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国破 ...

  •   亡国有时其实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没有全民皆兵的抵死抗争,没有血杵漂流的厮杀,更没有示威性的屠城。

      大渊朝上京的城门就这样大敞开来,面对着护城河那头鸦黑一片的楚国十万大军。

      轰,是铁桥放下的声音。那条已有几百岁的护城河失去了它的意义。吊桥连通了城外与外城,成了楚军的康庄大道。

      站在城垛上的士兵们,有些咬紫了自己的嘴唇,眼眶中含着泪水。他们是战败的人,不战而败的。

      京畿的防御工事已如同虚设。赵仕今日只领了八千人来到外城墙下。看到铁桥已放下,他左手掌着缰绳,右手抬高用力挥下对全军示意,向上京进发。

      铁蹄踏下,尘土激溅,伴着一声声沙哑的马鸣。

      步兵打头,轻骑掠阵,其中一拨人飞快地跑上城墙,控制城门以及守城的兵将,另一拨人肃清外城通向皇城的九条主街,将街上的老百姓赶回家中,为后面的大部队开路,军纪严整。
      不一会,有下属飞驰来向赵仕汇报,前方已经肃清完毕。

      赵仕点点头,对他说:“传令下去,军中不得有一人欺压百姓,违者就地斩杀。”

      “是。”

      随后赵仕和一众将领带着一队排列整齐的骑兵沿昔日人群熙攘的章台街经过皇城向宫城行去。

      章台街是上京城的主街,连通了外城、皇城和宫城,中设五道关卡,大多集中在皇城和宫城之间,还有一道本不在章台街上。但上京城的百姓总喜欢将它算上,久而久之便统称成了章台五关。

      在楚国未发兵之前,共有七个国家。燕、越、魏、楚、大渊、南齐、韩。楚国和大渊的综合国力在七国之中是最强,而其余各国除去越国最弱外都势均力敌。上京城则是当时最大的城。

      单从这一城五关就可看出一二。

      上京城城内店铺林立,买卖通宵达旦,商人交易动辄千万。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一直是大渊子民的骄傲。

      看着关卡一座座为他们打开。沉重的铁门缓缓打开,吱呀吱呀,仿佛在哀悼什么。

      各位将士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望着这偌大的城,嘿这是我们的胜利品!他们这么想。将领们都觉得大渊的亡国是因其幼帝掌权国力衰微,抵不过楚国雄狮的征踏。

      但赵仕知道不是这样的,他仍清楚地记得那个晚上的争锋与妥协。那个独自赴约的男人。

      行进的路上百姓们稀疏散去,一个小男孩却不顾母亲的阻拦,向骑马而过的赵仕的方向呸地吐了一口唾沫,骂道:“坏蛋!”

      赵仕正想事,听到骂声向声音的源头寻去,竟是个孩子。

      小孩的母亲没拦住,又看见赵仕望过来,那眼神带着淡淡的杀意,吓得跪下来抱住孩子的头,抖得直哆嗦,不停地抽泣,连求饶也不敢。

      副将冯瑞看得直皱眉,他扭头请示赵仕,是否要将这两人带下去惩处。

      赵仕摇头阻止冯瑞。

      无故的不抵抗已经让这里的人民十分不慢,如今接手的时候更是一个人都不能杀。任何的小差错都会带来后果不堪想象的影响,更何况这城在未来的很大一段时间里不会直接暴露在楚国治下。他的主子当初怎么会应下这种条件呢?

      又想到没得仗打的赵仕心里满是阴郁,哼,早闻大渊多良将。叶祈、魏青哪个不是他梦寐以求的对手?少年成名的将军对找不到这件事烦恼了好久。好不容易,好不容易等到他家楚王来打大渊了,本以为可以酣战一场,结果小仗都没几场,他奶奶的气死本将军了!

      大渊的百姓可没有赵仕这种“闲情逸致”。

      外城中被肃清的百姓中多是看热闹的,刚刚上了温饱线的他们没有读什么书也没有那么多的国仇家恨。零伤亡和签立不平等条约的易国于他们而言不过悲伤一段时间,更何况听闻楚国国君甚是贤明,这场短暂的混乱全无后顾之忧。

      生活总是要过下去的,天大的事也没有活着重要。这世间哪来那么多愿意舍生取义的人呢?

      却也有两三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愤愤不平,有捶胸长叹者,有咬齿隐忍者,有掩面啜泣者。亡国之恨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是这辈子都无法忘怀的了。

      一位拄着拐杖的青衣老儒望着戒律森严的楚军摇头叹息道:“这锦绣江山,圣上年幼终是守不住,都抵不过佞臣小人!可恶!可恨!”

      据说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人,那个权倾大渊朝野的左相周辉。

      据说那周家,出过开国第一功臣,世代皆是忠良死节之臣。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国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