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再见的意外 ...
-
在门口蹲点半日,终于迎来了一批游客,司机大叔们一哄而上地询问,“先生,女士坐车奥?”“往哪边去啊,帅哥。”“去市区不?”李遇急忙摆手回应,试图快速地穿过人群。
站在平台上环顾四周后,李遇奔着那辆尾号045的白色车走去,敲了几下车窗,沁桐突然缓过神来,打开车门,尴尬的笑了一下,李遇半开玩笑的埋怨道,“还是这么不懂事,老朋友来看你,也不知道下车接接。”他总是说沁桐不懂事,从他们遇见的第一天起。
“知道李遇学长聪明一定找的到。”李遇微笑不答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
“学长想吃什么,泗城虽是个小地方,吃的还是挺多的。”沁桐开始发动汽车。
“吃烤鱼吧,你不是最爱吃烤鱼了?”李遇望向沁桐,期待她肯定的答复。
“那是上学时候的事了。”
“上学时候的事?那么我呢?过去的人么?”李遇心里如此想却问不出口。
“学长是客人,按照你的口味来吧。”作为东道主的沁桐打破沉默。
“入乡随俗,吃点地方特色吧。”李遇一时也没想出特别想吃的。
“好。”沁桐自顾开着车,没有注意到李遇一直在等她的正向反应。
深秋,朔风肆意欺凌着路旁早已没有力气累得发黄的枝叶。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遇看着眼前景象,暗自感慨。
“到了”沁桐将车停在一所学校门口。
“这是我曾经的高中,现在刚过下午五点,过一会就有人过来摆摊了。”
“摆摊?她果然还是这么不懂事,竟然带客人来吃地摊,况且我还穿这么正式……”李遇心里琢磨着是否沁桐还是不能原谅她。
人就是这样,即使他的错不可原谅,还是幻想着时间能够冲淡那些不美好的回忆,回到从前还是有可能的。
在心怀侥幸的同时,李遇忘了时间带走的不止有不美好。
“学长说要入乡随俗,我家这最出名的就是鸭血粉丝了,我知道的最好吃的就是在我们学校门口摆摊的这家了。你不会觉得简陋吧?”
这个反问句!
“不会不会,挺好的,一般传世之作都不是在金碧辉煌的宫室里写出的。”李遇感觉有点尴尬,又有点紧张,用了一个瞎比喻。
“那我们就坐车里等会吧。”沁桐打开音响,随便听着歌单里的顺序播放。二人就是这么静坐着,没有交谈,李遇心情更加低沉,忽然开口“下车走走吧,看看你以前的学校。”
沁桐思考了一下,“这附近都是书店和文具店。可能没有你喜欢逛的地方。”记忆里的李遇是一个不喜欢实体书店的地方。
他总说互联网信息的更新速度是实体店不可比拟的,新信息汇集后再经由出版社出版成书那就不再是新信息。他的理念是出版加工过程就是在浪费时间。
沁桐却认为集合成册的知识更专业更具体才更有学习的价值,他们总是意见相左,同时也各执己见,互不退让。
“我们去书店看看吧,确实有段时间没看书了。”李遇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好,那过去吧。”虽然诧异但沁桐没有表现出疑惑,因为她知道人总是要变的,原因就各不相同了,倒也也不必细问。
“素履书屋,这个店名有点意思,素色的鞋子?素净的鞋子?不如叫白鞋子?”李遇说着他自以为的幽默,一边看向沁桐,沁桐没有接这个话茬,“觉得有趣就看看吧。”就走了进去。
一家带有咖啡香气的书店,从外头看和旁边的沙县小吃没什么差别,里边却别有洞天。偏黄却不失温暖的灯光,墙上复古铁盒装的满天星干花,还有墙上不知来处却十分应景的图画。
说它是书店倒不如说是一家有格调的咖啡屋。只是地方十分狭小,中间放置的一排书架更加使得店内拥挤,不能同时站得两个人。
李遇赶紧跟上,在她后边小声说,“其实我知道的,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那么你有向往的地方吗?”沁桐拿起面前的书随口一问。
“你喜欢哪里,我就喜欢哪。”
沁桐停顿一下,放下书。盯着李遇:“你还是不要再说这种奇怪的话”
人们常说六月天娃娃脸,而时已深秋,淮河平原的气候也让人难以捉摸。没有任何的征兆,雨点就这么淅淅沥沥起来。
"那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么?”李遇意识到刚刚不该那么直白,立即用问题打破沉默,
比起刚才的责怪,沁桐的回答更显冷漠,“没有,我已经不再渴望外面了。”其实连沁桐自己也无法判断这段话的真假,年龄不断增长,对未来却越发迷茫,对生命的定位更是难以定夺。
“王老板,外卖来啦。”外面有个年轻男人在喊。“直接送进来吧。”王老板应了一声又继续低头看手中的书籍。
“王老板,今天这雨……”这个大高个穿着比他还长的雨衣,走路时也没小心看着,踩着雨衣了,餐盒直接扔了出去,洒在了沁桐面前那排书架上,整个人扑到了沁桐身上,应声倒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