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在京市,学校附近卖,和老家的选择就截然不同,这里卖便宜水果不好赚,反而是十五块左右的像樱桃草莓山竹等水果很好卖。
再在冬天捎带些菠萝分瓣卖,夏天捎带些西瓜分瓣卖,其余时节哈密瓜等,赚的一点不比在老家开大车少。
她惆怅的是:她好歹堂堂华大学生,念了半天书,最后还是要靠卖水果挣钱,那这书读的还有意义吗?
这个念头在她卖到后来租了店面请了人在档口卖水果,并且卖的相当火爆,还加入网络销售同城快送后,越来越强烈。
到大三时,她已经把档口买下来变成了自己的房产。
虽然手里的小钱钱一朝回到解放前吧!但对于老年人来说,金山银收都不如自己手头有个草窝窝来的踏实,何况这还是一个三间的铺面,不是什么草窝窝。
其实这个疑问她前世就有过,作为一个五六十岁才开始第二次人生的老太太,她后来赚到的钱已经上了亿,虽然还是只小气的给家里的孙女外孙女们加起来才买了二十多万的房。
除了把儿女们欠的加起来两三百万的外债帮着还清外,其他都捐出去了,但她赚到的钱是实实在在的。
甚至她的版权费,她也早立好遗嘱,给家里几个小的,主要是指姑娘们。
她是真的被伤透了心的,否则,是绝对舍不得把那么多钱捐出去。
别人捐钱都是捐给治什么病啊!或者其他希望学校之类……只有她的捐款特别另类,她所有的捐款项目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关爱老年人养老问题。
她总认为,除了特别人渣虐待子女的父母外,其他大部分普通父母,哪怕做的不那么特别好,也不是子女弃养的理由,不是他们不尽赡养义务的借口。
有人说她这是屁股决定脑袋!
她不懂什么屁股脑袋的,反正就特别固执的按自己的道理做事,为此,她儿女都快恨死她了。
想到这里,她又疯狂摇头,拒绝再回想,还是回到困惑她的问题上。
实话说,她,包括大孙女,对学历,尤其是华清这样的学府,都有种执念,好像不来上一次学,人生都无法圆满。
但真的到了大学,还是堂堂华清的校园和课堂,成了别人艳羡的存在,她是真的迷茫了。
到底,读书有什么用呢?
都说读书好,但即便是华清的学生,有几个是能在十年内在京都买一套房子的
她买了,可她靠的不是华清学子的身份和能力,而是靠着自己前世丰富的阅历和能力买的。
带着这样的疑虑,她在大三时被保研,又被选了直博。
后来博士毕业后又留校任教,她心里这份疑虑其实一直都在。
直到有一天,她听到一位老师在那儿感慨:“哎!看看人家!卖个煎饼,挣了几套房。真想也辞职去卖煎饼啊!”
然后,办公室一群人起哄,说我不卖煎饼,我要卖麻辣烫。
还有人说,我爱吃水果,我要卖水果,然后大家轰轰烈烈的讨论自己要辞职卖什么什么……
那一瞬间,她有些恍然。
我不想做大学讲师了,我去卖煎饼吧!卖麻辣烫吧!卖水果吧!卖……吧!
但是,她好像以前从来没想过,其他和她一样的人也没想过,更没说过:哎呀卖水果、麻辣烫好烦啊!明天特么不卖了,劳资要罢摊儿,去华清做讲师教授去,去娱乐圈做导演经纪去,去阿里藤圆做总裁或者程序猿去!
读书别的好处可能有许多许多,比如敲门砖啊!比如平台啊!比如人脉啊!
这些东西,其实只要你有钱,绝大部分,都能做到,并不能体现读书多么有用。
大概就是……读书能给人最大的选择的自由吧!
大概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一种人生捷径吧!
她其实还是没搞清楚,但心里又隐隐有些明白。
因为,前世哪怕她赚到几个亿,其实,她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的。
思考?思考!
大学四年,直博四年,再加上在学校任教两年,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都。
十年的时间,她的精神力升了一级,从F-,终于变成了F。
数学的三个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三个专业,都至少达到本科毕业水平,真是可喜可贺。
而语言文学这方面,中国语言文学,是水平最高的,早已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还发表了许多相关论文。
外国语言文学中,阿拉伯语相关都刷到了最高等,她在这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过了自己在现实中的本专业水平。
英语这个,因为她自己喜欢,也刷到了最高等。
或者也可以说,在语言文学这方面,她可能真是天赋异禀,也可能是精神力高的关系,都刷到了最高等。
只是这个最高等也有区别,有些她不是那么感冒的学科,虽然在系统那里刷到了最高等,但刷完也就扔下了,只是为了融汇贯通而已。
但如果是她喜欢的学科,她就会继续研究,在现实中出成绩。
而到这时,她也才终于明白系统首先给她整出语言文学的用意。
每个文明,都有其自身的语言,那么地球文明呢?
作为一个还没有同星际接轨的文明,不管你自身有多少语言,但对外语言有且只能有一个,至少在低级文明阶段是这样没错。
难怪当初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这两个给出来的资料会那么多,那么全面。
只有吃透了这些语言文学,她才能编出一门新的语言语种和文明,那就是对外地球语和地球文明。
在这其中,哪个国家,或者哪个语系语种文学她吃的透,那么,哪种就在她编的地球文明和对外地球语占的比重就大。
其他还好,她的当务之急,就是先要编出地球语,和星际通用语衔接。
“这是我们给每一日宿主的新手福利,哪怕宿主本世界考核失败,也会通过系统联通星际文明,帮宿主所在的文明升级成为合法的一级文明,享受文明福利,而这一切,会以宿主,和宿主所在文化地和范围为核心进行。”
“也就是说:其实!咳咳!我也可以直接把汉语语言文学作为地球语和地球文明对外输出?”
