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皇帝 ...

  •   绥和二年二月,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天上突现异象,荧惑星滞留于心宿内(即荧惑守心)。由于荧惑主死丧、主忧患,而心宿代表皇帝,此象被认为是大凶之兆,预示皇帝将有不测。此天象极其罕见,但每出必有动摇国本的大灾。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流言四起。皇帝刘骜极恐,四处寻求破解之法。
      此时,有一善天文星历的郎官贲丽进言,称大臣应对此事担责。于是皇帝召见丞相翟方进,暗示他以命顶灾。翟方进归家后,皇帝又赐信于他,历数其任丞相十年间理政之过,对其严加斥责,并要求其自己反思。同时派尚书令赐下好酒十石,牛一只,暗示其吃饱了赶紧上黄泉路。
      翟方进此时方知自己死不可免,于是便于当日自杀身死。皇帝将赐信之事秘之不宣,对丞相的忠心极尽哀荣。先是遣九卿赠翟方进高陵侯印绥,又赐车辆棺木,在少府内张设供具,屋柱门槛皆裹白布。皇帝多次亲往吊唁,礼赐亦与其他丞相旧例有别。又赐翟方进谥号为恭侯,由其长子翟方宣承其职位。
      尽管使用了禳移之法,又将丞相推出做了替罪羔羊,但似乎一条人命的献祭仍无法扭转上天既定的命数,皇帝身体仍是一天天坏了下去。
      刘欣自就太子位以来,就以人子之礼侍奉皇伯父刘骜。每日晨昏定省,几无中断。
      而荧惑守心之事发生后,其侍奉较以往更为殷勤。
      这日日出四刻刚过,刘欣又照例来到未央宫晨起问安。宫门外值守的宦官见到他来后,立即入内通禀。不久,宦官出来,告知圣上请他入内。
      未央宫内,阙楼高耸入云,回廊转阁,不知几许,桂殿兰宫,华彩非常。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裛以藻绣,络以纶连。随侯明月,错落其间。金釭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玄墀扣砌,玉阶彤庭,碝磩彩致,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
      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雕玉瑱以居楹,裁金壁以饰珰。发五色之渥彩,光焰朗以景彰。
      这般恢弘壮观的气象,远非那太子宫或定陶王宫可比。
      未央宫内殿阁众多,有宣德、清凉、温室、宣室、承明、高门、金华、玉堂、白虎、麒麟等,一重接着一重,令人眼花缭乱。宦官在前引路,刘欣紧随其后,一路穿花拂柳,趋阁过廊,终于来到皇帝刘骜所居住的温室殿。
      殿顶下吊着承尘,上面装饰着白玉和丝绳所制的壁霎。
      许是刘骜身体不好不能见风,殿阁的四周都围着重重曳地的鸿羽帐幔,将殿中围了个密密匝匝,也将日光都严严实实地挡在了殿门之外。此时正值朝暝初升、东方既白,但殿阁内却看不到一点阳光,仍是黑黢黢的一片,仿佛这是不见天日的阴曹地府。
      殿阁内以椒涂壁,被以文绣,香桂为柱,火齐珠饰的屏风光彩耀眼,地上铺着厚厚的毛织地毯。殿中四周摆放着一圈青铜宫灯,有鎏金铜牛灯、凤鸟灯、朱雀灯、雁鱼灯。这些灯皆是制作精巧,造型优美。同时,为防灯烟逸出,搞得殿内烟熏火燎,这些灯全都设计为灯身中空,内置清水,以牛角、凤颈、雀喙、鱼身为烟道,将燃灯后产生的灯烟全部吸入灯身内,经清水过滤后逸出。因此殿内灯盏虽多,但却闻不到任何一点烟火气息。
      但此刻,这许多华美精巧的宫灯置于这暗无天日的殿阁内,却犹如磷火点点,透着鬼气森森。
      虽是初春光景,但春寒料峭。许是刘骜畏寒,殿内供着几个巨大的火盆,再加上四周被帐幔围得密不透风,殿内的空气又闷又热,让人极其不适。刘欣只在殿中站了一会,贴身的衣物便已被汗湿透。
      刘骜半躺半坐在殿阁中央的床上。即便整个大殿密不透风,又被炭火烘烤得如房卒地狱一般,但那刘骜似乎仍觉寒冷,卧床周围又放置了一架幄帐,更是将他整个人围得密密实实。
