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女主师父的番外1 ...

  •   小青,广陵人。十岁时遇老尼,口授《心经》,一过成诵。   尼曰:“是儿早慧福薄,乞付我作弟子。”母不许。长好读书,解音律,善奕棋。误落武林富人,为其小妇。大妇奇妒,凌逼万状。一日携小青往天竺,大妇曰:“西方佛无量,乃世独礼大士,何耶?”小青曰:“以慈悲故耳。”大妇笑曰:“我亦慈悲若。”乃匿之孤山佛舍,令一尼与俱。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辄止。故其诗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后病瘵,绝粒,日饮梨汁少许,奄奄待尽。乃呼画师写照,更换再三,都不谓似。   后画师注视良久,匠意妖纤。乃曰:“是矣。”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年仅十八。遗诗一帙。大妇闻其死,立至佛舍,索其图并诗焚之,遽去。

      晚明公案,文士佳人往往以小青自比,美而脆弱,是大多数人所普遍追求的美丽。所以,小青病久成疴,香魂飘逝才能轻易为人们接受。实际上,冯氏小青并没有死,只是改名换姓,隐入山林,成为了一名尼姑罢了。她一改过去美貌哀怜的姿态,自然地遵从习武这项习惯,皮肤变得粗糙,面色不再白皙,眉眼中稚气怯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时刻观察考量的冷静,随着时光流逝,眉眼逐渐下垂,如佛像般只有平和与沉静。

      幼时遇到的老尼双目失明,只能测得到她的灵敏早慧,看不到会为女孩带来灾祸的美貌。

      世事无常,就是因为一件事情往往与很多事情相互缠绕,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朝与父母失散,沦落为小妇;她只暗暗感慨命运的变化无常,却也以为这是终生;后来终于成了佛家弟子,因着怯生生的美貌与禁忌的身份,也不乏有浪荡子来凌辱。终于她日日钻研武学奇书,逃脱故地,来到荒山,自立门户。

      说来也是奇缘,那日下山见到一个灵秀女孩,尘垢满面仍仰头望她,不知触动了她哪里的回忆,花了几钱银子买下女孩带回山上。

      原本她以为自己外貌性格大变,总不会伤感过去的事情,可是看着这个女孩日益成长,开始有女儿家心事,让她意识到自己没有完全放下过去,于是她又一次下了山。

      她曾暗恋过那家大妇,真真切切,也许她命里是个贱骨头,就喜欢缠着对她冷淡的人?不,不是的,她知道她是一见钟情,且只此一家。一开始她还自矜于容貌,天真地以为那个艳丽强势的女人会像家里所有人一样喜爱她——那个时候她还没有被纳为小妇。

      那个聪慧女子只在她几次请安时瞥了她几眼,她便忍不住浑身发颤,兴奋又紧张,只敢从茶杯侍女的间隙偷偷看那个女子。她身量不高,只隐约看见她的凌厉的红唇微微勾起,又是那猫儿似的眼睛似乎也看见了她,隐隐有些笑意。小青心头巨震,脚底生烟,快乐地要流下眼泪。

      她爱及了《牡丹亭》,恰好这家对她的约束不严,她总在窗前拍曲吟唱,或者偷偷溜出去听戏班子里扮上的杜丽娘的心声。或许她也会如杜氏一般在梦里与她有情,欲,色彩的会面?她“游园”,“惊梦”,拿着普通一柄纸扇“寻梦”,最后却只归于“离魂”。结局不会是美好的,她的心里有强烈的不好的预感,说与旁人,只会笑着称她天真可爱,的确,在如花的年纪有如此的幻想是可爱的。

      好景不长,她胸前鼓胀起来,月事也来了,顺理成章地被主人家纳为妾氏,成为“冯氏”,与院子里其他姬妾一起给她请安,被人明里暗里地嘲讽挤兑成为常事。

      她暗暗地恨买下自己蓄来作妾的王商,不仅是她的主人,也是神女名义上的主人。更怨恨的是自己,恨自己的才貌境遇不得两全。

      她渐渐减少了饮食,身量日渐消瘦,双眼依旧能在请安时为她焕发神采。

      因为姨娘们只有一两个有孩子,而姨娘们加起来有十几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早早地被围在一个逼仄的地方,自然精神紧绷,互相责骂。

      只有她,与所有人的所求都不一样,只要能看见她,生命就依旧有意义。小青忍受着身体上的痛苦,心中依旧供奉自己的神女。

      但是她的神女否定了她的爱意,并且肆意揉搓她蒲草般的运命。

      后来又有更加鲜活的生命输送到这个院子里,小青此时才芳龄二九,却已经衰弱到走一圈步子要卧床好一会儿的地步,在几乎所有姨娘的推动下,她被送到山上的佛舍养病。

      佛舍藏在群山中,独立在一座孤山上,有三面环山,只有一面是断崖,寻常人不爱这里,因为据说这里风水不好,不够吉利。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女主师父的番外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