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第六十九章 前往出版社 ...
-
前世,常乐在上初中的时候仍然成绩拔尖,但却是靠语文、政治以及初三开设的化学这三科来撑面子,像物理、数学、英语这几科完全是中不拉的水平了。特别对于物理,她有很多东西不理解,所以她一直称这科目为“无理”——根本没道理可讲(其实是她理解不通那些道理);
对于数学,初一时学代数还很拿手,但从初二开始增加几何,她就吃力了,特别是一些几何的证明题,弄得她头大如斗;至于英语,什么“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烦得她几乎把脑袋抓得“片草不留”。她学习数学、物理和英语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啊。
这一世,因为修真,她原本因重生异于常人的精神力更强了些,让她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都大幅度提高。
因此,她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也能像在小学一般名列前茅。只不过,她再没有那个底气带领同学补课了。毕竟她前世教书也只教到小学毕业,哪能误人子弟呢。
所以,常乐虽然以NO.1的身份进入明华一中,但却丝毫不敢对自己的课业掉以轻心,上课很专心,作业很认真,自然成为老师们的宠儿。
她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牛津大辞典,在店内的音像专柜买了初中三年的配套英语磁带,又买了几盒英文歌曲和英文故事磁带,买了一个录音机,还每晚在空间中都用一两个小时来专门攻克英语。
反正现在空间与外界的时间比是十四比一,她的时间比原先充沛很多。当然,对于弟弟妹妹的学习,她从未放松过监督,不忘每天放学回家让两小学习。
初一(1)班的同学入学分数都在前列,毕竟都是排名前五十的人嘛,底子极好,很有些人不免沾上“骄娇二气”,但很多人见到NO.1的常乐都这样用心,也清醒了不少,所以(1)班的风气很不错。
因此田丽琴老师多次慨叹:“班里有个好的榜样,对班级的促进作用很大啊!”
九月十日中午,常乐把三人的老师们请到快餐店搓了一顿(当然没吃快餐,而是摆桌餐),然后又返回学校,在教室里开主题为“感谢师恩”的联欢晚会。
教室里的课桌都被移到两边,桌面上摆满了用班费购买来的瓜子、糖果。同学们或组队或孤身上台,每一个都献上自己拿手的节目。
常乐的节目是竹笛独奏《我爱米兰》,朴实真切的感情、优美流畅的旋律、舒展明快的节奏让人沉醉,教室中连说话声、嗑瓜子的声音都没有。
待到她一曲走完,叫好声连连,还有同学大喊:“再来一个要不要!”许多人附和:“要!班长来一个!班长来一个!”
常乐见推辞不过,又献上一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她一边吹奏一边想:这年头的学生就是纯朴啊,要是二十年后她在晚会上连连这样拐弯抹角地大拍老师马屁,非被人吐口水、扔水瓶不可。
奏完后大家又让再来一曲,常乐朗声道:“再不让我下台,东西都让你们吃完啦!哦,我知道了,原来你们打的就是这主意呀——让我在台上瞎折腾,你们趁机把我的那一份吃完!岂有此理!”
同学们大笑,但总算放过她了。
林媛也上台跳了一支新疆舞,平心而论,舞蹈技巧很不错。可惜她高高在上目下无尘的神情让节目质量大打折扣。
当初林媛没有继续带领她那几个小弟坚决反对常乐开庆祝会的提议,想来就是因为不想放过这个显摆自己能耐的机会罢。
到得后来,常乐带领大家起哄,愣是把几个老师一一忽悠上台献艺,把老师们也折腾得够呛,不过师生间的关系倒是拉近不少,比起其他班级简直是天壤之别。
把九月份计划中的这一件大事解决之后,常乐开始着手建房的事。先是召集所有家庭成员开会,说明自己打算一个人出钱盖楼,房屋的设计、装修自己拿主意,但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并且全程监控。
三个大人一方面忙得分身乏术,一方面很是信任常乐,于是竟然都同意了;而两小只要听到有新房子住而且保管他们满意,自然举手赞成。
于是,明华县第一个、大概也是天下第一遭由十二岁孩子自己决定盖房大事的奇例就发生了。
常乐对本地现有的施工队很不感冒,他们还没有与大城市接轨,虽然质量可以保证,但建筑风格保守老套,建造的楼房多数是农村那种带厦子的砖瓦木结构房,好一点的就是四四方方的混泥土小楼,对于常乐这个前世见识过各种精致小别墅的重生人士,显然不够看。
在出版社文老师打电话来协调“新书上架仪式”的时候,常乐拜托文老师帮自己找了省建筑设计院的一个专家。
常乐亲自到邮局几次打电话与这位专家沟通,支付了五百元钱,就得到一份令全家人都满意的楼房建筑设计图。这位专家还热心地介绍了一家比较正规、信誉良好的小型施工队。
九月十五日这天恰逢周末,这个小型施工队的负责人就按着常乐提供的地址找到常乐家。
常见春回家与施工方进行洽谈,签订包工不包料的承包合同。三天之后,新楼房就开始动工修建了。
九月二十日,姐弟三人艺术考级证书下来了,都顺利通过:常乐竹笛八级、民族舞六级,常笑古筝三级,常歌萨克斯三级。
马大哈性格的常笑倒还沾沾自喜,常歌却对自己的进度很不满意,发誓说要刻苦练习加大训练度,打算来年暑假考五级。
常乐教育他:“不要好高骛远,要踏实地走好走稳每一步。”
常歌点头,很懂事地道:“大姐,我会的,但我的目标不变。”
常乐见他心中自有主意,也不再多说,只是以后经常提点常笑不要浮躁。
由于新书上架仪式上安排了常乐才艺表演,所以她抓紧时间排练。文化馆沙繁老师为她的竹笛演奏曲目进行多次指点。
常乐稍稍给孙燕透露一点点自己修习武术的事,孙燕老师便针对她本身的底子,专门为她量身订做编排一个舞蹈,说是练好了一定惊艳全场。
九月二十九日是星期六,明华县所有中小学都还要上半天的课。常乐向班主任请了星期六早上的假,只身前往省城昆州城。原本三个大人非要派一人跟去的,但被常乐拒绝了。
原本想让袁分使用飞行法宝的,可以这两天运气不佳,周五晚上,袁分出空间外试了试,只有炼气期大圆满的境界;周六早上又试了试了,更惨,只有炼气期三层,根本驾驭不了飞剑和飞行法宝。
所以,她只得早上六点到汽车站坐车,九点多到达昆州城,然后坐出租车前往风花出版社。
出租车师傅是个中年男人,很是热情健谈,一边开车一边和常乐聊:“小姑娘,你是为那个新书上架仪式去吧?”
常乐一听很惊讶:“是呀,师傅,您怎么会知道呢?”
“呵呵,您看——”师傅指着窗外示意。
常乐一扭头便看到路边的一处广告牌。
广告牌很高很大,虽然只是一晃而过,但以她的眼力还是看清大致内容:高山明月的背景图上,几个显眼的大字:“《关山月明》新书上架仪式,九月三十日下午两点,文清书城总店,知足与你不见不散。”
出版社的人还真是给力啊!弄这么大排场。
不过她一想就明白过来:这时省城新建起好多高架桥,也就多增加很多广告牌,据说前半年广告牌的使用在租金方面是有很多优惠减免福利的,不用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