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中,有些是来源于他人口述,所以出现了很多混乱。
其次,《史记》为司马迁单独书写,有部分个人色彩,东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指出,司马迁有三个方面的失误:“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在《史记》成书,也就是西汉时期,它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这个词搜索一下,直接是称呼《史记》和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
李广征战的功绩,我是按照《史记》记载写的,他真的没有一直在迷路。
关于李广的能力与不足,在十八章有更详细的评价,这里只是单论战争失利。
汉武帝气到极致的状态下说永不禁用很正常,帝王并不是金口开了绝不反悔,后面还会启用做太守守城,只是不参与出征了。
佞幸列传其翻译全文和文言文版如下,大家自己判断吧。
俗话说“:努力种田,不如遇到丰年。
好好为官,不如碰到赏识自己的君王。”这不是空话,不仅女子用美色谄媚取宠,就是士人与宦者亦有这种情况。
从前以美色取得宠幸的人很多。
到汉朝建国时,高祖为人极暴猛刚直,但却有籍孺以谄媚得宠,孝惠帝时有个闳孺也是这样。
这两个人并无才能,只是靠婉顺谄媚得到了宠爱显贵,同皇上同起共卧,公卿大臣都得通过他们才能向皇上沟通自己的说词。
故惠帝时,郎官和侍中都戴着用禗义鸟鸟毛装饰的帽子,系着饰有贝壳的衣带,涂脂抹粉,这是受了闳孺和籍孺之流影响的结果。
后来闳孺和籍孺都把家搬到了安陵。
汉文帝时的宫中宠臣,士人有邓通,宦官有赵同、北宫伯子。
北宫伯子因为是仁慈的长者而受宠幸;赵同因善观察星象和望气而受到宠幸,常常做文帝的陪乘;邓通没有技能。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因善于划船当了黄头郎。
汉文帝做梦想升天,不能上,有个黄头郎从他的背后推着他上了天,他回头看见那人衣衫的横腰部分,衣带在背后打了结。
梦醒后,文帝前往渐台,按梦中所见暗自寻找推他上天的黄头郎。
果然看到邓通的衣带后打了结,正是梦见的人。
文帝召他来询问他的姓名,他姓邓名通,文帝喜欢他,一天比一天更加宠爱和尊重他。
邓通老实谨慎,不喜欢与外人交往,虽然皇帝给予他休史记假的恩赐,但他不想外出。
这时皇帝赏赐他十多次,总共上亿的金钱,官职升到上大夫。
文帝常常到邓通家玩耍。
邓通没有别的才能,不能举荐贤士,只是自己谨慎处事谄媚皇上而已。
一次,皇上让善相面者给邓通相面,那人相面后说:“邓通当贫饿而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人就是我,怎能说他会贫困呢?”于是文帝把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邓通,并给他铸钱的特权,从此“邓氏钱”流通全国,他的富有达到这种程度。
文帝曾得痛疽病,邓通常为文帝吮吸脓血。
文帝心中郁闷,从容地问邓通说“:天下谁最爱我呢?”邓通说“:没有谁比得上太子。”太子前来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让他吮吸脓血,太子虽然吮吸了脓血,可脸上却显出很为难的样子。
过后太子听说邓通常为文帝吮吸脓血,心中惭愧,也因此而怨恨邓通。
等到文帝死后,汉景帝即位,邓通被免职,在家闲居。
过了不久,有人告发邓通偷盗了境外的铸钱。
景帝把这事交给法官处理,结果确有此事,于是就结案,把邓通家的钱财全部没收充公,还欠好几亿钱,长公主刘嫖赏赐邓通钱财,官吏就马上没收顶债,连一只簪子也不让邓通戴在头上。
于是长公主就命令手下的人只供给邓通衣服食物。
竟使他不能占有一个钱,寄食在别人家里,直到死去。
孝景帝时,宫中没有受宠的臣子,但只有郎中令周仁,他受宠爱超过一般人,然而仍不深厚。
当今天子汉武帝宫中受宠的臣子,士人则有韩王的孙子韩嫣,宦官有李延年。
韩嫣是弓高侯韩颓当的庶孙。
当今皇上做胶东王时,韩嫣同皇上一同学书法而互相友爱。
等到皇上当了太子时,越发亲近韩嫣。
嫣善于骑马射箭,善于谄媚。
皇上即位,想讨伐匈奴,韩嫣就首先练习匈奴的兵器,因为这个原因,他越显尊贵,官职升为上大夫,皇上的赏赐相当于邓通。
韩嫣常与皇上同睡同起。
一次,江都王进京朝见武帝,皇帝有令,他可随皇帝到上林苑打猎。
皇上的车驾因清道的关系还未出发,就先派韩嫣乘坐副车,后面跟随着上百个骑兵,狂奔向前,去观察兽类的情况。
江都王远远望见。
以为是皇上前来,便让随从者回避起来,自己趴伏在路旁拜见。
韩嫣却行马急驰而过,不见江都王。
韩嫣过去后,江都王感到愤怒,就向皇太后哭诉说:“请允许我把封国归还朝廷,回皇宫当个值宿警卫。
