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母仪天下。

      扶伯忍不住地赞叹这红家长女的气度。虽是家道不济,却也自出落得雍容端庄。哪怕面对着繁杂的后宫杂事,也没有丝毫的不耐。而那人,也似平常一般立在她的身后,唇间留有温存的笑意,亮若秋水的眸子犹自闪烁着清光。

      果不出所料,那人极快地就被惜才的各部尚书看中。而那人却用一脸好脾气的笑容打发走了所有想要劝动他的人。每每这时,扶伯就会不自禁的想,这样也很好。起码,他的生命再不会被这人情凉薄执意带走。

      世情恶,人情薄…这样的聪明的逃避,又如何怪得了他?纵有不世出的奇才,也只有在退让中慢慢被辜负。

      可——

      皇陵上高耸的庙堂、曾经辉煌过的盛世,到最后竟也比不过看似卑微的土石。

      而那个帝王,也收敛了平常做派,拿着朱笔细细地批改起奏折,眉宇间自然流露出的气度,让扶伯也不禁感慨,——果然是先帝的子嗣。眼见此景,扶伯也蹑手轻轻合上了门,低声吩咐起宫人今天的膳食。

      扶伯的心里并不是没有侥幸——只愿这日子便这样长久的过下去罢。可心里总有个声音隐隐作响,似乎昭示着什么改变一般。

      上治八年十月初四,南夷匈奴同时起兵。
      上治八年十月初八,茶州破。
      上治八年十月二十五,红州内乱党起事,杀总兵,降匈奴。紫州危急。

      朝间已是乱作一片,就连一向逍遥的宵太师也皱起眉头,迟迟下不了决断。
      南夷过去虽势力衰微,近年却趁着彩云国国力衰微时积聚了不少兵马,——而匈奴,在十年前被逼退到天山百里之后,竟再次反扑。若先攻匈奴,南方十三郡被破也只是弹指之间,这十三郡一旦失守,则国之粮脉被断。紫州内存粮也只够维持日常之用不过三月。而如若将御前禁卫营调至桂林郡辅以守军压制南夷,又恐紫州失守,国将不国。
      百姓之间也早已惶惶然,一向被视为贵阳最后壁垒的红州已破,匈奴的到来便也只在几日之间。朝廷更是混乱非常,有的大臣私下里商议起了割茶州十二座城,向匈奴上岁币以求自保。
      而处在这漩涡中的那个帝王——竟保持了沉默。奏折仍旧按时递出养心殿,战报进了养心殿却不见朱笔批示……大臣间的猜测早已纷纷,那些平日里嚼烂舌头的文官,早早的叫着国之将亡。
      这可如何是好?就算时时在御座之旁的扶伯,也猜不透那帝王深锁的眉宇之间,到底藏着些什么心事。
      而这时那新立的皇后,竟打破了后妃不得干政的祖传规矩,在朝堂上怒斥各路早软了骨头的文官。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诸位大人怕早就忘了这句话了吧?我倒想问一句…现在有几位大人没有嘱咐家眷收拾细软的?”
      平时温婉的声音此时带上了几分冷然,倒也有几分金戈铁马的味道。
      ——“臣妾死且不辞,只求陛下保的国泰民安。红家自当倾力所出所有,助陛下平定天下。”
      着华服的女子双膝跪地,目光里满是坚定,“年前的动乱…秀丽已经见过太多生离死别,陛下恐不知,百姓的眼泪,怕是可以装满数个太液池。臣妾愚钝,没法知晓陛下心意,一国之君,当一国之事,护一国之民。先王马上安天下,臣妾窃以为陛下也自当马下治天下。”
      扶伯心里只是诧然一惊,原以为这后宫新主不过是个养在深闺的娇气小姐,却不曾料到她竟有这样的胆!他窃窃地看向御座上的那人,却见那人的唇角渐渐有了愉悦的弧度,而后那人开口,声音朗朗的,“皇后此言自不是戏说,朕这御座也自不是胡乱就能稳得住的——”,平天冠上厚重的毓让他看不真切那帝王的脸,却莫名安心了下来。
      “御前羽林军、御前禁卫营以十万兵力出,调蓝州守军精骑一万,并黄州守军精兵一万,御驾亲征。此后若有胆敢当众议贡岁币以苟安者,杖责五十,削爵一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