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二 ...
直到马元涛写的书差不多看完了,韩震威才想起忘了跟马教授通电话,这让他心里无端生出一些自责来。不过反正要打电话,不如先看一下带回来的视频吧。
那段视频时断时续的,总共自录了大约五个多小时的视频内容,大体上反映了马元涛近一个月来的生活。视角也主要就是在实验室里,唯一不同的就是显示的时间略有些区别。教授可以说天天都是到十二点左右才熄灯休息,除了有一天晚上,教授比平常走得早了一些,而且又急匆匆地走的,直到三个多小时之后教授又回到了实验室。从影像上来看,韩震威可以明显的知道那一天是2025年10月25日。
“笃笃笃。”有人敲门。
韩震威去看门。
“你的挂号信,请查收!”邮递员递过一个牛皮制的一号大信封。
这是一种很少见到的老式的信封,再说现在又很少有人写信了。如果是商业广告的话,也不至于要用挂号吧。韩震威一边想,一边在邮递员的投递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信封上明明写着银城市解放西路毓岚华庭2栋308室韩震威收,却没有写寄信人地址,这让韩震威多少有点感到好奇。
他把信封一头轻轻地撕开,掉出一叠照片,大概有五六十张。
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些照片明显不是专业摄像师所摄,因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系列性;但是从记者的角度来看,这些看似系统的照片却并没有时事性,仅仅是一种记录,就像在某种视频中截取下来的一样,不过这种拍摄技巧和效果是韩震威所喜欢的那种类型。
翻看中,韩震威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或隐或现的出现一个人影,而且里面的人影并不像是照片主体的影子。相机制作技术在这个年代来说,虽然已经发展了很多种类型,从曝光的到数码到到现在的全息的,尽管如此,各种类型的照相机都没有办法把影子像童话故事一样从人的身体边割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照片不仅仅清晰的显示着人的影子,而且在不远处还有一个影子。就像小时候在网络中看到的那种恐怖的照片一样,明明是五个人拍照,冲印出来的时候却是五个清晰的像和两个若隐若现的像。这难道是鬼么?韩震威想:现在这些年什么样的故事都有,真可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各地都有捕风捉影的报道,说某人在某个什么特殊的日子里拍到了飞碟,虽然至今都没有发现。可是令人惊讶的是,为什么明明是在拍照,怎么洗出来的时候就有飞碟的影像呢?比如发生在2007年秋天,一个英国女孩在伦敦游乐场游玩时拍的照片中就有飞碟的影像,从历史资料来看,当时的照片上也只是显示了一般的影像,并不是实景,而是若隐若现的,与这些照片有着很多共同点。
韩震威看着这些照片,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仔细研究之后,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巧合:所有的照片都是在10月25日之前拍摄的,因为有一张的时间定在10月25日晚九点十五。
难道马教授的视频与这些照片的双重影像存在着某种联系么?韩震威仔细地搜索刚才的视频,回到10月25日的片断中,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他把当天的视频内容又一帧一帧地仔细比对,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最后,他终于在教授回来之前的一段视频中得到了一些可疑的线索。
在教授急匆匆地回来的前面,大约有几秒钟的停顿,在这些停顿的时间里视频是黑色的,没有显示内容。可是在这黑色内容的前面的视频中显示的是:屋子中央,马教授身子因为某种外力原因而处于倾斜状态,旁边好像有一些人在围观,仿佛只在一瞬间教授的身子又马上恢复正常了。在其中的几帧中能够看到有一道平行的光从远处射过来,怀疑教授可能在某种迪厅或者类似的什么地方。倒来倒去仔细地进行比对之后,韩震威惊奇地发现了如同照片里的那种双重影像,就在教授立正的那一刹那,有一道影子向下匍匐而来。除此而外,韩震威想破脑子都没有再发现什么。直到接下去与马元涛教授相关的事情,一件一件地接踵而来,一次又一次的触动韩震威的神经。
