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心迹 ...
-
小组讨论的日子还是如约来了。
林栀子抱着笔记本和参考资料,站在空教室门口,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推门进去。
沈倦已经先到了,他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摊着电脑,屏幕的光映着他没什么表情的脸。
听到开门声,他抬眼望过来。
目光相触的瞬间,林栀子下意识地想移开视线,但这次她强迫自己迎了上去,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走到他对面坐下。
“开始吧。”沈倦开口,声音是一贯的平静,仿佛之前几天那些微妙的试探和沉默从未存在过。
林栀子也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投入到期末作业中。
他们选定的电影是《情书》,需要分析其中的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讨论起初进行得有些拘谨,但很快,两人在专业上的默契便显现出来。
“我觉得这里,渡边博子对着雪山喊‘你好吗’的镜头,光影的运用非常巧妙……”林栀子翻着分镜草图,认真地说。
沈倦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嗯,逆光勾勒出她的轮廓,显得格外孤独和执念。可以用蒙太奇手法,将这一幕与女藤井树在图书馆回忆的片段交叉剪辑。”
“对!这样对比会更鲜明!”林栀子眼睛一亮,立刻在笔记本上补充,“冰冷的雪山与温暖的回忆交错,更能体现生死相隔与未竟情感的张力。”
她抬起头,发现沈倦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赞许。那种专注的神情,让她不由得想起海边他缓缓靠近时的样子,脸颊微微发热。
“怎么了?”她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脸。
“没什么,”沈倦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只是觉得,你分析的时候,好像在发光。”
明明是一句语气平淡的陈述,却让林栀子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低下头,假装整理笔记,不敢再看他。
讨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大纲和分镜基本确定。当最后一个要点被记录下来后,教室陷入了一种任务完成后的短暂寂静。
夕阳西斜,橘色的暖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桌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林栀子收拾着东西,心里有些莫名的怅然。作业完成了,意味着他们之间这个“正当”的、可以频繁接触的理由也消失了。
“出去透透气?”沈倦突然合上电脑,看向她。
“啊?”林栀子一愣。
“这里面有点闷。”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顶楼天台应该开着。”
她还没来得及回应,沈倦已经拿起外套朝门口走去,仿佛笃定她会跟上。犹豫了几秒,林栀子还是站了起来,跟在他身后。
通往天台的楼梯间很安静,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回响。
沈倦推开那扇厚重的铁门,傍晚微凉的风瞬间涌入,吹动了林栀子的长发。
南城大学的天台很宽敞,视野极好。
夕阳正在下沉,将远处的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层叠的云朵边缘镶嵌着金边。整个校园都笼罩在这片温柔的光晕里。
两人靠在栏杆边,沉默地看着日落。这几日横亘在之间的微妙张力,在这开阔的空间里,似乎被风吹散了一些。
“你好像,”沈倦突然开口,声音在风里显得有些低沉,“总是独来独往。”
林栀子握紧栏杆的手微微用力。这是他一直注意到的吗?