和韩嫣一样。”太后由此怀恨韩嫣。
韩嫣侍奉皇上,出入永巷不受禁止,他的奸情终于被太后知道。
皇太后大怒,派使者命令韩嫣自杀。
武帝替他向太后谢罪,终未被接受,韩嫣就自杀了。
案道侯韩说是他的弟弟,也因谄媚而得宠爱。
李延年是中山国的人,他父母和他以及兄弟姐妹们,原都是歌舞伎。
李延年因犯法受宫刑,然后到狗监任职。
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向武帝说起李延年妹妹善长舞蹈的事,武帝见到李延年的妹妹,心里很喜欢她。
遂召入宫,李延年亦进宫显贵起来。
李延年善于唱歌,创作了新歌曲,这时皇上正修造天地庙,想创作歌词配乐演唱。
李延年善于迎合皇上的心意办事,配合乐曲唱了新作的歌词。
他妹妹也得到武帝的宠幸,生了男孩。
李延年佩二千石官职的印章,称作“协声律”。
他同皇上同卧同起,非常显贵受宠,和韩嫣所受宠幸一样。
过了很长时间,李延年渐渐和宫女有□□行为,出入宫廷骄傲放纵。
待到他妹妹李夫人死后,皇帝对他的宠爱淡漠了,于是李延年及其兄弟们被拘捕而杀死。
从此以后,宫内被宠幸的臣子,大都是外戚之家,但是这些人都不值得一谈。
至于卫青、霍去病也因是外戚的关系而得到宠信与显贵,但他们都能凭自己的才能得以上进。
太史公说:帝王宠爱和憎恶的时运太可感慨了!从弥子瑕的经历完全可以看到后代佞幸之人的结局啊。
哪怕是百代以后,也是可以知道的。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璘,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两人徙家安陵。
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北宫伯子以爱人长者;而赵同以星气幸,常为文帝参乘;邓通无伎能。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後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後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後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於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於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於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孝景帝时,中无宠臣,然独郎中令周文仁,仁宠最过庸,乃不甚笃。
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王孙嫣,宦者则李延年。嫣者,弓高侯孽孙也。今上为胶东王时,嫣与上学书相爱。及上为太子,愈益亲嫣。嫣善骑射,善佞。上即位,欲事伐匈奴,而嫣先习胡兵,以故益尊贵,官至上大夫,赏赐拟於邓通。时嫣常与上卧起。江都王入朝,有诏得从入猎上林中。天子车驾跸道未行,而先使嫣乘副车,从数十百骑,骛驰视兽。江都王望见,以为天子,辟从者,伏谒道傍。嫣驱不见。既过,江都王怒,为皇太后泣曰:“请得归国入宿卫,比韩嫣。”太后由此嗛嫣。嫣侍上,出入永巷不禁,以奸闻皇太后。皇太后怒,使使赐嫣死。上为谢,终不能得,嫣遂死。而案道侯韩说,其弟也,亦佞幸。
李延年,中山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及女,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给事狗中。而平阳公主言延年女弟善舞,上见,心说之,及入永巷,而召贵延年。延年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之。延年善承意,弦次初诗。其女弟亦幸,有子男。延年佩二千石印,号协声律。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也。久之,浸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後,爱弛,则禽诛延年昆弟也。
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太史公曰:甚哉爱憎之时!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後人佞幸矣。虽百世可知也。
传称令色,诗刺巧言。冠璘入侍,傅粉承恩。黄头赐蜀,宦者同轩。新声都尉,挟弹王孙。泣鱼窃驾,著自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