那天下班回来,韩震威无精打采的,随手把衣服往沙发上一丢,正准备躺下休息一下,却被在市委机关里工作的妻子拉住:“我们局里都在说李亦清教授今天自杀了。不知你有没有参与采访,大家都很感兴趣。”
“我也正在愁这件事呢?你说好端端一个历史学家干什么要选择自杀呢。喏,这是今天的晚报你自己看看吧。具体内容我们报纸要到月底才发行呐。”他把一份《银城晚报》递给妻子。
“今天的报纸我怎么没看到。”
只见《银城晚报》的头版头条赫然印着“著名历史学家李亦清自杀疑云重重”,并配以巨幅照片。内容主要讲了李亦清被发现在派出所门口的旅馆中自杀,据警方调查,李亦清可能是因为内心受到某种创伤,一时想不开而选择自杀的,现场迹象不能表明有他杀的可能。除此而外,文章还附有大量的片幅介绍李亦清的生平,具体的说明了他如何成为银城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历史学教授,又是如何应马元涛教授之邀来银城市史学理论研究所担任思想研究所主任的情况以及最后走向自杀的情况。
“原来他跟马元涛教授还是好朋友呢。”妻子边看报纸边对韩震威说,“你上次不是去采访过马元涛教授吗?他要是听到自己的好朋友遇难该是什么感觉啊!”
韩震威通过内部消息得知,李亦清遇害的当晚有人见到有两个人影从旅馆向派出所跑去。查旅馆的值班记录却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人在当天晚上离开过旅馆,除了几个客人,因为当天晚上住的人并不多。该案是由派出所赵光明所长和其余两名值勤民警接收的,对于银城市有名的派出所来说,出现这样的事情是至为尴尬的。因为随着记者越来越多的追根究底的报道,有不少人开始怀疑李亦清是不是真的自杀,当然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李亦清的家人一致认为李亦清绝对不会选择自杀这种方法。李亦清一直在派出所里,他们怀疑有可能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希望上级机关和检察院能够给予公正待遇。
事实上该案也引起了市局领导的重视和关心,要知道李亦清在银城市来说也是一位有名的人物,总不能这样就自杀了。纵然真的是自杀,也难以让大众相信这个事实啊。越是进入新的时代,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同样,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那些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些有影响力的人,在银城市地界里就有包括马元涛和李亦清在内的一大批历史学家和其它的诸多专家学者。这是银城市的无形财富,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一个专家在自己的地界里无端去世,这对任何政府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在市局有关领导密切关注之下,警方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疑点,而且这些疑点最终都多多少少的跟本案的执行人赵光明有关,最终市局警方取得一致意见认为本案的最大嫌疑人可能即是西郊派出所的所长赵光明。
不久,按照法定程序,市里派专人逮捕了赵光明。事情原来以为会进展的很艰苦,但是结果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当赵光明一进市局的审讯室,他对自己所犯下的罪全部予以承认。因此,按照有关法律程序,由公诉机关对赵光明提起刑事诉讼。尽管赵光明已经对所犯之事供认不讳,但是按照习惯还是要有公诉机关出示相关证据,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确犯有如是之罪。可是,就是这样一桩看起来相当简单的案件一经法庭调查之后,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由赵光明的陈述中,公诉机关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刑事案件,而且也可能涉及一桩组织严密、危险性强的□□性质的团体犯罪。同时,公诉机关在审查过程中还发现,此案涉及到银城市最有名的史学理论专家马元涛,虽然他可能只是另一个被害人,但是他的证词却令人产生了诸多怀疑。
在法庭上,赵光明如此交代他的犯罪过程,书记员所做的笔录大致是这样记载的:
