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傍晚时分,罗珏和应洲去到大院,李侍郎和应爷爷正在院里下棋,李侍郎手边还放了一把辣椒。
罗珏心里已经做好建设,看见辣椒只当没看见。
倒是李侍郎把他叫到身边,拿着辣椒说道,“我还在想周家小子什么时候有那么大的本事,凭着这个新鲜物件成了京里的红人,赚得盆满钵满,原来这背后的高人竟是你。”
罗珏回话的时候已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李大人过誉了,我只是一介山野村夫,无意中发现了这东西,换点钱有口饭吃而已。”
李侍郎笑而不语,隔了一会儿又问,“我听说安城还有个新鲜物件,叫田螺鸭脚煲,也是你想出来的,不知道我今天有没有那个口福?”
“没有。”
李侍郎下棋的手顿了一下,吃惊地望向罗珏。
罗珏解释道,“实在是今天天色已晚,且不说要准备其他东西,光田螺吐沙就得一晚。”
“哦,这样啊,”李侍郎继续下棋,“那就明天吧。”
“好。”
“你怎么不问问我辣椒的事,你不怕我回京了把你这辣椒说出去?”
“怕,也不怕。”
“怎么说?”
“怕麻烦,若这麻烦免不了,也没什么好怕的。”
“成,”李侍郎哈哈一笑,“咱俩谈个交易,这些日子你换着花样给我做带辣椒的吃食,每天不能重样,到我回京了就继续帮你守着这个秘密可好?”
罗珏摇摇头,“您不说,您的随从可能会说,还有那些兵将,也有可能会说出来。”
“我的随从听我的,那些兵将纪律严明,没有我的允许,只会待在府城,自然也就发现不了你这辣椒地。”
“那成吧,”罗珏应下,他并不是十分相信李侍郎,毕竟从接触过。但这么大的官,哄开心了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李侍郎在应家住着,每天早起去田里散散步,和人聊聊天,回家了好吃的已经备好了,下午和应爷爷去钓钓鱼,下下棋,十分的悠闲自在。
何知府偶尔露个面,看李侍郎懒怠搭理他,待一会儿就要走。
“等等。”
这回何知府突然被李大人叫住,心里有些忐忑,“李大人,有事您吩咐。”
“府衙的地拨出一百亩给应洲,让他专门用做育种田。”
“是,李大人。”
“去吧!”
这边稻谷是一年一季,到明年播种还有半年的时间,足够应洲安排人手了。
之后李侍郎便安心在应家待着,他不说回京,也没人敢催他。
这期间,罗珏做了各种各样的吃食,除了田螺鸭脚煲,还有烤鸡架、炸鸡、锅巴土豆、铁板豆腐、麻辣烫、酸辣粉、辣椒酥、辣椒酿肉、小炒五花肉等,他有意在京城开一个美食街,正好让李侍郎先尝尝菜。
李侍郎原本就被辣椒养刁了胃口,无辣不欢,偏偏在京城辣椒贵的不行,还不能时时吃到,因此更加乐不思蜀了。
罗珏又是个用心的,怕李侍郎辣椒吃多了上火、肠胃不舒服,还配了凉茶煮给他喝。
平日里李侍郎随意不拘礼,穿着便服就像邻家老爷爷一样,和应家人相处的都很愉快。
转眼就快一个月了,京城来了信催促,李侍郎再不舍,只得收拾收拾准备动身返京了。临走时,不客气地叫罗珏给他装了好些辣椒酱和干辣椒。
终于送走李侍郎,应家人和罗珏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能随意自在一些。李侍郎再随和,毕竟隔着身份。
晚上,罗珏特意做了一道麻麻辣辣的口水鸡庆祝。
只是第二日上午,丰年突然慌里慌张的来通报,“少爷,不好了,碾米机被李侍郎发现了。”
“什么!”应洲大惊,“李侍郎不是走了吗?”
“就是说呀,”丰年哭丧着脸,“昨儿个咱们的人明明看着他们出了城,今日才敢把碾米机拉到河里试用,这才碾出米,李侍郎不知道怎么就出现了!”
“老狐狸!”此时应洲也忍不住吐槽了一声,赶去田里了。
田那边,李侍郎抓起一把白花花的大米,围着碾米机连连赞叹,“哎呀呀,这可真是个好东西,老夫果真不虚此行!”
看见应洲过去,李侍郎先发制人,“应洲好小子,果真是年轻有为。这碾米机真好,水力代替了人力,替老百姓省了多少的事!老夫知道你是个心怀百姓的人,这东西造出来你必定不会像那些奸商一样一味牟利,对吧?”
