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路的守护 ...
-
乡村的雨,小雨擀饺皮,大雨和稀泥。
但不管怎样的雨,只要是泥路,一脚便一个小坑,鞋底鞋帮全是烂泥巴,走起路来像嚼糯米汤圆一样,拉扯,扯拉,一小段路,平底鞋都能踩成高木屐。
有经验的乡下人从不会把脚下在烂泥巴上,哪怕踩在秋天就趴在路边的稻草上。孩子是灵巧的,常会跳跃着、平衡着去踩路边的草棵。不知是什么魔力,哪怕是有两根草茎的地方,也能承受任一只脚踩下的重量,像踩圆石过河般,稳稳妥妥,一点泥巴都不粘。
雨天的路上,踩上草走,心里是踏实的。自然对草与泥土的安排,定不止这一浮面的功效。
重重地一脚踩过,它仍旧在,柔韧淡然。它知道自己必要生存,必要承担重量。
若路上没了野草,一眼不需望到头,便要将生活挂在嗓子眼,忐忑不安。
每次雨过天晴,老人便会双手背在身后在自家的门口低头转悠。他的八字步细细的,碎碎的,软软的,像踩海绵或者发面团一般,脸上挂着常有的笑,将门口的旷地踩了一遭又一遭。
孙子蹲在门口浓密的方瓜架下的青石上,等着老人带他去钓鱼,但老人却不急不慢,孩子确定,他应忘了自己说过的话:雨后放晴,水浑鱼好上钩,
“你要踩多久才行?你总不能想用自己两只脚把地都踩平吧,下次下雨,门口照样人来人去,不是照样踩得稀花烂……那不跟河沿一样,都是脚印,你不能就留着别人再踩踩,不就踩回去了……”
“哼哼,一会儿就中了,再耐心点等等……”老人踩得起劲,额角闪着荧光亮,细细的汗珠顺着皱纹汇聚成汗滴,挂在斑驳的络腮胡上与鬓角上,“大路南北东西,人来山南海北,你见过哪个专拣泥窝走的……人都是要走上坡路,走好路的……这些泥窝窝,不踩平,下雨就汪水,汪水就沤出烂泥,有烂泥就没人走……那末了路就毁了……现在,趁太影,一脚就抹平了,踩踩就实了……”
“我可没踩出一个泥窝窝给你添累哦,我都是走的长草的地方,你看那脚印都多大的,跟船一样,肯定都是大人……”孩子瞅瞅自己的脚又看看那大脚印,确定地为自己开脱,自己可不是找麻烦的那一类人,自己处处注意得很,“要不你给门口都撒点草种子,不就行了……”
“你小孩当然踩不出这脚印,泥地你还嫌脏呢!”老人笑着调侃道,“门口都长草,我当然愿意,都不需跑那么远到杨树行割草,门口都有了,欢怎么烧就怎么烧……但怕就怕你奶奶背后咕唧我,呵呵……”
“你种草我奶奶咕唧你什么,你不想想你还去路边拾稻草……”
“哼哼,你小孩就不懂了,乡里人家门口长草,那不就是作冷清嘛,照你奶奶的话就是这家人‘苍蝇不招,蚂蚁不爬’,那还算是个人家嘛!”老人一边说一边笑着,孙子也为老奶奶的逻辑大道理倾倒,“你奶奶欢喜热闹,门口地上平整整的,人走得多,都能踩得实实的……”
“你踩门口是来讨好我奶奶的啊,还说带我去钓鱼~”
“喏,话还能那样说,我还怕她不成,我有什么好讨好她的……”
说话间,老奶奶左手捏着湿手巾,右手拄着自制的花白小梧桐龙头拐杖,身着浅青的的确良小花褂,深蓝裤子和方口镂空布凉鞋,从家里水泥甬道缓步走出门,老人一见老太,便立即停下来笑着说:
“她奶,你看着雨后鞋印,脚一抹就平整,踩踩多光滑……”
老人像展示作品一样满满都是自豪,傻笑着好像还在等老太的表扬,孩子见奶奶来,便立即决定放弃钓鱼,跟奶奶串门去,听听东家长李家短,了解了解自家和别家的内幕。
“哎呀,你一大早起来就忙这事?!”老太满脸惊讶,语气充满不屑和责备,全世界就你干了大正经事啦,“说你忙你还真忙,说你清闲你也倒是清闲,你还不如帮人家摘点桑叶喂喂蚕……”
“噢,我就没事做?!我做的事就不算事?!”老人立即怒了,他也不喜欢自己正欢喜忙着,自我成就自我陶醉时被人泼一盆冷水,“都瞧不上看不好我做事,我哪天闲着?哪天像你那样溜门能溜一天?!”
“走,去你后面大娘家!”老太也上火,大声喊上孩子头也不回地大步走。
待一老一小快要消失在路口,老人的心里防线就撤了,然后扯着嗓子喊着:“她奶,早上小白三去南河堰钓鱼,我跟他打过招呼,晚走这把草鱼卖给我……你早点回来弄鱼……”
于吃与看病上,老爷子倒是不疼花钱的。
孩子偷偷地笑着,老太也抿着嘴哼哼地笑着。
“你看我爷爷还挺有意思的……”
“哼哼,没出息,天天家前屋后转,芝麻大点事都听炮响,当过八月半……你将来要有大出息,可不要学他!”
孙子低头笑着,扶着老奶奶走路边的青草上,这一路倒也没粘上多少烂泥在鞋上,孙子踩着草棵上,心里总是心疼爷爷,他觉得他爷爷其实真的挺好的,挺有情怀的,就是方式特别了点,人古怪了点,但他也处处为人好,而末了总是别人不领自己情倒罢了,自己竟也不领自己情。
就跟路边的草棵一样,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在这么不显眼的地方使劲努力,自己有时都觉得难为情,但雨天能做点什么又高兴……
但甭管老人是怎样的性情,与他一起生活的人总是很幸福,心可以完全放下,就像雨天泥路把□□给路边草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