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荞麦面馍馍 ...

  •   次日休沐,县衙安排了一些值班人员,其他人不用上班。
      杜玉竹习惯早起,还是起了个大早,卯时前就起了。
      天还不大亮。
      杜玉竹路过前院时,脚步一顿。
      她看到井台旁站着一个人,像是张佑勤,便走了过去。
      走近了看到:素蓝的大裤腿下竟是一双男人的大脚。大脚实实踏着的石板旁边是一眼井台。一双青筋凸起的手,紧握着一根麻绳,正在交替用力,将一桶水从深井里往上提。满满的一桶水提到了井口,他又用一只手抓紧了绳,空出另一只手抓住了桶把,有些吃力,但依然稳稳地将那桶水从井口提过来,倒进了身旁一只空桶里。
      杜玉竹这才出声:“这么早就来打水?鞋子也不穿,不怕生寒吗?”
      张佑勤转头,露出喜色,又平和道:“佛家说,赤脚也是一种修行。”
      杜玉竹笑道:“你到底是信佛还是信心学?”
      “二者各有千秋,在下只求内心自在,便都挑着信。东翁吃饭了没?”
      杜玉竹抬眉:“还没,等会到街上买些。”
      只听呼啦一声倒水声,张佑勤端着吊桶把吊桶里的水倒进了偌大的木桶里。嘴上道:“东翁莫忙,在下刚做了荞麦面馍馍,要是不嫌弃的话就一块吃吧?”
      杜玉竹道:“你自己做的?”
      张佑勤笑了笑,在晨曦的光里显得清隽:“正是。”
      “那我就去尝尝。”
      张佑勤拾起了扁担,把扁担上的两个铁钩分别往两桶水的木把上一挂,接着一提,偌大的两桶水就被他用扁担背在了肩上!他挑着两桶水健步向厨房的大门走去。
      杜玉竹在后面跟着。
      跟进了厨房。
      厨房很整洁,样样物品摆放都很整齐。
      张佑勤揭开缸盖子,把两桶水先后往缸里一倒。
      又把两只木桶放了出来,放到院子里。看到杜玉竹在厨房门口站着,便道:“东翁坐正屋里吧,等佑勤把馍盛了,就端到前屋去。”
      杜玉竹没动:“我索性也没事,站着瞧个热闹。”
      张佑勤也就不再管她。把灶里的最后一根木柴给掏了出来,泼水熄了。
      接着,拿了两块布,垫着蒸笼的两边,一个偌大的蒸笼盖被揭开了,一大片白白的热气腾漫开来。
      杜玉竹瞟了一眼,蒸笼里是满满的一个一个蒸好的荞麦馒头。
      杜玉竹看张佑勤的动作十分熟练,像是惯常干这个的,便道:“不是说君子远庖厨吗?看你这一套做下来倒是熟练的紧!常常进厨房吧?”
      张佑勤一边拿筷子松动馒头,免得沾笼,一边古怪的看了杜玉竹一眼:“东翁哪里听来的歪理邪说?君子远庖厨意在让君子远离杀生,何时不让君子进厨房了?”
      是这个意思?杜玉竹尴尬的咳了一声,现代教育害人不浅啊!
      只听张佑勤接着道:“父亲去后,请不起下人,这饭食就由我准备了。这也是件好事,做了这么久,我的厨艺提高不少。”
      杜玉竹点点头,张佑勤把馒头用筛子盛了,又从蒸笼下的热水里捡出来几样蒸菜。
      “东翁请。”
      杜玉竹抬了抬眉,往正屋走去。
      张佑勤随后把饭食端上,杜玉竹不客气的坐下了,宛如正主一般,随口问道:“令尊呢?”
      张佑勤一边放下食物,一边道:“我娘还在睡着,天冷,让她多休息一会吧。”
      “东翁请用饭,粗茶淡饭,别个介意。”
      杜玉竹拿了一个馍馍,看到张佑勤还站着:“你也坐吧。这是你家。”
      张佑勤这才坐了下来。
      二人先是食不言,沉默了良久,张佑勤说起了公事:“因为赵侍郎将要过境,在下听说临县都在积极筹备。及至我县,那崔王两家,也都在结妓蓄姬,近日又调教出了一批色艺超俗的女子,准备等赵侍郎过境时进献呢!”
      杜玉竹闻言,哼笑了一声。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执着筷子道:“赵侍郎家是苏南书香大户,但是可惜,赵侍郎从小流落在外,他骨子里可没受太湖流域富庶书香子弟进则理学,退则风月的熏陶。整这些风花雪月的东西,赵侍郎不会吃这一套啊。”
      “东翁似乎对赵侍郎很了解。”
      杜玉竹也没有隐瞒:“他和我是同窗。当年都拜在章大儒门下。他那时候便聪明过人,是最得章大儒喜爱的弟子。”
      后边是听她哥说的,当年她也跟赵佑延见过几面的。
      张佑勤顿时露出似喜似忧的神色。
      杜玉竹古怪问他:“你这是什么神情?”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赋税,赵侍郎年纪轻轻,便官拜侍郎,又与皇上关系十分亲近,前途不可限量。东翁若能攀附得上,靠着这棵大树,莫说跳出这郧西县,升官发财都不是难事。但是可虑的是,赵侍郎没有军功没有政绩,官升得那么快,显然走的不是正路。在下建议东翁还是不要择他!”
      这话,张佑勤说得还是隐晦委婉了!赵佑延可不是不走正路这么简单,他是天下闻名朝野皆知,就是这穷乡僻壤的张佑勤也知道的声明狼藉的大贪官!
      别人贪污,至少明面上做得好看。但赵佑延不,他全然不知掩饰,那贪污受贿,阿上欺下,权钱交易……种种行为,天下皆知。受天下士大夫所鄙夷唾弃。明里怕他,暗里把他视为来俊臣张易之之流。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又不知有多少监察官员想要通过弹劾赵佑延来显名,好树立声望,流芳百古,但不是被搞下台就是被搞死了。于是,赵佑延的名声更臭。
      虽然现在赵佑延如烈火烹油,但往往这种人,最后的下场都十分凄惨。
      纵观历朝历代,这样的官员最后都成为被拿来平息百姓之火的挡箭牌,没有一个得到善终的。
      跟着他,下场绝不会好。
      “这话说得有点早吧?现在本官就要开始站队了吗?”杜玉竹问说。
      张佑勤思索道:“现在我们不明朝廷局势,还是不要急着站队为好。在下只是想提醒东翁,虽与赵大人是同窗,但届时不要与他走的过近。”
      杜玉竹点点头,她不是非黑即白之人,但是她也看得清楚,长远来看,选择赵佑延绝对不是一条好路。所以,这次过境,她不会去巴结赵佑延。但也不宜冷淡。以平常态度处置即可。
      杜玉竹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筷子,问说:“你今日可有什么事要做?”
      “在下准备到村学馆中讲学。”
      “什么时候开讲?”杜玉竹想了想,道:“我今日准备去乡间视察民情,正巧不知道要选择什么地方,不如跟你一起去吧?”
      张佑勤应了。
      接着,杜玉竹又闲坐着看着张佑勤把碗筷清理了,照顾他母亲起了床,他母亲又过来拜见了她。
      二人才出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