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一卷.甫年少 我心匪石 ...

  •   突厥有意与大唐议定百年安定之和约,宛宗自然龙颜大悦,要知北方那无休无止的吞银子的战火若能平息,那么户部每年就能省上百万两银子,国库也能丰腴不少。
      只是和亲这一项让宛宗有些犹豫。突厥根基犹在,那勃律可汗的意思明显是想娶位真的帝姬,但宛宗心里却未必愿意下降金尊玉贵的公主予那不臣蛮子,到北国蛮荒去受苦。
      宛宗坐在龙案前查阅突厥议和文书,巍然不动,不知在想什么。
      宛宗身边最亲近的司礼监掌印徐寿最精于揣摩圣意,此时他见宛宗定坐凝思,眼珠一转,上前两步,俯低身子尖着嗓子毕恭毕敬道:“陛下可要奴婢拿御笔来?”
      “不,不用,”宛宗沉吟片刻,看向徐寿,问道:“徐寿,你说朕的公主中哪个最贤淑明义,心怀报国之念?”
      徐寿瞟一眼文书,心里清清楚楚,斟酌着答复,他突然想起前不久万寿节上名声大噪的少女,有了主意,他字字小心地回道:“陛下这么一说,奴婢突然就想起万寿节上清平公主一曲古琴,铮铮然有上古高士之遗风,想来必是高洁之人。”
      徐寿见风使舵惯了,抛出个清平公主只不过是因她势弱,在深宫无依无靠,不怕得罪,所以拿来试探圣意罢了。
      “清平?”宛宗迟疑片刻,忽的想起了那晚那个袅袅婷婷的少女。
      宛宗笑道:“你是自万寿节那日才知有个清平公主吧。”
      “老奴不敢,只是清平公主的琴技着实教人印象深刻,教老奴记忆犹新呢。”徐寿把头俯得更低,忙道。
      “她们女儿家,琴棋书画总要通一些的,不然还有什么值得拿出来一说的。”宛宗轻叹道,手指上的玉扳指一下下扣在檀木几案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一阵寂静,徐寿垂首立在一旁,不敢发出一点声响惊扰宛宗的思索。
      晚上,宛宗与敬明皇后一同用膳。席上闲话,提起“和亲”一事,皇帝随口提道:“朕看清平公主端庄淑慎,堪负大任,梓童以为如何?”
      敬明皇后一愣。宛宗儿女众多,其中清平公主所出卑微,默默无闻,敬明皇后根本记不起宫中还有这号人,却不敢在宛宗面前表露自己统御六宫不力,于是皇后只笑着搪塞:“陛下英明,所言必是大有道理的,臣妾怎敢多舌?”
      宛宗只是笑笑,赞了声茄煲不错,皇后忙应声道如何如何,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开了。

      李元在御书房混迹多年,他做人尚得要领,近来又获储君赏识,好歹在宫中建立了点人脉。不久就有人把帝后席间话语一字不漏地转述给他。
      “这!本朝惯例是以宗室女充公主和亲番邦,哪有金枝玉叶出降蛮夷的前例!”李元当即惊怒道。过了一会红了眼眶,以袖掩面泣道:“十四妹与我一母同胞,相携而立。我心匪石,忍能眼睁睁看着胞妹下降蛮夷,远赴不毛之地?”
      便有相知亲近的易姓门客劝道:“殿下莫急,陛下心意未定,尚非板上钉钉的事,大可徐徐图之。您现在不如去拜会太子殿下,探探东宫是什么意思再谋之。”
      李元顿觉失态,顿首道:“先生所言极是,小王失态了。”
      易先生本是翰林院小小主簿,李元喜与文士结交,行走间大无亲王架子,与易先生亲善了,开府后便劝易先生投入自己门下做舍人。易先生一算,做亲王舍人的俸禄还高于翰林院主簿,活儿又闲散,便欣然相从。于是宾主尽欢。
      按下这茬不提。当日李元换了一身常服,做白身文士状,诣太子。
      太子为人素来温雅宽和,人言有长者之风。此时他头戴方巾,一身素袍,活脱脱一位君子儒生,只待坐而论道,哪像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东宫储君?
      太子对李元的前来似乎没有半点惊讶,只亲昵地招他坐在侧席,唤人上福建贡茶,礼数周全。李元心知太子他知情绝不晚于自己,否则这储君之位也别安坐了。
      李元耐不住,擅自起身,行至席中,长长一拜,哭道:“殿下救我!”
      太子稳坐主席,温声相抚:“十一弟何出此言?且坐下说话。”
      李元长跪不起,泣不成声:“臣弟生母早逝,只有十四妹一个同母胞妹,自小相依为命久矣。不料近日窃闻父皇陛下有意令十四妹出降突厥,可谓如雷轰顶。十四妹身娇体弱,若遣去了北境荒原,焉有命在?臣弟思之,岂能苟且自顾?况母妃孙才人逝前,曾嘱臣照顾好十四妹,臣今日不尊母命,苟能安然独活?太子殿下怜臣切切之心,救我兄妹二人一命,则来世衔草结环亦不足为报矣。”
      太子愈加温和体贴道:“十一弟何至于此!十四妹是你胞妹,难道就不是父皇骨肉,孤之手足了吗?断不可孤绝如此,伤了一家人的和气。”
      “殿下教训的是,臣弟知错。”李元连忙顺应。
      “唉,突厥贫寒,要十四妹去和亲的确太委屈,”太子沉吟良久,叹道,“想来父皇心意定不会是如此,十一弟你且放心。”
      “谢太子殿□□恤,臣弟并十四妹感激不尽!”话虽如此,李元仍长跪不起。
      “你站起来,”太子微笑道,“孤会想办法的。”
      “殿下恩泽深厚,元没齿难忘!”李元这才三叩首,一脸感动地站起。
      “陛下心意未定,十一弟万万不要急躁冒进。”太子劝道。
      “是。”李元恭敬告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