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身边的大太监李公公上前一步,他那略显苍老却依然中气十足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手中的圣旨随着他的动作轻轻展开,金黄色的绸缎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他的声音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七皇子清悦,品德高尚,谦逊有礼,温文尔雅,深得朕心,故特册封为闲王,赐闲王府一座,以表朕之厚爱,钦此。”
此圣旨一出,大殿之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随后,众位皇子的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惊讶,有的则是若有所思,还有的则是掩不住的嫉妒与不甘。作为皇子中第一个被册封为王的人,这份荣誉无疑让其他皇子心生觊觎。然而,封号中的“闲”字,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心中的火焰。
闲王,这个称号听似悠闲自在,实则暗含深意。它代表了七皇子清悦从此彻底与太子之位无缘,也象征着皇帝不希望其他皇子再去打扰她,让她能够过上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同时,这也是对其他诸位皇子的一种警告,告诫他们不要妄图通过接近清悦来拉拢势力,尤其是云将军这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众皇子心中五味杂陈,有的为清悦感到惋惜,认为她本有机会争夺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有的则暗自庆幸,认为自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还有的则是心生不满,觉得皇帝如此偏爱清悦,实乃不公。然而,无论他们心中如何波涛汹涌,面上都保持着平静,不敢有丝毫表露。
七皇子清悦对此接受良好,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这封王之事早已在她的预料之中。在众人还沉溺于各自思绪中时,她已经高声谢恩,将众人跑偏的思绪拉了回来。她的声音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与不甘。
大太监李公公将圣旨小心翼翼地放在清悦手中,恭敬地对诸位皇子说道:“圣上已经吩咐好在清雅阁设下宴席,请各位殿下移步。”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众皇子不敢有丝毫怠慢。
诸位皇子当着大太监的面,就算有心想要做什么,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他们三两成群地往外走,表面上谈笑风生,实则各怀心思。有的人在暗中观察清悦的神色,试图从她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有的人则在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看是否还有机会扳回一局。
清悦将手中的圣旨递给身旁的侍女采薇,这才转头看向还沉溺在自己思绪里的云舒。他的眼神温柔而深邃,仿佛能够洞察人心。云舒回神,神色复杂地看着清悦,她的眼中既有担忧又有不舍,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
“你真的不后悔吗?”云舒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她知道这个问题有些突兀,但此刻的她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连忙补充道:“大家都走了,我们也走吧。”
说是大家都在往外走,但实际上谁也没有真正迈出殿门。此时的大殿内,众人都在竖着耳朵偷听,想要从清悦和云舒的对话中捕捉到一丝有用的信息。
清悦当着众人的面第一次拉住了云舒的手。她的手纤细柔弱,手指腹上有着被摩擦出的茧,那是她多年习武留下的痕迹。清悦无意识地摩挲了下,引起一阵痒意。云舒下意识地想要收回手,却又因为清悦脱口而出的话愣在原地。
“我永不后悔。”清悦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大殿内回响。她的面容清隽而认真,没有丝毫的动摇与犹豫。这句话不仅是对云舒的承诺,更是对自己选择的坚定。
这时候,不管云舒听了是什么感觉,最起码大殿内的其他皇子听来,都有些相信清悦娶妻是真的无所求。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看似闲散的七皇子,试图从她的眼神中读出更多的信息。
清悦认真的视线像是一枚种子,深深地扎进了云舒的内心,引起了一阵松动。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开始重新审视这位与自己结为连理的夫君。或许,他真的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当人群散去,云舒推着清悦走向清雅阁的路上,她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失态,觉得自己可能是被清悦的演技给骗了。然而,当她看向清悦那平静而深邃的眼神时,她又有些动摇了。
“你在想什么?”清悦敏锐地捕捉到了云舒的异样,不由地开口询问。她的声音温柔而关切,让云舒感到一丝温暖。
“皇帝对你还是很好的。”云舒避开了清悦的问题,转而说道。她知道这句话有些敷衍,但她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清悦的问题。一道圣旨就将大部分的麻烦给挡住了,这让她不得不佩服皇帝的手段与智慧。
虽说诸位皇子不会那么轻易地放弃清悦这条捷径,但最起码不会那么明目张胆了。
“是。”清悦重新低下头,简短地应了一声。她没有解释为什么皇帝会对她另眼相待,也没有提及自己心中的打算与计划。她知道,有些事情不需要说出来,只需要用行动去证明。
云舒也没有继续往下问,她明白两个人虽说是夫妻关系,但到底没什么交情,可以说这么私密的话题。
一顿饭吃得安安静静,当着皇帝的面,诸位皇子所有的心思都歇了下来。他们不敢有丝毫的表露,生怕引起皇帝的不满与猜忌。然而,他们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对清悦的嫉妒与不甘,以及对未来局势的忧虑与揣测。