      刘骜看到刘欣来了,招招手唤他上前。刘欣趋前来至刘骜身边,恭谨地跪下问安。旁边一个侍奉的宦官取来一个锦垫,刘欣待刘骜准他起身后,方才起来,端坐于锦垫上。
      刘骜身体显然已衰败得不行,瘦皮枯骨,面色青灰,浑身上下不见一点血色。两只毫无生气的眼珠,镶篏在深深的眼窝内。眼睑下方一圈厚重的乌青,显示出这是一具纵欲过度的躯体。若不是还有断断续续的呼吸声,真让人怀疑这是一个已踏上黄泉路,等着喝孟婆汤的鬼魂。
      两人旁边的铜炉内,点着上好的熏香。袅袅白烟从炉中逸出,但却怎么也掩盖不住眼前这位皇帝身上将死的腐败尸气。
      这股令人恶心的气味逼得刘欣不得不调缓呼吸节奏,以减少气味的吸入。
      刘骜缓缓开口说道:“前几日天现异象,荧惑守心,朕这几日精神也一日不如一日,恐是大限不远矣。太子近日务必要跟着太傅勤加学习治国之策、执政之方,以备他日登临大统。”
      刘欣不知这话中几分是真心,几分是试探。
      想当初,他这位皇伯父立他为太子,也是情非得已。
      刘骜没有子嗣,而当时刘氏诸候王中,适合担当太子之位的只有中王山刘兴和自己。刘兴是元帝之子,刘骜异母弟弟。而自己是元帝之孙,刘骜的亲侄儿。
      元延四年,刘骜召自己和中山王刘兴一同入都朝见。自己入朝时带了太傅、国相、中尉陪同,中山王却只有太傅随同。刘骜问自己为何带太傅、国相、中尉一同入朝,自己因自小熟读经史法典,当时便应答道:“朝廷有令,诸候王入朝,其封国爵在二千石的官吏应一同前来。太傅、国相、中尉都是二千石,因此都同来。”刘骜又让自己背《诗》,自己不仅流畅背出,还能说明其义。而刘骜考问中山王只带太傅同来是依据哪条法令,中山王却无法答出。让他背《尚书》,又中途遗忘。之后赐宴,中山王贪吃,导致丑态百出。别人吃完了他还在饱胀,下席时,连袜带子也掉下来了。于是,刘骜认为中山王无能不堪大用,而自己有才学,便渐有立自己为太子之意。
      再加上祖母傅昭仪多以金帛珍宝贿赂刘骜最宠爱的赵昭仪和骠骑将军王根,而二人也想与自己交好以谋自身长远。于是二人在刘骜面前对自己多有夸赞,又以汉制是父死子继,如果兄终弟及就坏了规矩为由进行劝说,于是自己这皇伯父才最终将自己立为太子。
      但毕竟不是父子,自己这位皇伯父对自己怕是也没有几分真的亲情,立自己为太子不过是为情势所逼。
      更何况,自己曾听祖母说过,刘骜为元帝皇后王政君所生,但王政君不为元帝所喜,元帝最宠爱的是自己的祖母傅昭仪。甚至因此一度有想废了刘骜立自己父亲刘康为太子的想法。后因侍中史丹维护太子家,辅助有力,又加上宣帝特别喜欢刘骜,因此最终才没有废掉刘骜的太子之位。
      但夺嫡之恨有多不共戴天,只要看看吕后是如何对待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便可得知。
      幸好那王政君没有吕后的狠辣手段,而自己的祖母傅昭仪也不是那只懂唱歌跳舞、以色侍人,既无脑子又无根基的戚夫人。因此,才免了又一场人彘之祸。而自己的父亲也才得以平安长大,并生下自己。
      但自古以来,帝王之心本就深不可测。更何况,面对皇权帝位,就算是亲生父子兄弟尚可相残,弄得血雨腥风,更何况是自己这个差点害他被废太子之位,一度险些取他而代之之人的儿子?若说自己这位皇伯父对自己没有一点猜忌之心,是绝无可能的。
      刘欣想到这里,坦然应答道:“陛下不必忧心,荧惑守心异象皆因丞相翟方进无才无能、执政有失,导致天怒人怨而起。现翟方进自知有罪,自杀身死,此灾象已解。加之陛下仁厚,对翟方进及家人不仅不加处罚,反而赐爵赐赏,多加抚慰,可谓仁至义尽。上天有感陛下仁慈宽厚,必定会降福于陛下。微臣有幸继承先父守藩为诸侯王,才能德性都不堪为太子之位。陛下正值壮年,又圣德宽仁、敬承祖宗、 奉顺神祗,一定会多子多孙、福泽绵延。微臣只是暂居太子宫中,以儿子身份事奉陛下,待陛下有圣嗣后,微臣仍当回封国守藩。请陛下务必放宽心保重身体,多多绵延子嗣,承继大统。微臣愿日夜待奉床前,奉食奉药,直至陛下身体康健。”
      刘骜见刘欣态度谦卑诚恳,又兼应答有度,十分满意,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