“习惯了。”她轻声说,目光依然望着远方,“小时候……爸妈分开后,我就习惯了。”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对外人提起家里的事。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有些惊讶。也许是这夕阳太温柔,也许是海边的未完成之吻让彼此靠近了一点,也许是这几日的沉默积蓄了太多需要打破的东西。
沈倦侧过头看她,没有打断。
“我妈后来再婚了,有了新的家庭。”林栀子继续说着,声音很轻,像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他们很好,对我也很好。但……那里终究不是完全属于我的地方。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她说得平静,但沈倦能听出那平静之下,深藏的不安与疏离。
他想起捡到的那个素描本,里面无数张他的画像,却也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像是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在观察世界。
“所以,你把自己藏起来。”他看着她的侧脸,看着她眼尾那颗浅褐色的泪痣,在夕阳下像一个温柔的印记,“藏在画室里,藏在素描本后,藏在人群之外。”
林栀子蓦地转头看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竟看得这样明白。
“这样比较安全,不是吗?”她扯出一个淡淡的、有些自嘲的笑,“不期待,就不会失望。不靠近,就不会失去。”
沈倦沉默了片刻,转回头望向即将沉没的夕阳。天边的橘红渐渐被墨蓝侵蚀,几颗早起的星星已经隐约可见。
“我以前养过一只猫。”他突然说起似乎不相干的事,“很小的时候,在我妈离开之前。是只流浪猫,很警惕,不让人靠近。我花了很长时间,每天给它送吃的,坐在远处陪着它,它才慢慢允许我摸它。”
林栀子安静地听着。
“后来我妈走了,家里吵得很厉害,没人管它。它也就跑了。”沈倦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再后来,我发现它死在院子后面的灌木丛里。可能是不小心吃了什么有毒的东西。”
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凉意。
“那时候我就想,如果一开始没有靠近它,没有让它习惯我的存在,依赖我的喂食,它也许还能保持着野性,能自己活下去。”他顿了顿,“有些东西,一旦习惯了,失去了会更难受。”
林栀子怔住了。
她从未想过,看似拥有一切、玩世不恭的沈倦,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种害怕习惯、害怕依赖、害怕失去的心情,她太熟悉了。
“所以……”她轻声问,“你也不喜欢靠近别人吗?”
沈倦转过头,深邃的目光锁住她:“不是不喜欢。”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是太清楚靠近后的风险。”夕阳的最后一道余晖映在他的眼底,像跳动的火焰。
两人对视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理解和共鸣。他们都看到了彼此坚硬外壳下的裂痕,看到了那之下相似的、柔软的内里。
“那天在海边……”林栀子鼓起勇气,提起了那个悬在两人之间的话题,“你……”
“我是想吻你。”沈倦直接接过了她的话,没有丝毫回避。
如此直白的承认,让林栀子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心跳如擂鼓。
“为什么……后来又……”她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
“陆星延来了是一个原因。”沈倦看着她,目光坦诚,“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你在发抖。”
林栀子蓦地睁大了眼睛。
“你闭着眼睛,睫毛抖得厉害,整个人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他缓缓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她从未听过的温柔,“我觉得,那样的情况下,不是一个好时机。”
他不是不想,而是在顾及她的感受。这个认知让林栀子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混杂着惊讶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我……”她张了张嘴,“你……”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林栀子,”沈倦叫她的名字,第一次如此正式,却又带着说不出的缱绻,“我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但对于你,我想慢一点。”
他想靠近,却又怕惊跑这只如同他记忆中那只小猫一样警惕而敏感的少女。所以他选择在还笔时沉默,选择在课堂上保持距离,选择在此刻,在这个只有风和夕阳的天台上,坦诚他的心迹。
晚风拂过,吹乱了林栀子的长发。
她没有回答,只是感觉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似乎松动了一些。内心深处那个坚固的、保护着自己的小世界,仿佛照进了一束温暖的光。
她转过头,望向已经完全沉入墨蓝夜色中的天际,第一颗星星正清晰地闪烁着。
“看,星星出来了。”她轻声说。
沈倦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嗯了一声。
两人就这样并肩站在天台上,看着夜幕降临,星光渐亮。
之前那未完成的吻,那份心照不宣的默契,似乎在这一刻,化作了一种更深沉、更安定的东西——一种彼此窥见对方真实伤痕后的懂得。
“回去吧,天黑了。”许久,沈倦开口道。
林栀子点点头。
走下天台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沈倦发来的新闻分享。
「南城后天有初雪预报。」
林栀子看着那行醒目的标题,脚步微微一顿。走在前面的沈倦没有回头,但他的背影在昏暗的楼梯间里,似乎带着某种笃定的期待。
她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握紧,嘴角在无人看见的黑暗中,轻轻扬起了一个微小的弧度。
心底有个声音在悄悄地说:或许,尝试靠近一次,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