应洲咬牙道,“对!”
“好,我先替老百姓谢谢你了,回京了我一定向圣上禀明,为你记上一功!”
“那我就先谢过李大人了。”
“不碍的,老夫只是举手之劳。”
“只是李大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应洲指指一旁的工匠,“我怎么都好说,只是这东西是这几名工匠废寝忘食、费劲一年的心血研究出来的,总不能叫他们白费了心思。”
李大人点点头,示意随从拿出银票,赏了每名工匠各两百两。工匠也在应洲的示意下,把图纸交上去了。
李大人解下身上的玉佩给了应洲,“你的情老夫记下了,你的功老夫也一定会如实禀明圣上,如若你你日后上京,凭着这块玉佩随时随地都能来见老夫。”
应洲双手接下玉佩,道了谢。
“老夫还要赶路,就不多逗留了。”说着,李侍郎招呼着官兵将碾米机拆开,拉着走了。
待李侍郎走远,应洲将几名工匠叫到一处,将李侍郎给的京中的银票换成了当地的银票,又给了他们这几个月的工钱,交代道,“皇上要走的东西,咱们就是死了也不能对外透漏一个字,明白吗?”
“东家放心,我们明的。”
两百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能安安稳稳过十年的日子。应洲给的工钱也丰厚,几个月抵得上他们铺子一年的收成了,他们也不傻,自当守口如瓶。
工匠走后,应洲坐在空荡荡的工作间里,长叹了一口气,许久才回家。
半路碰上来找他的罗珏,他走过去拉着罗珏的手,说道,“还想要分你钱的,现下也分不成了。”
“没事,咱不缺那点钱,”回到家,罗珏把钱匣子拿出来,“你瞧,咱可多钱了,你说够不够把祖宅买回来?”
“你果然明白我再想什么?”应洲紧紧抱住了罗珏。
应家祖宅别人住着,一直是应家人的心病。应洲卖谷种虽也赚了不少钱,但要应付家里的开支,还要支撑应父和应二叔开荒、建造庄园,手里所剩不多。
应沅、应渝和应溪也会往家里交钱,但加起来要买回祖宅还得好长一段时间。应洲研究碾米机是想高价卖给米商的,如今这想法也落空了。
罗珏拿出银票数了一遍,“应该够了吧?”
应洲帮他把钱放回去,“罢了,且再等等吧!”
“宜早不宜晚,早买回来也早了却一桩心事。”
“是这样没错,但你还想建美食街,也得不少钱呢!”应洲揉揉罗珏的头,“回头应深当了官,叫他买去,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到时他赚钱比咱容易多了。”
罗珏无语,“你弟弟知道你这么想吗?”
“管他呢,实在不行等他中了举,咱挑一家富的流油的,叫他入赘去,”应洲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胡说八道。”
买回祖宅的事暂时搁置下,不过罗珏还是将钱匣子里的钱分成两份,一份自己用,一份攒着以备不时之需。
罗珏有建美食街的想法,也是因为现在辣椒产量慢慢上来了,对京城显贵之中已经不算稀罕物。是时候多想些花样,进一步扩大辣椒的覆盖人群了。
罗珏邀了周骁和罗珏过来,把给李侍郎做过的吃食又做了一遍,叫他们尝过后问他们的意见。
周骁想都没想,便应下来了,“这法子当然好,不过你舍得去京城吗?”
罗珏摇摇头,“不想,不若你找了人来学?”
周骁失笑,“这么多吃食,你一时半会儿也教不完,叫了人来家里肯定是乱糟糟的。而且既然做生意,出去看看总没有坏处,正好也趁这个机会让你家里那几个小的历练历练。”
那几个小的说的自然就是应沅、应溪和应渝了。
听到这话,罗珏便迟疑了。
周骁继续加码,“再说美食街建成后,你不想看看什么样子吗?这可是咱第一条美食街。”
应洲便替罗珏做了决定,“去吧!四喜、五福都可用了,家里你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成,那我们一起去。”罗珏看向应洲,他自己原来为了打比赛四处奔波,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对去外地有本能的抗拒。
应洲温柔笑笑,“好,我陪你一起。”
“这感情好,”周骁拉着李澜请起身告辞,“你们抓紧收拾安排,咱们赶早不赶晚,五天后出发,如何?”
“好,就这么说。”
把这事同应爷爷应父他们讲过后,应洲和罗珏便府城去同应沅、应溪、应渝商议了。安城两家店,成泽看一家,另一家还得留个人,三人中之能去两个。
三人商定一番,最终让应渝留下,应沅和应溪同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