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吴修谨一夜好眠,在鸟语花香中早早地醒了。
他洗漱过后,下楼生火熬粥。
因为不会做饭,便去镇上买了些早点回来。
正摆放着食物,便见希南彤下了楼。
两个人说着话的功夫,赵应偃也来到了客厅。
“小谨怎么起这么早?”
“偃哥你也早啊,你们先吃,我去叫大家起床。”吴修谨说着就要上楼。
赵应偃横臂把人拦住:“打电话就行了。”
语毕,他拿出手机来打给甄凯乐:“起了吗?小谨准备了早餐。”
听到是他的声音,甄凯乐一下就清醒了:“好的偃哥,我马上起床。”
别看赵应偃对谁都很客气有礼,也会和大家开玩笑,但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份地位,多少还是会有些怕他。
不提他的家族背景,单只说出道八年就捧回十个以上国际级的重量奖杯,这位当之无愧的影帝也让人不得不尊重他。
“嗯,记得叫上湛雅铃和晏安珍。”
赵应偃挂了电话,就开始专心喝粥。
昨天吴修谨只给他一个人熬了粥,一想到大家今早都能喝,他心里就不舒服。
甄凯乐和湛雅铃很快到了,晏安珍过了一会儿才出现。
能看出来她化了淡妆,而希南彤和湛雅铃都是素颜出镜。
吴修谨虽然不会做饭,但是他眼光很好,只要是他买的东西,一般都不会难吃。
再加上小镇早市上卖的都是当地新鲜美食,所以这顿早饭大家吃得还算舒服。
早饭后,六位嘉宾参观了当地的竹编展览馆,对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竹编物品欣赏品鉴。
随后又又在专人带领下,对竹编的每个步骤进行细致的了解。
中午就在镇上用的饭,赵应偃还特地请教了厨师一些菜的技巧。
下午请老师演示指导了一下最基础的手法,结束前请他们各自选择一个想要完成的竹编作品。
请他们挑选的样品自然都是相对小巧简单的,晏安珍选择了蝴蝶,希南彤选择了香囊,吴修谨挑了蚂蚱,甄凯乐看中了一只葫芦,湛雅铃选的是圆盒。
赵应偃问一旁的工作人员:“可以选一样的吗?”
工作人员连忙点头:“可以可以。”
沐导吩咐过,赵影帝的要求都尽量满足。
“那我和小谨一样。”
之后工作人员给嘉宾们发了各自的制作视频,请大家回去后观察学习,明天在专人指导下开始着手编制。
吴修谨拿着自己方才练习用的竹丝跟着大家回了竹楼。
回到房间后,他便认认真真地打开视频,一遍一遍地重复播放。
赵应偃来敲门的时候,吴修谨正在跟着视频尝试手法。
他动手能力还算不错,但今天跟着老师练习的时间比较短,还谈不到上手的程度。
他正练到一个关键点,听到是赵应偃的声音,干脆没有起身,只是喊了一声:“进来吧偃哥。”
赵应偃推门走进,瞧见吴修谨专注地跟手里的竹丝较劲就笑了:“你也太认真了。”
赵应偃本身是个很敬业的人,尤其是演戏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高到难以想象。
但这不过是个综艺节目,又是以旅游做卖点的,大家主要是来玩的。
说的再难听点儿,都是来作秀的。
包括赵应偃自己,一是为了散散心,二来提升自己家的企业形象,顺便为旗下最新推出的海陆空三栖车造势。
说白了,没人真把这任务当回事儿。
就连甄凯乐,此时也在楼下跟着晏安珍他们一起商量着去乘竹筏采莲捞鱼。
但是吴修谨不同,他每一次对待任务都很认真,却又并非真的在意输赢。
若是输了,只要无愧于心,他就会坦然地为别人鼓掌。
如果是他自己赢了,也全然接受这份喜悦,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
这份赤子之心,实在太难得了。
他好像不懂得真人秀的规矩,干净可爱得不似一个纨绔应有的样子。
吴修谨的头发长了一些,有些遮住耳朵,他的脸很小,垂下的发丝显得人愈发乖巧。
赵应偃看得心痒,上前伸手捏住他圆润的耳垂:“大家要去划船,你去不去?”
吴修谨身体很敏感,被耳上的揉捏电了一下,忙躲闪着笑道:“好痒!”
赵应偃便放开了耳垂,转而玩弄起他的耳侧的头发。
被赵应偃闹得进行不下去,吴修谨干脆按下暂停键:“那咱们下去吧。”
于是赵应偃便揽着他的肩膀下了楼。
找附近的农家借了竹筏,六个人两两一组,各自上了竹筏。
沿路翠峰逐碧水,莲叶奉芙蓉。
没有摄像跟着,大家都无拘无束。
赵应偃负责撑船,吴修谨眼尖地发现了一枝并蒂莲,连忙唤他:“偃哥,看那里!”
