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

  •   孩子死了,我问赵晰,既然孩子死了,那我是谁。

      赵晰顿了顿,对我说,他同皇帝与秦贵妃讲当初太子妃怀的是双胎秦贵妃的贴身丫鬟只害死了一个。

      那我呢,我如何活下来,并且我父母如何收养我。

      赵晰说是他送我出宫,如何被我父母收养他就不知了。

      赵晰让我唤他一声小叔叔。我唤了一声。他笑着应了。

      第二日,皇帝派人将我与赵晰接进宫中,我第一次上金銮殿,满朝百官看着我,我走向坐在龙椅上的男人,跪在他下方。

      站在皇帝身边的太监手执圣旨,他讲,当年容德皇后诞下龙子被贼人偷去,秦贵妃未寻得皇子,谎报皇子夭折,故去其封号,让其余生在佛前忏悔,择日送往太庙。今齐王将皇子寻回,龙颜大悦,百姓免税三年,赐齐王黄金万两。

      百官跪地,大呼天佑我朝,皇上万岁。

      **********

      我与赵恒歆,赵初霁跪在皇帝寝宫外,我们身后是一品大臣们。

      皇帝要死了,赵晰在宫内,皇帝将他唤进去的。赵晰拿着圣旨走了出来,他讲,皇上驾崩了。由他执笔写了传位诏书。

      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皇位并没有传给二皇子或是齐王,给了三皇子,赵初霁。

      赵初霁显然没有反应过来,迟迟没有接过诏书。

      右相起身指着赵晰手中的诏书,说诏书是假的。

      赵晰淡淡的瞥了他一眼:“皇兄已逝,诏书是皇兄说我执笔,右相的意思是怀疑皇兄选的新帝,还是说我赵晰篡改诏书,或者说,右相是要造反。”

      赵恒歆扶着他的外公,赵初霁起身接过诏书,身后的官员共呼,皇上万岁。

      赵晰将我带去了东宫,他醉了,他喝了很多酒,酒很香,没有月亮,整个东宫显的阴沉沉的,一如现在赵晰给人的感觉。

      赵晰坐在前殿的台阶上,他同我讲这是他自小时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他的皇兄与皇嫂带他一同赏花,赏月。他仰头看向我,皇兄并非他不知皇嫂之死与秦贵妃有关系,只是秦贵妃身后是秦坤,秦坤身后是百官。当初他上位根基未稳,加之国库空虚,他动不得秦贵妃啊。赵晰笑了。皇帝死前同他讲,他是要去寻他的婉婉了,他要当面向他的婉婉道歉。笑着笑着,赵晰哭了。我走上台阶,将他拥在怀中。他喃喃道,他的皇兄死了。

      先皇入了皇陵与容德皇后合葬。

      **********

      我几日未见赵晰,他在操持新皇登基大典。先皇死前,将兵符赠予赵晰。右相秦坤辅佐两任君王,朝堂官员大半出自他门下。手中还有赵恒歆,赵初霁这个皇帝着实是不好当的。

      阿苑同我讲,西域来了一个马戏团把戏耍的很是神奇,央求我带她去看。看完戏法后,我与阿苑在糖葫芦前,纠结那个更大一些的时候,身后来了一人,唤我一声兄长。赵恒歆体形修长,气质卓然,在人群中极其扎眼。我伸手递给他一串糖葫芦,给了阿苑一串,自己拿了一串,唤阿苑付钱。

      我咬了一口手中的糖葫芦,酸甜正好,很是爽口。看着赵恒歆对着糖葫芦无可奈何的模样,很是想笑。

      我当着他的面又咬了一颗糖葫芦,眯着眼睛表示享受。 赵恒歆是去太庙看他的母亲,并将先帝已逝的消息带给她,刚刚在马车上看见我,来打了个招呼,他指着不远处的马车与我告辞。

      ***************

      赵恒歆八岁,上元节秦贵妃请求皇帝回娘家一聚,皇帝应允后便带着他出宫去相府。

      赵恒歆很少出宫,他也很少玩耍,他有很多的功课。自记事以来他甚至未曾大笑亦或大哭。秦贵妃说他是皇子事事要做的极为出色,行为举止要端雅。

      赵恒歆独坐一辆马车,路过一街道,他听见车外有孩童嬉笑,他将车窗帘掀开一角,他见一男子将孩童举坐在肩上,他们站在一卖糖葫芦的小贩前,孩童伸手将最高处的糖葫芦拿到。当时赵恒歆还不知道那个东西叫糖葫芦的,他没有见过也未曾吃过那个东西,也没有一个男子会将他举的那样高。

