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秀水如烟瘦西湖
真是等到离开了,才开始眷恋起她。人就是这么奇怪的生物。记得临别的时候仍是约了友人去看了她,方才踏上征途的。说是征途有些严重,但对于一歌即将离开养她、育她、陪伴她二十余载的故土,而去南方闯天下的小女子而言,临别时的那份决绝与勇气,比之于出征的将士虽少了分肃杀和悲壮,却更多了几分惆怅。我就是这个小女子,我的故乡叫“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那个“扬州”。
别时见她,正是盛夏,灼灼骄阳,声声蝉鸣给一贯秀美恬静的她添了几分明艳与俏皮。像是个仪式一般,非得一板一眼的做完,才能走的安心。七月中旬,我与友人在接天的碧荷,映日的莲花中,别了她——故乡的瘦西湖。被阳光照得碧透的湖水旁,绿得仿佛要滴出来的垂柳边,三五成群的好友们,对我道着珍重。初出樊笼,心高气傲的少年们的目光迷醉在眼前的粼粼清波中,心中的声音在说:别了瘦西湖。半年的光景,南方的城市,纷扰而繁杂的喧嚣都市,来这里的人都得学会屏除自己的旧习而去追随它的步伐。我当然也不能例外。原本以为她已经渐渐淡出了,却不想胸中那颗被故乡秀水洗涤了二十余载的心,早已被她同话,只清风一拂,就皱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同事的淡淡的一句话,竟让我又成了那个别时虔诚做着告别仪式的小小女子。絮絮道着珍重,朗朗谈着未来。如梦的画面常常被身在远方的人记起。那一湖秀水的美景也成了远方旅人心头永远的痴。
万千的乡愁都被记忆中的那方秀水勾起。瘦西湖的美是让人怎么也不能忘怀的。谷雨的三月,更是她最最动人的时候,不需去记忆中沉淀,只微一凝睇,烟花三月的瘦西湖便已在耳畔、鼻端、眼前了。莫说三月灼灼夭桃,纷纷扰扰开满了枝头。莫说三月的嫩柳,轻轻盈盈款摆在风中,但只那一方窈窕绿水,蜿蜒下去便成了独一无二的瘦西湖了。
“维杨城内,日降五色祥云,有仙子,所落处遂成一泉眼,谓‘天下第五泉’。”幼时读过的维杨野史,提醒了我,这瘦西湖水曾得上天眷顾,难怪秀美如斯。这引人遐思的传说,让这水更美的带了几分仙气与灵韵。
狭而长的带状水域,极窄的波面,两岸的桃花相映,面前的人声可闻,却又弯弯曲曲怎么也望不到头。在植了垂柳的长堤上懒散的走着,嵌着“扬州八怪”字画的长廊就在对面,品评着那一幅幅或竹或菊的丹青书画,远处的临水而建的“熙春台”内飘出的铮铮琴声隐约可闻。在这长堤上走过的人,就怎么也忘不了,这长长水域的婉约风情了。
在瘦西湖内,没有什么楼台轩榭是离得了水的。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依附着水而存在,只有有了这方秀水,才成了活物,才有了灵气。立在水面的“钓鱼台”,漾着小舟靠近它时,台下的声孔,在水波的撞击下发出的鸣声,在三月的和风中,悠悠传得远了。前朝工匠的杰作,使这水都活了。或轻声细语,或悠悠吟唱,只要凝神去听,就会听到她对你的温柔耳语。
最最喜欢瘦西湖的二十四桥了。就是从未见过她风情的人,只听这名字怕是已快醉了。二十四个桥洞,二百四十级的台阶。月上中天的时候,幽咽的水在桥下。每一个桥洞中都又月儿的倒影。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见到这奇景的时候时怎样的惊异,等到后来年岁渐长了,读了好些个“月光如水水如天”,“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就觉得都不如一句“二十四桥风月”让人心折。是时才明白:这瘦西湖的水演绎出更多的竟是对风月的幽思,才子佳人的绝配。
写这闻的时候,已是深夜,窗外的一轮月也是亮的出奇。只少了记忆中的那方秀水的映衬,月儿也少了几分风致。不知明年的三月能否有幸重见瘦西湖的秀水?交睫的瞬间,竟有泪隐然。想问:那二十四桥风月,可有玉人仍在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