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奇遇 ...
-
林若暮起来了,她打开窗户,微风吹了进去,看着熟睡林朝,悄悄的走了。
春绵说:"夫人,你要去哪里?”"衿衿也该回来了。”林若暮走进另一间屋。
春绵安慰道:"夫人,小姐她,自然是无事的,可能是药难寻吧。”
林若暮点点头,便整理着床铺,并告诉春绵:“等陈将军来时,便把他扶到床上,让他安病养伤。”
“是,夫人。”春绵说。林若暮在门前指着右边两个搬花的丫鬟说:‘’过来。”
林若暮严肃道:“陈将军回来,往后便由你们来照顾。”
“是,夫人。”丫鬟回应她的话。
林朝从长廊尽头走来,“老爷,你怎么来了。”
林若暮刚打扫完院子,便走上前去。林朝把双手搭在林若暮肩上说:“一个早上不见人影,才知你来了这里。”
“老爷,吾弟来信,军医只写百花草能救命,眼下女儿什么能归来”林若暮依在林朝怀里说。
“夫人放心,幺儿一定会没事的,我们不是打听过了,不然断不会是女儿前去。草药老人有着天下良药,或许是百花草难寻,”林朝安慰夫人说。
丫鬟向老爷,夫人行礼:“老爷,夫人,府上已布置好。”
“夫人,走吧。”林朝牵着林若暮的手走了。
在流水包围的烟翠亭里,景鸿帝坐在案边,批着奏折。大太监李珹宣说:“新科头甲状元郎林云…。”景鸿帝瞥了一眼,李珹宣便闭上了嘴,静静的站在一旁。
在紫华殿里,林云正向大臣们虚心请教。
“高大人来了。”
大臣们纷纷起身。“都坐吧,小林恭喜,恭喜啊。”
“这位是?”林云疑问道。
“圣上身边的大将军高大人。”一位大臣说。
“幸会高大人。”林云笑着。
高文之看向他:“小林,圣上让你在此等候的吗?”
林云谦虚道:“是前辈们让我来的。”高文之笑了笑,倒想起早朝的事。
景鸿帝坐在龙椅上,大太监李珹宣:“召状元郎林云。”林云跪下:“小民参见陛下。”
“林云,你写的文章令朕很是欣悦。”景鸿帝夸赞道。
林元抬头看了一眼:“谢陛下。”便起身,退到一旁。
兵部尚书王大臣说:“陛下,陈将军在战事中受伤,应如何处理。”
景鸿帝说:“朕已命人送回林府医治,至于封赏,等陈将军痊愈再议。”
“谢主隆恩。”王大臣退到一旁。
水部郎中施大臣说:“陛下,眼下江南多水患,臣提议先调查各水患原因,在选择治理方案。”
“那朕便命你治理水患。”景鸿帝说。
“臣遵旨。”施大臣跪地谢恩。
景鸿帝写完最后一个字,抬头看了一眼李明德:“把林云召来。”
“是,陛下。”李珹说。
紫华殿的门开了,高文之回过神,李公公便进来了。
“陛下有旨,召见林云。"李公公宣。
“小民遵旨。”林云接过圣旨。
其他大臣见状,纷纷退下。只留下李公公和林云,“跟我走吧,林状元。”
“参见陛下。”林云说。
景鸿帝抬头:“起来吧。”
“谢陛下。”林云起身,想听陛下如何封自己。
景鸿帝站起来,走到阑干旁,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朕命你为翰林院修撰,如何。”
林云一惊,便冷静下来:“臣遵旨。”林云接过李公公递过的圣旨,小心翼翼的揣在怀里。
林云呆呆的望着红绿宝石嵌入式的房屋顶,太监推了推椅子说了一句:“林大人请坐。”他才回过神来。
林云把圣旨拿了出来,小心翼翼的铺在了桌上,他四处望着那些书籍,拿起笔准备编册时,发现圣旨上并未落有玉玺印,他明显愣了一下,放下了笔,望向了窗外。
林云走后,李公公说:“林云家中清贫,无人当官,实在不易。”景鸿帝瞪了他一眼,李公公的冷汗冒了出来
“罢了,赏白银百两。”景鸿帝冷冷的说。
“谢陛下。”李公公松了一口气。
马车总算赶到林府,林老先生和夫人赶忙到上去迎接,车帘被拉开,侍卫抱着陈将军下车,林若暮上前看了一眼,眼里充满了担心。
陈将军慢慢的睁开了双眼,床旁站着林朝,林若暮还有林衿。
林若暮坐到床边:“王太医说,你的伤势并无大碍,幺儿带回来药喝了就会恢复的。”
陈将军口齿不清的喊道:。“衿衿。”
林若暮微微生气道“你呀,以后再看幺儿吧,好好休息。”
他们都走出门,留几个丫鬟伺候着,林衿来到厨帐,煮着汤药。
黑夜在长空中慢慢向黄昏袭来,并迅速蔓延,天空中月光变的柔和起来。
景鸿帝站在窗前,一阵风袭来,面前跪着女人。