赵应偃的注意力一大半都在他身上,顺着他的手看去,才发现了那枝瑞莲。
他轻轻一点竹篙,凑近了莲田。
吴修谨稍微一探,就摘下了它。
而后举起来朝着赵应偃朗声笑问:“好看吗?”
这两朵莲花一左一右微微半开,清丽雅致、娇俏喜人。
可是当它们和吴修谨的脸放在一起时,赵应偃便本能地忽视了它们。
他从前不知道,原来人比花娇是真实存在的。
并蒂莲的美,在心上人的笑容面前只堪沦为陪衬。
眼前人是心上人,海中月却未必是天上月。
他眼里带笑地盯着他,嘴角玩味地挑起一抹弧度:“好看。”
吴修谨立刻兴奋地道:“听说并蒂莲很难找到的,我们先回去好不好?它不能离水太久。”
“好。”
赵应偃答应得无比干脆,恐怕此时让他跳进水里他也会二话不说地照做。
他们和其他人打过招呼后,就掉头往回走了。
回程时,吴修谨又摘了几枝荷花和莲蓬、荷叶,拿回去一起插到了瓷瓶里。
这瓷瓶是摆在吴修谨房间竹架上的,本身是件冬青色观音瓶,瓶颈和圈足处编贴有竹丝。
吴修谨自竹楼前接了溪水,斟酌着插好之后,瞧着有些挤,便又挑出来一颗莲蓬。
“偃哥吃莲子吗?”他回头问坐在床边的赵应偃。
赵应偃正斜倚着床头,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闻言笑问:“小谨给我剥吗?”
吴修谨便把插瓶放到了窗前,自己坐在一旁的竹椅上剥起了莲子。
赵应偃拿起手机,叫了他一声:“小谨。”
“嗯?”吴修谨抬头去看,目光恰好落入他的镜头。
赵应偃按下拍摄键:“一会儿发给我祖父,让他安心。”
吴修谨顿时紧张起来:“啊?”
“怎么,害怕了?”赵应偃起身来到他身前,伸出手来。
吴修谨下意识地把刚剥好的莲子放进他手心:“额,还好。”
“你若不喜欢,我就不发了。”赵应偃边说边吃起了莲子。
“没有,我答应过你的,怎么能反悔?”吴修谨的声音像口中的莲子一般清甜鲜嫩,让人欲罢不能。
见他手下不停地剥着莲子,赵应偃抢过莲蓬道:“我来,你吃。”
吴修谨便听话地吃了起来。
“其实直接领你回去也可以。不过刚才拍的小谨那么好看,没人欣赏实在可惜,要不,我发到网上?”赵应偃看着吴修谨道。
吴修谨似是害羞了,也不抬头,低低地应了一声:“好。”
因为已经习惯了赵应偃时不时地在网上宣告主权,相比起来,发照片给对方的长辈好像更加羞耻一点。
两个人坐在窗前边吃边聊了一会儿,吴修谨便又看起了竹编的教学视频。
赵应偃也不打扰他,兀自在旁剥着莲子。
窗外是此起彼伏的如碧林山,空气里有着荷花的恬静香气,身边是安静如画的乖巧青年。
头一次,赵应偃感觉到了夏日的快乐,如清泉般沁入心底。
这快乐是如此的隐秘,除了他自己,只有无言的微风知晓。
他靠在竹椅上,竟然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直到房门轻启,吴修谨的声音悄悄呼唤:“偃哥,你醒了吗?”
赵应偃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眸,瞧见门外探进来一颗小脑袋。
其实他有很重的起床气,如果是别人叫醒的,多半要发脾气。
可是此时他竟没有一丝烦躁,只觉得那人小心翼翼的模样愈加可爱:“我睡着了?”
这本是一句没有意义的废话,可是他的语气过分宠溺,便有些理所当然了。
吴修谨这是第一次见到赵应偃刚醒来的神情,不免有些好奇。
见他说话这样温和,觉得不愧是影帝,连这种时候都没有破绽。
“对啊,大家都回来了,等着你做饭呢。”吴修谨有些不好意思,他煮了荷叶粥,可是不会做其他的。
这里会做饭的只有赵应偃,其他人顶多能泡个面。
外面的天光已经暗淡下来,可见他至少睡了两个小时。
平生引以为傲的警戒力在吴修谨面前丢盔卸甲,赵应偃却感觉也不算糟糕。
如果生活都是这样的场景,他可以一直不再警惕。
活动了一下,赵应偃起身朝吴修谨走了过去:“想吃什么?”
他揉了一下觊觎半晌的头发,继而将手搭在吴修谨的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