“在西郊派出所管辖范围之内,我赵光明是第一老大,下面的同志都以警察平常的叫法称呼我为老大。我本来也是一名尽职尽守的警察,习惯了清贫的日子。可是后来我结婚了,由于生活的压力,我越来越感到我的生活原来如此拮据。而且,旁边年轻人的生活也真让我羡慕,他们那种‘宁可没有钱,不能不享受’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开始利用我的工作之便接受人家的贿赂,然而接受贿赂终究还是有可能被抓的。我一直处于彷徨之中,既不想一直这样下去,又舍不得眼前的利益。所以最后决定做最后一次大买卖,这就是这最后一次,我接触到了本市大毒枭张得水(此人经证实,三年前已经被赵光明就地正法了,当时是拒捕)。此人行事非常谨慎,又有手段,当我第一次接受了他50万的贿赂之后,他就对我施压,要求我必须对他言听计从,否则就将我的情况反映给上级领导。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只能苟安于他的掌控之下。可是我不甘心唯他是瞻,他对待我就像对一条狗一样,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利用手中的权利,以法外开恩的办法获得到他的得力手下的信任,密谋将张得水除去。
“除去张得水之后,我的欲望不是小了,反而更大了。我发现,这么大的买卖怎么能够没有人做下去呢,所以我接手了他的所有产业。他的手下有的和张得水的家属一样被我以各种理由除掉了,剩下的现在都变成了西郊派出所的民警。他们享受着政府给的津贴,却干着罪恶的勾当。
我也学着张得水的手段去用在我们政府机关官员的身上,事实证明效果还相当好。同时,西郊派出所的荣誉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而我的地位也越来越巩固。我越是提高派出所的名声,那么我的干的事就越没有人发现。近一年来,毒品销售受到政府的压制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我们的生意每况愈下。我就从哥伦比来那边引进了最新的毒品携带技术,就是把毒品放进人体当中,但又不影响人的正常活动,而且这些人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毒品携带者,他们的意识却为我们所控制。同志们给他管他们叫‘遥控人’,这样可以有效地躲避警方的追捕。当时又正好听说我市马元涛教授在制作‘程序人’,这个东西据说可以监视人不在的时候的情况。我们特感兴趣,但是又没有办法叫他到西郊派出所里来,于是就首先骗来李亦清,然后又引诱马元涛来我所。我现在已经被抓了,也没什么怨言。有些话就得把他讲清楚了,其实马元涛已经被我们注射了TWH。这种东西就是控制人意识的特殊药味,在哥伦比亚方面叫做伦德巴赫芬尼斯糖精,而我们则简单的称它为‘听我话’,简称为‘TWH’。
怪只怪那个李亦清脑子太好使了,打了一针我们的‘TWH’居然没有事,而且还想着法子希望把马元涛教授带走。哎,当初要是马教授被救走了也就罢了。可是李亦清想救他,而他又不愿意走,我想肯定是‘TWF’发生作用了。(说实在的,其实马元涛不想走,我们也是要放掉他的,因为他已经注射了我们的“TWF”。)正在这个时候,李亦清被我们警员发现了,双方发生争执。我们无可奈何,就只有把他给做了。
我要补充一下,那种伦德巴赫芬尼斯糖精,也就是‘TWH’有一个缺点,如果一针无效的话,它就会转化为抗体,无论再打多少针都没有用了,他还是能记住。其实这种人是不太可能有的,但李亦清让我们发现这么一个特例。因此,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决定让他放弃把消息传播出去的可能,也就是杀了他。为了做得让人相信,我们伪造了他自杀的现场,并有自己的警员来勘察。也怪我们太心急了,才会最终酿成如此大祸。”
当公诉人对马元涛进行法庭调查时,马元涛则坚决不承认他曾受到赵光明他们的殴打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胁迫。法庭为此还多次休庭,期望马元涛好好想想,做出正确的结论,以便尽早把此案了结。但是,不管他们如何劝说,马元涛坚决不承认。这令公诉人和法庭方都觉得很尴尬也很为难,一边是市民舆论的压力,一边是案件如此复杂。
未完待续。
作者寄语:孤独者无须安慰,所以我宁静。——独孤雪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二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