女人名云青玥,是禁启卫的首领。年幼时,极为困苦,成人时,做过名妓,后被景鸿帝赏识。
景鸿二年,景鸿帝亲自巡查,刚跨过小桥,耳边便传来叫嚣的声音。
青名楼内,一位醉酒的男人大喊道,跳的什么。老子花这么多银子就给我看这个,说罢便要上前,小厮用力的拦着男人,台上的女子不知所措的站在中间,直到景鸿帝来临。
景鸿帝看了一眼,老鸨跪地解释道,这个女孩子家境贫寒,父母在她十岁那年而亡,吃不饱穿不暖,几经周折才到我这,在这已经一年多了。
景鸿帝走到那名女子身边,问她会什么,她说自己年幼时,父亲以小贩为生,母亲以针线为主,以前只会洗衣做饭,现在是青名楼花魁。
后来景鸿帝看她身体瘦弱,行动却不亚于男子,甚至比男子还要敏捷。便令人找到当时有名的习剑之人,教她剑术,没想到她天赋异禀,仅三个月就练的炉火纯青。
“他们都还好吧。”他看向窗外淡淡的说。
云青玥跪地低头道:“都好,一切都在我们意料之中。”。
“那就好,你还是和以前一样做事仔细。”景鸿帝坐在床上微笑的看向她。
见云青玥不语,景鸿帝便挥手,消失的无影无踪。
林衿吃过晚饭,去到房间里看过舅舅,便闲了下来。
“夏柳,我们出去吧。”林衿坐在亭子上发着呆。
“小姐不好吧,是有什么心事吗”夏柳说。
林衿跳了下来:“外面好热闹啊。”
夏柳站在门口,林衿一巴掌拍在她的肩上:“娘亲和爹爹说早点回来,快快走吧。”
街道两旁车水马龙,小摊上挤满了行人,商铺外均挂灯笼,印在不同的幌子上。
小摊贩老板问道:“客官,你吃点什么。”
他豪爽的喊了一嗓子,“二两酒,一碗面。”
他把衣服拽到一旁,一脚踩在凳子上,一手叨着面,嗦了起来。
“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林衿疑惑的说。
“小姐你忘了,今天是圣上登基的第十年,圣京城内外,格外的热闹。”
林衿点了点头,拉着夏柳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总算在一个卖有瓷器的摊位前停了下来。
“客官,你要点什么。”小摊贩老板问道。
形伏像小兔子的在林衿手中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夏柳说:“几文钱一个。”
小摊贩老板搓着手:“三文钱一个。”
林衿和夏柳走到一处,往巷子里看去,却没有寻常人家这般的热闹。
“夏柳。这是为什么会这么冷清啊。”林衿不解的问。
夏柳拽着林衿:“嘘,小姐,在你小时候因为贪玩跑到了那个宅子里面,却被里面的人吓着了。体息了三天,才有了好转。”
从巷子里看去,里面的确黑黑的,与外面的灯火有些不同。
林衿思考片刻,从小摊贩中买了些吃食,拿了一个食盒。
她们对视一笑,壮着胆子走进了巷子,在一处大门前停了下来。
林衿扒着门缝往里面望去,有人。
夏柳有些害怕:“小姐,我在门外守着你。”
她轻轻地敲了敲门。
“谁?”陆绵警惕了起来。
她把门关上,走了进来。
林衿似乎并不害怕眼前的人,并未搭理他。
“你是谁,来这里干什么。”陆绵坐在台阶上带有疑惑的眼神看着她。
林衿无所谓道,“随便走走,就进来了。”
陆绵的那双眼睛死死的盯着她看着她:“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林衿把它放在地上:“食盒。”
“你为什么带这个。”陆绵不解。
林衿把食盒放在台阶上,退了几步。
陆绵这才把食盒拿过来,里面有一盘肉和白菜,还有一个馍,陆绵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知为何,吃得很香。
“你一个人住吗?”林衿观察四周,和小时候看到的差不多,只有井前的一棵枯树长大了些。
“嗯。”陆绵含糊不清的答。
林衿对他说:“时间不早了我要走了。”
林衿走了,院子里恢复了平静,他把盒子轻轻盖上,回了屋。
林衿拉着夏柳又逛了一圈才回到家:“我们回来了。”
林若暮宠溺的看着她,林衿笑了笑,之后她们便进了屋,夏柳在给林衿拆头上的配饰,随后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