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指纹苦笑棺(一)  ...
            
                 
                
                    - 
                          镇国大将军府中,乌泱泱的太医跪了一地。
 
 顾承面色凝重,目光焦灼,他紧握着何挽的手,冷声道:“一群废物,滚出去。”
 
 太医们如释重负,慌忙卷起衣摆疾步退下。
 
 屋内安静下来,安静到顾承只听得见他阿姐均匀的呼吸声。
 
 顾承一瞬不瞬的盯着何挽,颤抖的声调中带上了几丝呜咽,“阿姐,你别吓我。”
 
 终于,何挽的眼角滑下一滴泪,泪珠潜入乌黑的发丝中,她缓缓睁开眼。
 
 “阿姐,阿姐,你醒了?可还有不适?”
 
 何挽眸子微动,目光呆滞,随后又迅速恢复往日的平和之态。
 
 她轻声安慰满眼担忧的顾承,“我没事,小承。让我再安静躺会儿吧。别怕,我没事。”
 
 “好好好,我在门外。”
 
 “嗯”
 
 “然后呢?”白水眉头紧皱,头顶三个问号,同看疯子般望着这只调皮的黑猫白耳。
 
 适才她回到寺内,想喝口茶水,不知这黑猫从何处突闪出来,吓她一大跳。
 
 还非常“不小心”的直直扑倒了茶杯。
 
 微微棕色的茶水浸湿了白色宣纸,随即留下一个又一个的梅花印。
 
 白水掀起薄薄的眼皮,直直对上琥珀色的猫眼,是那只黑猫——白耳。
 
 会说话的小猫,她就只见过大耳朵图图里的小怪。
 
 白水又自觉向后退了几步,将自己与桌案上的白耳拉开距离,“你来就为这事?”
 
 白耳微微点了点头,十分乖巧。
 
 见如此情形,白水双手环/胸,神色淡淡,似是对白耳的请求毫不在意。
 
 “你让我给你主人打一口棺材,这棺材给谁的?”
 
 饶是白水心理强大,在听见白耳开口那一刻,也止不住心底微颤。
 
 不男不女的声音,说是见/鬼了都不足为奇。
 
 “赠予一位佳人,主人似乎对你很感兴趣。她的一位好友三日前过世了。但她不知道此事,那位佳人生前行善良久,我想让主人安心。”
 
 “白耳,我是大理寺卿,不是工匠。且不说我如何会打一口棺材,如今,我建议,你先去看看你的主人。”
 
 白耳跳下桌子,踱步而来,步伐稳重。
 
 嘴边的长白胡须微微颤动,它自顾自的坐下,前脚严肃地合拢,随后虔诚地扬起头,没再说话,只是专注望着身前的女子。
 
 目光安静而温柔,同何挽一般。
 
 白水第一次在猫身上看到这种神情,似怜惜,似悲惋。
 
 似哭似笑。
 
 悲天悯人。
 
 白水放下手,缓缓蹲下来,努力和小猫平视,但她是个人,做不到和猫平行视线。
 
 门外,雨声如雷贯耳,带着怒气般急砸落地。
 
 嘈杂的雨声中,白水心若止水,感到异常平静。
 
 白耳的眼睛极为漂亮,雨天暗淡的光线下,圆亮的瞳孔中飘动起她看不懂的情绪。
 
 “喵——”
 
 叫声轻柔,似在安慰。
 
 由于对猫毛过敏,白水对猫避之不及,渐渐产生了厌烦甚至是恐惧的心理。
 
 白耳抬起前爪,像前伸去。
 
 白水伸出食指,搭上猫爪。
 
 “雨停了,我们去看看她,好不好?”
 
 “好”
 
 不知道是谁发出的问句。
 
 不知道是谁发出的回答。
 
 雨势渐小,檀木桌上的卷宗也在减少,白水一目十行,仔细在备份的案卷中圈圈画画。
 
 她手边不远处,黑猫乖巧的盘起尾巴,耐心等待。
 
 雨停了,黑暗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被窝中,何挽眼角的泪也终于断崖。她嘴边扬起笑,“我竟然会忘了你,我曾以为,我此生都不会忘记你的。”
 
 “可是啊”她哀叹道,“人是会变的,忘了也好。既来之,则安之。”
 
 何挽起身坐到铜镜前,镜中女子一对柳叶眉微微蹙起,眼角带泪,温婉中总是萦绕着散不开的忧伤。
 
 将自己收拾齐整后,她穿过道道隔帘,走到恢宏的前厅中,垂眸拿起桌上的“阿姐亲启”
 
 西北传来急报,边关战乱,顾承被急召往平息战乱,携边疆之军戍守。
 
 归期未定。
 
 信中的笔迹急而乱,想来十分要紧。除了告知她离开原因,还句句嘱托她安心。
 
 用膳,添衣……百般牵挂。
 
 只是,近段时间顾承不在身旁,应会方便她不少。毕竟,顾承虽年少便征战沙场,一身血气,可终究比她年岁小了些。
 
 没再思虑众多,何挽留下一句“我坊中事务繁多,尔等不必事无巨细向将军禀报。西北战务紧张,若是让将军分心于我,恐怕各位护不起凤临国百姓的安危。”
 
 何挽便离开了镇国将军府,将那娘俩安排好之后,便急身前往一处。而此时,白水正准备起身离开大理寺。
 
 “大人,不好了,三日前少卿前往协助复查西府海棠花一案,可……可今日子时少卿进府后,到如今酉时却久久未有消息。随行的三人中,一人天生闻不到气味,他将另外晕倒于府的二人拖出。”
 
 白水对早已跑到桌下等待她的白耳使了个眼色,白耳意会,知道她如今有要事,便先行离开。
 
 “西府海棠花一案,细说我听听。”
 
