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尤旦暮——神武衣冠终成风 ...
-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尤旦暮——神武衣冠终成风
以蜗牛的速度读完了这本《狐魅天下之神武衣冠》,还是只能叹一口气而已。终究害怕读完后再不能回头,便宁愿不读,宁愿故事永远不要发生。那么小辞就依旧只是国舅爷和万窍斋主人,池云依旧可以白衣弱冠、风流倜傥,阿眼依旧可以黑衣琵琶、笑傲天下,什么都没有发生的话,多好!
《狐魅天下》的宣传语里有一句——比《香初上舞》更深刻的人性。起初颇不以为然,心里嗤笑,不过是噱头而已。看过《香初上舞》之人,无不喜欢圣香,也心疼圣香,转而想到圣香大少爷行走江湖时,带了几大箱子的东西,大概不只是为了好玩,也或许只是知道此去经年,再无法回头,多带些旧时玩意,会离家更近一些吧。他毕竟也是孩子,有想要逃避的时候。然后心里想,《狐魅天下》还能怎样?不过是藤另一段故事而已,真的能比《香初上舞》更深刻?其实是带着疑问看的。
我这人有个毛病,人家越是说好的东西,越是觉得它不怎么样,所以一开始真是既不怎么喜欢小辞,也不怎么喜欢阿眼,最喜欢的当属单纯率直的池云。可是真是犯了低级的错误,忘了藤不仅会编好看的故事,写出来的文字也是灵动鲜活的,不怕打动不了每一个读者。所以,自然地,被吸引,陷进去,甘之如饴。
唐俪辞。当在猫芽峰上他和阿眼对话那段,得知他们是穿越到大宋时,我真的差点喷出来。当然,同样是穿越,藤的文好看太多,穿越只是手段,文是否好看自然还在作者功力。小辞,从来就是个任性的孩子,但其实,任性也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所有人看见他、爱他、宠着他、护着他,仅此而已。目的达不到,便变换了心境,用上了非常手段,可是人总要长大。他一心一意要做个好人时,那个对他说要他做好人的人却被人利用,成了天下人人皆惧的大魔头。这对小辞来说,真是个天大的笑话,所以他费尽心机也要他回来。其实,我也很想问一句,小辞的极限究竟到底在哪里?他还要被人逼到何地呢?带着方周的心脏,他还要背负多久才算到头呢?
柳眼。他其实是个不可能被人恨的人。他学着冷面冷心,学着疾言厉色,学着害人,学着不动心,但最终还是失败。可能到如今,他亦然不知是否恨着唐俪辞。而此刻,为玉团儿制药,交方平斋音杀,大概可说是阿眼最平淡的生活吧。阿眼这孩子,其实也没有长大,他是逼着自己长大,而看着唐俪辞任性胡闹,为他收拾残局,只因小辞是个更加不想长大的孩子。而他自己,其实也是很想任性胡闹一次的吧?阿眼,是否一眼望尽天下?是否一眼倾倒众生?又是否一眼就已恨遍天下?
宛郁月旦。儿子评价阿宛那么长长的一篇(《谁人复蓝衣》),所以阿宛这孩子,不是短短几字可以说明的。《狐魅天下》里的阿宛与如今的我是一般年纪,那个十八岁时笑容温婉的孩子如今依然笑着,但那年那日的胡闹的日子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阿宛养了只兔子,但他的兔子不吃肉,他的兔子怕猫怕得要死,就像那人了无踪迹一般,那只兔子也不再是相府花园里那叫做小灰的一只。阿宛终究还是想念那段岁月的,想念那个唯一可以叫做知己的人。于圣香来说,他可以成为很多人的知己,可以是很多人的朋友。但于阿宛,圣香是唯一的吧。也正因如此,阿宛,格外孤单寂寞到再没有爱了吧。
“我日算千万计,却算不过天机。”这句歌词,不知为何,印象最深。这是在说谁?小辞?阿眼?阿宛?还是圣香?抑或是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很多年后,我们老去在平凡的岁月里,消磨了棱角与青春时,再捧起《狐魅天下》给子孙讲吧。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做江湖,江湖上有一群人,他们……依旧鲜活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