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真的有过吗 ...
-
中秋十五,晚上的月亮真圆真亮。
经过半夜的畅谈,姑娘将公子带回了家。
“我等会把这屋收拾一下,你就在这住几天,等过几天,有去那儿的船,你就搭上走吧。”
姑娘和那位公子每天都在谈经论道,将自己从小如何如何,一天到晚是怎么过的。这种气味相投,经历相似,一瘸一傻……
“我从小便没父母,我的记忆里没有他们的影子,从我懂事起就在这了,家,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前几年还有个奶奶,不是亲的,然后……可他们都说这房子是我的,父母留下来的。经常会有人来帮我打点打点……我爱书……爱花……爱动物……可就是只有一个人,一个人,还是个废人,能动……就是不能跑……这腿……”姑娘的哭声使公子的脸上渐渐地失去了笑容。
“我在洛阳待了很久,那牡丹,人群,车马……游过,许多高山,五岳都去过,大江大河也都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都见过。一群人,穿着袍子,在祈祷,各种幡子在空中飘摇,剑光闪烁,极其震撼,是我平生所见最令人震惊的场面,一口大棺材……”
“在哪”
“夷陵。”
“哦那是终南掌教南易卿的葬礼。听说他六月六死的。”
“哦死”
“怎么”
“不太好听吧?”
“那什么好听”
……
日复一日,少年心慌意乱。
他想着的都是赴约。
“想起姑娘跟我说山如何壮,水,如何美,我去过的地方不多,但终是想去那‘三山’看看,姑娘可知道三山五岳的‘三山’在哪”
“你连这都不知道吗?难道还要我带你去看”
“姑娘若是有意,我也不会推辞的。”
“哼哼哼。”姑娘看着腿,低下了头。
“姑娘若是不方便,我可以背你,你为我指路就行。”
“很远的,你,背我我可没有路费啊。再说,这三山的说法还有很多,要和五岳拼在一起,那嘛……”
……
很快,二人踏上旅途。姑娘忘了雁吗?
奔跑的马车,甜美的歌谣,少年想的又是什么呢?
直到雁荡山上,那是夕阳,很美,少年看着旁边的瘸子,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不知道是要投胎还是要奔丧。
他趁着姑娘欣赏美景溜了!
一路上他都心不在焉,不知道被什么困惑着。
人们结伴上山游玩,一时间人头涌动,他人不知道去了哪,姑娘发现他不见了很慌很慌。眼泪就要流出来了。她抬头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飞过,飞去了山的那边,便跟了过去。
这时候会有大雁吗?十月这就有大雁了是啊,这是雁荡山。
雁在哪呢?在涌来的庞大人群面前姑娘只能无奈地靠边站
燕道洵……怎么人也不见了。
他是不是被人群冲散了,走丢了,我这个样子还没有人陪……
她搜索着,慢慢移步寻找着,左顾右盼。
突然看见一个手扶巨石的人,那背影,没错,就是他,他撇下姑娘玩石头他在干嘛,姑娘走近了瞧瞧。
“喂,别挖它!让它好好长着吧,你为什么跑这远”
“远吗我想挖了送你。”
“不用,我以为你……哼——”
“啊——哼哼——”
姑娘的哭声最烦了。
不知道雁现在在哪,姑娘心里很纠结,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这天是十月初十,很累的一天。
在家里,在那梧桐树下,两人已经很熟悉了,可是隔阂也更多了,少年郎无法理解姑娘的心。
她觉得她为了一人错过了与雁的相聚。
雁南归,北风吹。一整个秋天,都没有见到她的雁。
姑娘整日与燕洵公子聊花草树飞鸟走兽,山水画意,乐趣横生。
“这是什么,打下的大雁啊,公子没吃过吧?”镇长送来炖好的补品说道。
“啊?呕——”
“我不吃这个,你怎么非要给我送。”
“上次你不也吃了吗?”
“上次你说是乌鸡!”看来样子变了,他的三观也碎了一地。
“诶,公子怎么吐了”
……
冬天了,燕公子还没有走。
眼看着就要过元宵节了。
他们越来越生分了
元宵节那天晚上,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再好景,人没有心去看,也是无用的,就像淡淡的糖水,没味。
人,在二十出头都干些什么呢?
“人,很多人都只在乎功名利禄,升官发财是他们的梦想,钱是他们的爹娘,你也才二十出头,为什么就不知道去考个功名,将来也好有些作为,不是吗?”
“功名利禄只在人心,贪婪的欲望永无休止,我不觉得有什么用。”
……
相互了解的太多反而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