 “是,大人,西亭府中新娶进来一位妾室,是位极其喜爱海棠花的盲女,可进府不过三日,便投井自尽。府中寻不到那位盲妾的尸体,只是在井边与井中发现满满的海棠花花瓣。”
 
 “西亭府的老爷曾唤人入井打捞,可井中海棠花实在太多,加上井口狭小,难以打捞,只好作罢。”
 
 闻言,白水单手撑起额头,这倒是十分奇怪。若只是位小妾身/死,倒不需少卿亲自前去,她手下的人不少,寻常案件倒也能处理得当。
 
 果不其然,三二一将手中的卷宗呈上,继续说道。
 
 “这些均是少卿写下的,报信的人带了回来。大人,可离奇的是,那日之后,府中上上下下皆是海棠花香。那日后不久,全府上下均离奇死/亡,死状各异,极其凄惨,无一例外。”
 
 白水食指在桌上划着圈,眼中情绪不明。她平静道:“回来报信的人和你说了什么?”
 
 “那人回报,二人晕倒后,少卿命他带二人出去。可当他再返回府中时,却找不到少卿了。”
 
 “海棠花的香气淡雅而清新,但若是弥漫到府中上下,恐有如溺水般的窒息之感。难以接近。”白水放下手,在卷宗上题了几个字。
 
 何况,少卿他们是在夜间入府,花卉在夜间通常会进行呼吸作用。
 
 又在府中满是海棠花香如此极端的情况下,氧气自然不足,若是缺氧晕倒在府中,似乎也说得过去。
 
 只是,找不到人这一点,属实可疑。
 
 西亭府离这里有些距离,在城郊的御绣坊百米开外,她轻功了得,来回倒是废不了多少时间。
 
 最主要的原因,这少卿裴云不是寻常人,他是帝后嫡女——太女承昭的年少好友,二人关系密切。
 
 只是,不知道此番消息,太女承昭是否知晓一二。
 
 人皮架子鼓那件事,圣上对她明面上是赞赏。
 
 可君心难测,既是凤临国大理寺卿,不管如何,她不能让原主这好不容易科考得中的官职竹篮打水。
 
 在白水的印象中,中国历史上只有南宋时期和太平天国时期出现过女子参加科考的例子,而且人数只有个位数。
 
 但是,凤临国的规矩是,男子只得科考守卫一类的官职。
 
 除去守卫类的,如锦衣卫,镇国大将军,宫中禁军,太监等,其余文武百官中,只有一位例外——大理寺少卿裴云。
 
 相传少卿得太女力荐,皇上便先赐了少卿一职,待考察其行事。
 
 在凤临国,众所周知,若无意外,大理寺卿由少卿升迁而来。简言之,少卿是未来的大理寺卿之事,已是铁板钉钉。
 
 可原主能让陛下破了此先例,圣上钦点大理寺卿之职,可想而知,其能力颇高。
 
 “三二一,寺中要务你暂代我留意,少卿的事情,我去查看一番。”
 
 白水心想,既然决定前往城郊,不如去御绣坊碰碰运气,她有预感,何挽如果醒来,应该会寻她的。
 
 虽然御绣坊已遵照圣命迁往京城,但偌大的京城中,无不是皇帝的眼线,何况她二人官职在身,终究是不便。
 
 而将被荒废的城郊御绣坊是最好的会面地点。
 
 她轻车熟路的进入御绣坊。
 
 二人相视一笑。
 
 “白水”
 
 “你醒了?”
 
 何挽颔首,“说来,还要感谢你。我初次见你,便觉眼熟。看来,我的感觉没有错。”
 
 白水莞尔,迟疑出声:“你,之前是失忆了么?如今还好吗?身上可还有不适?”
 
 佳人自嘲的笑了笑,“是啊,已无大碍,多谢挂怀。只是,我仍觉我似乎还忘了些事情,我眼熟你,但我记不得你是谁。白水,你何时来到这边的?”
 
 “三日前,我试了诸多法子。回不去。”
 
 叹息声闷闷的响起,“我在原主五岁那年便来到此地。现下,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你是特意来这御绣坊寻我吗?还是有要事?”
 
 白水还未答话,白耳用黑不溜秋的脑袋拱了拱何挽。
 
 何挽抱起它,笑道:“白水,它是我及笄那年捡到的小野猫,这些年,也亏了它一直陪在我身边。”
 
 “白耳很漂亮,有只小猫作伴,总好过自己孤身一人。我来这边查些事情。”
 
 闻言,何挽抬起头,“可是西亭府的案子?”
 
 白水挑了挑眉,是这案子闹得太大,还是何挽消息灵通呢?
 
 “我同你去看看吧,我曾给西亭府献过绣品。不曾想,造化弄人,若是你想查案,我说不定知晓其中一二,兴许对你有帮助。”
 
 白水望着何挽没说话,如今的何挽又恢复了往日的温婉端庄,那日的鼓声早已消失殆尽。
 
 带着何挽肆意张扬的笑容,飘散于空。
 
 天色昏沉,黑云滚滚而动,雷声此起彼伏,空气中的沉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此番天气,大街小巷的人们早已收摊,街上空荡而冷清。
 
 两道身影飘动,黑字玄门的西亭府已被白色封条紧闭。
 
 白水细心嘱咐了何挽,于是二人便双双蒙了好几层的黑布。
 
 高墙之上,二人露出大大的眼睛,巡视下方。
 
 “白水,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前院如此宽大,却是干净不已。西亭府老爷是位爱财如命又极其高傲的主子,府中各处珠翠奇珍遍布,不应是如此。”
 
 “嗯,而且,前院的海棠花香不算太浓郁——”
 
 “白水,你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