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 31 章 ...

  •   申濡遣人来通知子桓的时候,他正躲在自己的屋里,看着手里的一块鸟纹白璧。他用手指细细描摹玉璧上的纹理,眼神温柔而缠绵,仿佛看的不是一块白璧,而是他的恋人。

      他第一次见到这块白璧是在李易的府上。那段时间子桓因为有人频繁向李易说媒而闷闷不乐,子桓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仍装作什么事也没有,但李易怎会看不出?于是某个冬日的午后,用过午膳之后,李易便让子桓随他去一处地方。李易一路上一言不发,异常严肃,子桓怎么问,他都没有搭理。

      到了李易房间后,李易从锁了好几把锁的柜子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阙难得一见的玉璧,玉白无瑕,雕饰浑然天成。李易拿着玉璧,一脸严肃地说他们两人虽不能拜堂行礼,却愿以此无暇的白玉作为凭证,不让彼此的感情蒙上尘埃渣渍,愿一心一意,相约白头。说完,李易郑重地将玉璧交到子桓的手上。

      后来李府出事,子桓被人突然带走,这块玉璧自然没能带在身上。再次见到这块玉璧却是在花园里,正是他在花园里弹琴,被周迢碰见的那天。

      周迢来之前,子桓正在园里散步,走到一枝繁叶茂处,一个小宫女乘着撞进他怀里的机会,往他怀里塞了个东西,还在低声飞快地说了一句:"三年即来,莫忘白璧之约。"

      子桓还在想着那宫女的话,却被突然响起的敲门声吓了一大跳,还险些把玉璧摔到地上。

      慌乱过后,他牢牢拿好玉璧,稳了口气,问:"怎么了?"

      狗儿见子桓把门从里头闩上了,便在门外说道:"申大人派人过来了。"

      "好,我马上出来。"说完,子桓连忙用布将玉璧仔细包好,小心翼翼地塞到方角柜与墙壁的缝隙处。

      将玉璧安置妥当之后,子桓站了起来,拍了拍衣服,然后才走出去。

      带消息来的这人之前也来过几次,倒不算是生面孔。平日过来除了打听园里的日常,这人还喜欢听狗儿胡扯八扯。子桓走出来的时候,也不知道狗儿跟他说了啥,只见他笑得前仰后合的,乐不可支。

      "秦大人,劳您好等了。"

      这人跟宫里的其他人不大一样,不怎么摆架子,他直接把申濡吩咐的事给说了。并顺便嘱咐了其它几件事,也是些日常小事。虽只是嘴上唠叨了几句,但到底体现了对子桓的关心,子桓还是承他的情的。

      子桓诚心地道谢,又留他喝茶吃了些自己做的茶点,然后再送他离开。

      一般这种跑腿工作都会有些外快,但是梅园这处比较特别。子桓虽然有独立的院落,但身份上却是介于奴隶和乐师之间,非常尴尬。原则上他还属于被看管对象,别说没银子,其实连自由也没有,怪不得之前被欺负。

      而狗儿的品级其实也非常低,他就算能有几个钱留下,也得寄给家里人,子桓不可能让他出这份钱。所以来这里跑腿的人确实是没啥可捞的。

      好在这位秦姓内侍倒不怎么在意,子桓过意不去便常常特意给他备着些自己做的点心。不知是子桓手巧或是这位内侍客气,又或兼而有之,总之,对于子桓的点心他总是赞不绝口。

      皇帝说"照老样子来",这个晚上果然是依着老样子来。

      子桓轻车路熟地进殿,请安,弹奏。一切与一个月前的那些晚上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

      子桓又一曲弹毕,皇帝长长呼了一口气,这才挣开眼睛跟子桓闲话几句。

      "身体如何了?"

      "谢皇上关心,已经好利落了。"

      皇帝稍稍坐起一些道:"那就好。过几日,朕要到高台山盘庚数日,你随朕一起去。"

      子桓有些意外,抬头看了皇帝一眼。

      在李易府上待的那些日子,子桓除了研习琴谱之外,其实还很看了些杂书。所以,高台山他是知道的。

      高台山位处齐国的西北边,毗邻西北小国邬伊。高台山只是个小山丘,山顶比较平坦,故名高台。它的四周是高耸的山脉,前后各有一条狭道分别通向齐国和邬伊。

      而子桓之所以惊讶,主要在于,高台山并不在齐国国境内。

      "怎么?"皇帝见他不答,问道。

      "皇上离开国境...不怕遇到危险么?"

      皇帝挑了挑眉毛,戏谑道:"朕还以为,朕遇到危险,你会很高兴。"

      子桓努了努嘴,不想回话。

      周迢出事,子桓自然不会有多担心。但问题是,他还要带自己去,到时候别人刺杀周迢,殃及池鱼怎么办?

      皇帝看着子桓的表情,饶有兴致地问道:"在想什么呢?"

      "大臣们应该不会赞成皇上这么冒险的举动吧?"

      皇帝一听,又慢慢躺了回去,微笑道:"要成大事,固然得小心谨慎。但有些险,却不得不犯。否则,注定一生平庸,毫无建树。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子桓心道「要去你自己去」,嘴上却说:"皇上既然有要事要办,更不应该带着乐师伶人,以免耽误了您的大事。"

      皇帝好笑:"别以为朕不知道你那些小心思,朕既已开口,事情便这么决定了。"

      子桓想了想,又觉得万一出了事,说不定能趁乱逃出去,那就用不着等三年,而是立马就能见到李易了。他于是没再抬杠,乖巧地应了。

      子桓虽然嘴上没说,无奈脸上的表情比白纸黑字写的还清楚。他心里想什么,旁人一看便知,何况皇帝?

      皇帝在一旁看得有趣,又忍不住逗了他一阵才让他回去。

      第二天,皇帝开始布置出行的事宜。朝里大臣对于皇帝的决定都极为震惊,自然极力阻挠。但皇帝除掉李易之后便没人能真正牵制他做决定,尤其这个决定并不是皇帝的任性举动。这实在是最省人力物力而解决他们西北大患的一个途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