散场后,皇帝看着清悦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就让人走了。
日子就这么平淡地流逝,如同溪水静静绕过圆润的卵石,无声无息。诸位皇子在几次邀约都被闲王清悦婉拒后,渐渐地便将他抛诸脑后,不再提及。清悦与王妃云舒,就这样过上了她们梦寐以求的平淡生活,每日里除了必要的晨昏定省,大多时间都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清悦的书房,总是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书卷气,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地板上,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这日午后,她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古籍,缓缓翻阅,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暇时光。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密室中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铃声,那声音带着几分不安,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清悦微微皱眉,抬头环顾四周,发现采莲不知何时已经悄悄离去,只留下采薇在一旁侍立。她轻轻示意,采薇便快步走向密室,准备开门查看。但不等密室之门完全开启,采莲已经脚步匆匆地跑了进来,神色紧张,显然有紧急之事。
清悦心中一凛,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采莲平日里行事稳重,极少如此慌乱,看来此事非同小可。“主子,出事了!”采莲急切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同时将一封密信递到了清悦手中。
清悦迅速拆开密信,快速浏览了一遍,瞳孔猛地一缩,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云将军失踪了?”她难以置信地重复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就在这时,五皇子清瑞也匆匆走进了书房,神色匆忙,显然也是得知了消息。“边关急报,十万云家军突然起兵造反,云腾将军为首,正率军攻向京城。这是云腾将军的副将拼死从边关逃回,带来的消息。”清瑞边说边快步走向密室,语气中充满了焦急与不安。
“人呢?”清悦虽然面色严肃,但语气依旧保持冷静,理智地询问着情况。她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慌乱都可能影响判断。
“现在由老三护送着去面圣。”清瑞急切地回答,“罪名一旦成立,别说云府家眷了,就连你也要受到牵连!”
清悦轻轻摇头,语气坚定而平静:“没那么严峻。父皇不是昏君,他目前并不忌惮云将军。”她深知,皇帝虽然多疑,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会轻易对功臣下手。至于未来如何,谁又能说得准呢?历史上皇帝晚年做糊涂事的例子,并不少见。
清瑞闻言,端起采薇送上来的凉茶,一饮而尽,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的焦虑与不安一并吐出。他定了定神,才开口说道:“父皇不久就会开启朝会,届时我请命去调查此事。”
清悦闻言,直言不讳:“你可以申请,但是你去不了。设下圈套的人一定不会让你去的。”说着,她将手中的密信递给了清瑞。清瑞快速扫过信中的内容,眉头紧锁:“师傅怎么会失踪了?”他口中的“师傅”,自然是指云腾将军。
清悦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两个可能,一是战场失利被擒;二是出了内奸,一时失察被擒。”她心中隐约有个想法,只是一时半会儿无法想通,还需细细琢磨。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云将军的下落,只要云将军露面,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另一方面,这件事瞒不住,必须尽早做好应对准备。”清悦目光坚定,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兄妹俩面面相觑,一时无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凝重的气息,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良久,五皇子清瑞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我回去安排人手去查师傅的下落,至于师妹那里……”他顿了一顿,目光转向清悦,“就拜托你了。”
清悦闻言,不禁抗议道:“有你这么当哥哥的吗?”话虽如此,她的语气中却并无多少责备之意。她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
“你们是夫妻,还有什么不好说的?”清瑞苦笑一声,“不跟你说了,时间就是生命,我先回去安排。”说完这句话,他便急匆匆地从密室离开了,只留下清悦和侍女们留在书房中。
直到密室的门再次被关上,采莲才又拿出一封密信递给了清悦,低声道:“我们的人曾在大梁见过与云将军有几分相似的人。”
清悦接过信,一言不发地阅读起来。密信的内容简洁明了,潜伏在大梁的密探曾多次见到一个与云将军有几分相似的人影悄然前往大梁某地,每次停留数日。而在云家军造反前,密探再次在大梁见到了这个人影。
“给我查!”清悦面无表情地吩咐道。一向云淡风轻的面容上,首次出现了严肃的神色。就连一向活泼的采薇也不敢在这时候多说什么、多做什么,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主人的指示。
“密探观察像是在找人,只是无法确认身份,这才没有上报,只是将猜测传了回来。”采莲补充道。她深知这件事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怠慢。
“去吧。”清悦简短地吩咐道,“另外,通知王妃前来。”她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她们需要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寻找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