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08 ...
-
我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先生遮掩在毛毯下的腿,心中了然。
“老毛病啦,一到冬天就发疼。”先生手握成拳朝右腿关节习惯性地捶打几下,空出的手则拽过个中等大小的纸箱,推到我面前来。
大致浏览,装的全是远渡重洋的信件,和数只老式笔记本。
看得出主人家的用心,它们无不是按照日期年月一一堆放。
对面的先生用了口茶,此间的我拿取几封,细细翻阅。
#1942年5月18日
山,
展信安。
你定要说我古板,但我不在身边,你的境况我不晓得,望你一切平安。你的来信我已收到,送信的伙计掏出厚厚一叠,我内心万分喜悦,回去后抱着信封闻了又闻。同寝的英国人说我像狗(他当然是好心的),我也认了,我只想嗅出你的味道。听你说昆明的雨季又要到来,我很怀念我们一起吃菌子的时候,定要记得把我的那份也吃回来。近来潮湿,床上多臭虫,你虽不怕了,也要常清理。莫挂念我,除了吃食不大习惯,我万事都好。想必等你看到这封信,也已快要毕业了,今后有何打算么?是继续留在昆明,还是回老家去?我想你肯定要回去照顾伯母,如是这样,请代我问好。若另有计划,也请来信告我。想你。
贺
下午八点半
#1942年8月19日
山,
提前祝你和伯母中秋节快乐,希望这次的信件可以准时到达你那。你来信说家乡的云龙山郁郁葱葱,整日都可听到小孩子的欢声笑语。等我回来,去徐州寻你。勿念,记吃月饼。
贺
#1943年1月5日
蝴蝶,
再过几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挂灯笼了罢。这还是我即将在美国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他们没有这一说),同舍的人都过圣诞,虽邀请我,可始终觉得少了些什么。不过,互换礼物的环节确实很特别,我收到了一支钢笔、一份饼干、一张手绘贺卡还有一只1000ml的量筒。我告诉与你,你不要偷偷吃味。临近除夕,我会和同院的华裔们一起去往附近的唐人街吃饺子,我有着落,你一定安心。附上给你和伯母的礼物。
想你的贺
午时饭毕
#1945年5月28日
关山,
展信佳。
你来信说已回昆明教书,是因为得了吴宓先生的推荐。究其战情,我内心一万个不愿意你去,但又知你是多不听劝的人,我同你分隔两地,不能看你、顾你,你又是个顶尖聪明的人物,只能我来拜托你万事以安全为先。我虽担忧,但亦为你感到骄傲。
信封里夹着的凤凰花瓣完好无损,难为你费心。一年花开两季,一季新生来,一季老生走,既代表思念,也代表离别。我不喜欢后者的寓意,便全当你是想我。怪我口舌愚笨,总不那么浪漫。现携一瓣鸢尾赠你,它的英文名字叫爱丽丝。你比我懂花,一定知道它的花语。
我在美国,晓看天色暮看云。
贺天
#1945年9月2日
山,
日本人投降,内心激动不言而喻。叹□□二次发动兵变,刚解外患、又添内忧,美国政府现下对华人回国看管很严,我的归程目前来看是遥遥无期了。更令我挂念的是你,我已数月未曾收到你的来信,或许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待你看到,速告近况。顺颂时祺!
天
信纸自指尖舒展,海水的气息扑面而来,卷起流转于写信人与读信人灯光底的笑与泪。
还有很多,我未能尽数看完。
它们被保存得委实很好,除却泛黄和些许皱褶,再没有任何磨损。
我不知先生当时拆取信件作何感受,只知联大之后,又是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