的工人纷纷下岗,为了鼓励下岗工人重新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再就业,隆冬腊月,满大街循环播放着刘欢的那首《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好在宋纯的父母当年尚还年轻,家里面又上有老下有小。于是他们带着宋纯,几乎是一路听着这激昂的旋律,南下到了广东,真的撸起袖子从头再来,开始了背井离乡、艰苦的外地打工的生涯。

      后来,方言听说宋纯的父母在南方的生意逐渐有所起色,因此两口子的工作也是越来越忙碌,根本没办法照顾尚未成年的女儿,便又把宋纯送回了老家,托由老家的奶奶和婶婶共同照顾。

      而正是宋纯的到来,也让方言原本静如止水的中学生活,泛起了层层波澜……

      “方言,你看这张合照”,丁飞扬发现,在教室的后面醒目的位置,贴有一张巨大的班级合影。

      方言当然记得这张合照,那是他们刚上初二那年,林原一中组织了一场,以班级为单位参加的合唱比赛。
      在那场比赛中,方言所在的03级一班以绝对的高分,斩获了那一年的金奖第一名。

      这张照片的正中间,一男一女一左一右两个人高举奖杯,笑得格外灿烂。
      宋纯和陈鑫鑫,他们两个人是那场合唱比赛最大的功臣,也是大合唱中的领唱。

      说实话,在宋纯刚刚转学来到03级一班,当她被班主任刘老师亲自领进教室做自我介绍时,方言都有些认不出来了,眼前的这位穿着洋气、打扮时髦的小美女就是宋纯。

      那时候的宋纯,扎着一对双马尾,头发是挑染的红棕色,上身是白色的雪纺蕾丝袖衬衣,外面套着黑色铆钉小马甲,下面是微喇的黑色牛仔裤、高帮马丁靴,笑起来时,嘴角处若隐若现的是一双浅浅的梨涡。

      然而在方言的记忆中,宋纯曾经是一个性格特别安静、寡言少语,甚至有些自卑和敏感的女孩。

      幼年时,只是因为家住的比较近,方言、孙念慈、汤文竹和宋纯,她们四个女孩总是形影不离。

      小孩子的世界总是最单纯的,那个时候,她们手拉手一起上学,一起写作业,一起包馄炖,一起披着被单扮演白娘子,一起你扮爸爸我扮妈妈、假装一家四口……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的世界也开始变得复杂。

      性格、外貌、成绩、家境等等各种因素,潜移默化地逐渐影响着小孩子们看待世界的眼色与尺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全文捉虫完毕,请大家放心阅读!文章正在参加征文活动哦,希望大家多多灌溉,多多支持!! 喜欢悬疑推理的小伙伴们请移步作者专栏里的“悬疑秘境”系列,短篇《抱着猫的少女》已完结。另外现代言情《恶魔的解药》正在存稿中,欢迎继续支持~~~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