系统刚说完这话,马亚男就猛的蹦跶起来,语带兴奋的问了出来。
没想到,系统只是诡异的沉默了一下,才艰难回答:
“虽然……宿主这样……也可以!但是系统建议……”
“嗐!建议什么呀!安啦!我会将汉语作为地球语输出,将对外汉语作为对外地球语使用,将汉语语言文学相关作为地球文明输出,但也不会抹掉其他语言和文化存在,只是让他们作为小语种,和汉语对接就行了,这不过分吧!”
“只要文明完整,语言系统独立……就可以!”
然后,她就感觉系统好像自闭了。
马亚男才不管她,她开始着手剥离汉民族被迫融入的一些舶来品文化。
汉文明可不只是语文和文化这么简单的,它们只是一个窗口和一个核心,围绕这这两个的其他东西,比如服饰、建筑、食物、艺术、等等三百六十行都要有。
如果想让汉文明主位出道,那么,现在的全球化文明就绝对不行,还是要她来剥离。
哦对,在这十年间,除了系统的这两项学习之外,她的学习系统等级也是有提高的,包括奖励也有新的,主界面那五行不变,打开学习系统的屏幕具体显示如下:
姓名:马亚男(傅涟漪)
位面学习系统号:1YDZ41001822
位面学习系统积分:0
位面学习系统等级:4
精神力等级:F
体术等级:3
免费技能栏:1(+4)(数学类学科)(地球文明语言)(地球文明文学)(文艺类技能待选)(匠人类技能待选)
能量点:10 星际点:100
而系统给的奖励,除了每升一级给一个免费技能栏外,1级升2级是初级精神力锻炼法,这个已经用上,她的精神力也已经从F-升到真正的F,再也不怕系统抽回它暂借的能量。
2级升3级奖励一本体术锻炼法,作为一个穷游世界过的人,中间也是遇到过许多免费的,对于身体的健康和身手能力,她是早眼馋的不行了,所以,系统奖励后她就学上了。
几年过去,如今也早已体术3级,可惜没有下一级功法,而且系统也说从初级升到中级有些困难,有初级3级也就够用了,她才没有太过遗憾。
3级升4级的是开启系统商城和10点能量点100点星际点的奖励。
除了当初的阿语奖励很丰富,加上系统当初入学时奖励她的50分,英语九级的10分,让她从2级升到3级外,其他科目那真是……全部合起来才让她堪堪升到了四级。
整整十年也才让系统升了两级,对后面的升级她已经不再报什么希望。
倒是她的经济情况不错,在这十年间,不但在京市买了一个三间房的铺面,还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90平的房子。
买下铺面后,她就把大孙女的外婆和弟弟,也就是大孙子接了过来。
前面开铺子,后面是仓库,仓库旁隔出空间住人,有员工宿舍,男的一间,女的一间,他们自家占一间。
说是三间铺面,其实铺面很大,跟他们在老家那房子似的,只他们老家那房子是一上一下,但一上一下分前后,等于是四间房。
而这边只有一层,却是三间分前后的房子。
后面的三间,其中两间分出来做仓库,另外一间隔出个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做宿舍。
这房子其实不是她最初租的门面房,而是它旁边的房,她租的房房主最初眼红她家水果店赚钱,就通过提高房价要逼走她,让她不得不考虑买房。
然后就选中了地理位置不如之前,但地方更大的现在这处铺面。
当时这处铺面的业主正急着出国,房子最初820万急售,后来一下降到720万,整整降100万。
它的总建筑面积是271.01平米,但使用面积只有252.88平,面宽15米,但进深却有16.85米,物业费2块多,各种税加起来小二十万吧!
当初买这房她是全款买的,人家老板答应全款再给便宜一百万,为了这一百万,她差点没去卖肾才终于凑够了全部的钱将其买下。
这其中刷卡,借贷还有亲戚朋友们帮着借的,才凑齐。
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原本就还有贷款在身的俩闺女还一人给凑了几十万出来。
好在后来她不但还清了欠款,还又买了套使用面积90多平的住房,还另外帮俩闺女一家还了十万的贷款,当时的说法是感谢他们帮着处理父母留下来的烂摊子,包括他们肯花3万五买下原本只值一万的车。
她把小孩儿外婆叫来帮忙也没给什么钱,就是老家房子每年的六千房租还对方收,再每月给1千菜钱,并且说好了由她为老人养老。
老太太的儿子儿媳跟她自己那儿子儿媳半斤八两,虽然对儿媳很不待见,但她觉着老太太人还可以,至少劝着女儿好好跟她儿子好好过日子,当初的彩礼也劝着拿出来让女婿做生意用。
不给她钱也不是说不愿意给还是怎么,只她跟当初的马亚男一样,有钱就贴补儿子孙子了。
哪像跟着她,虽然帮着看外孙不给发工资,但一年有六千,平时的菜钱也由着她花,家里各色水果坚果之类从来不缺,马亚男京城给她买衣服,寒暑假带着她去旅游。
家里做饭打扫有钟点工,也不用她做什么,让她看孩子也主要是自家人比雇外人放心罢了。
老太太人正派,给一千家用,就会都花在生活费上,要是给她工资,那她是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在她自己身上的。
后来家用慢慢涨到两千三千一直到五千,老太太虽然一边叫着浪费,一边也全都给花在了家用上,最后收益的便是他们三个。
这辈子,她对钱没了前世那么深的执念,不准备结婚,也没准备靠着大孙子养老。
所以,只开了个水果铺,后来又加上铺了整个京市的线上这块儿,和一个宝妈铺,也就完了,没再特意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