      在相府吃完宴席,他回到宫中,问他的贴身太监,太监同他讲,那物叫糖葫芦。他问太监有没有吃过那个东西。太监点头同他讲,还未进宫前,吃过的,酸酸甜甜很好吃的。

      后来太监托人从宫外买了一串,给了他,赵恒歆很开心,他还未将吃一口,秦贵妃来看他,见他手中拿着糖葫芦,夺过便掷于地下。唤人将太监拖出杖责二十。

      赵恒歆跪在地上,秦贵妃同他讲,他贵为皇子那种贱民食用之物怎能入他口,呵斥一顿后,罚他功课翻倍。秦贵妃走时一脚踩碎地上的糖葫芦,有侍女过来将污渍收拾走了。

      赵恒歆坐在马车上,手中是沈慈给他的糖葫芦,他学着沈慈的样子将最顶端的一颗吃进嘴里,他眯着眼睛想,酸酸甜甜,的确很好吃。

      ********************

      新帝登基,进宫朝拜,新皇封了赵恒歆为燕王,封地在西北。封我为誉王,将赵晰的封地给了我,在江南。朝堂一片哗然,赵晰走出百官列队,行了一礼,大呼皇上英明。百官面面相觑后,随了一礼,共呼皇上英明。赵恒歆与我跪地谢了皇帝。

      在我与燕王各自起程去封地时,太庙传来消息,秦贵妃自缢了。

      燕王去太庙带回了秦贵妃的尸体,我在皇陵外,见他弯着腰扶着棺柩,修长的身姿竟有些佝偻,尽显沧桑。

      我离京的时候赵晰站在城墙上,我同他挥手,他也同我挥手,马车离城越来越远,慢慢的赵晰变成一个黑点,然后我看不见他了。送我去江南的是王钰,他在外头驾着车。我只带了一个侍女便是阿苑。

      来到江南,我住着是以前的齐王府,只是门上的牌匾换成了誉王府。

      我来江南第一年,匈奴侵犯中原,齐王赵晰出征,将匈奴打退。

      我来江南第二年,赵晰整顿朝政,贪官污吏连根拔起。

      我来江南第三年,天下无人不知齐王赵晰,深得民心。

      赵晰要纳妃了,纳的是京城春风楼里的花魁,柳依依。

      阿苑将消息带回时,我正喝着银耳羹,她夺过我手中的碗,饮尽碗中的粥缓了一口气。同我讲京中的最新消息。

      江南有一听斋阁,专门为江南百姓传递京城中,最新消息,有时也会讲一些各朝的秘史。真真假假,各自掺半,倒是富裕的公子,小姐们很是喜欢听。在江南算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娱乐场所,京城中,风头最盛的便是赵晰,所以经常是听斋阁的主角。

      阿苑很喜欢去,所以我常常想,是不是每月的俸禄给她太多了。

      而且,我觉得阿苑的眼神是真的不好,因为她讲的天花乱坠的时候竟没有看见在我对面同样端着粥碗的王钰。

      阿苑讲完反应过来看向王钰时,不亚于知道赵晰纳妃时的震惊。我接住从她手中掉落的碗,同她讲我已经知道了。

      若说整个江南最新消息来源于听斋阁,那整个誉王府最新的消息便来源于阿苑。因为这个消息我没有从她口中得知,所以在去京城途中她萎靡了好长时间。

      王侯未得招令是不得随意入京的。赵晰到是去江南探望过我几次。

      赵晰站在齐王府外,我下了马车走过去问他,是在等我么。

      他摇头,同我讲他出来晒太阳。

      阿苑想,震惊,齐王赵晰不喜晒齐王府中太阳,偏爱府外,是有什么特殊癖好还是某些难言之隐。小本本记下来。

      我依旧住在轩诗阁。赵晰成婚是要送礼的,为此我很是苦恼,送钱珠宝什么的太过于俗气,好吧,其实是我囊中羞涩,皇帝逢年过节给的赏赐,平日朝中的补给 ,都用来王府的日常开支,之前誉王府是阿苑主管,无奈她实在败家,给赵晰写信提到过一句,赵晰便将齐王府管家送来江南。

      自王主管来后,将誉王府管理的井井有条,只是我与阿苑每次向王主管要银子时,总是要接受王主管的审视,然后像两只小鹌鹑,哆哆嗦嗦接过银子。

      阿苑讲,金银珠宝什么的,送赵晰的人肯定很多,没有一丝一毫的心意。

      虽然阿苑眼中嫉妒,语气极酸,但我相信了。

      我将两只鸳鸯递给赵晰,这是我在来京途中用芦苇编的。额,小时阿姊教我编过蚂蚱 ,鸳鸯还是头一次。我以蚂蚱做原型,改编成鸳鸯。所以,赵晰把着两团芦苇一脸疑惑。

      我一本正经的同他讲这是我编的鸳鸯,赠予他做新婚之礼。

      赵晰笑着问我还会编其他的么。

      我从包裹中抖出在路上编的蚂蚱,他挑拣出一个最好的,连同鸳鸯一同带走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五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