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十一 ...
-
阆中第四日,云端的一日。
玉锦屏说,我与花沐的工作合约已经完成,从今日起,我便是她邀请至阆中的客人。她礼应先陪我阆中一游,之后才继续拍摄。
我当然求之不得。
我们先登临了锦屏山。
锦屏山虽不甚高,然而临江壁立,林木葱郁,说得上玲珑奇丽。玉锦屏说,如果是春天,漫山都开遍了桃花和李花,远看整个山峰便如用粉粉白白的花朵儿扎成一般,所以锦屏山又有一个俗名儿叫做花山。
“我的名字,便是由这锦屏山而来。”
她淡淡地提及,没有更多,也并不掩饰眉目间的黯然。
我悄然转变话题,设法引出她的欢容。不是不关心她的心事和过往,是我对目前的进展已经太开心,生怕过度的迫近,会对她产生压力,令到她退缩。方季玉的故事,便是前例。
玉锦屏充作导游,引我在这阆苑仙境中漫行。
九曲长廊、观星楼、张宪祠、阆峰亭、瞰碧亭、碑林、杜少陵祠、放翁祠、纯阳洞、飞仙楼、八仙洞。一路行去,映着她的笑颜都一一刻画在我的心上。
读读匾联,念念铭诗,谈谈笑,聊聊天。她还许可我,可以随时为她拍照留影。
其乐何如。
山道一路盘延,到了阆峰亭“嘉陵第一江山碑”处,便转向依山势沿江而行。山道一边便是碧流行舟,波光照影的嘉陵江,另一边则处处楼台,掩映在山色林蔼之间。
在碑林中,我亲眼看到了那块张飞手书“立马勒铭碑”,不由又想到张小飞。今天是否有机会能见到他?不知为何,我还是很执著于想再见他一面。但我也并没有向玉锦屏提起他,因为我随即便心虚地想起那个奇异而旖旎的梦……
其乐融融中,不知不觉我们来到飞仙楼、八仙洞,那已是山道的最高处。飞仙楼更一阁飞起,虚凌于峭岩之上。
站在飞仙楼中,俯瞰嘉陵江澄净如玉,像一条碧练般绕城而去,阆城形胜均历历在目。特别是华光楼,一楼傲岸独立于青灰色的背景之中,在阳光下重重飞檐的琉璃华彩与嘉陵江水交相辉映;而举目青空如洗,远眺云山四合,视野胸臆的开阔与在华光楼上观景的感觉自然又大不相同。
我正心醉魂驰间,忽见玉锦屏指着西边一处略平的崖坡道:“那边原有个丘祖殿,现在竟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她语意之中颇存怅惘,接着又幽幽地说道:“其实现在锦屏山的楼阁祠堂,差不多都是新近修建的了。倒是古城里还有一些真正的旧物——也是越来越少了。”
我见她又生了感伤,忙作疑问道:“你还记不记得刚才在杜少陵祠看见他那首《阆山歌》里说:什么云,什么石。……什么什么敌嵩华的?”
玉锦屏答道:“嗯,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是这几句吧?怎么了?”
我笑道:“我刚才看着这几句诗,还在想:锦屏山虽然秀美,说到气势,到底和华山、嵩山那样的五岳名山不同,这个一贯正而八经的杜甫,没想到也这么会拍马屁呢!不过这会儿从飞仙楼这么望下去,还真有点鬼斧神工的感觉。特别是这嘉陵江,这么美,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还真就是老杜那句‘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不过什么巴童荡桨,水鸡衔鱼,可惜现在是见不着了。”
玉锦屏果然被我引开了注意,她笑道:“想来杜甫也是性情中人,喜欢什么便说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如果不是他爱重阆城山水,为它写了那么多诗,锦屏山上也不会有他的祠堂了。这大概就是人与地之间的缘分吧。不过他也不尽是夸张,那句‘江动将崩未崩石’,乘船从江中过时,如果抬头去看山壁,可不就是这个感觉。——你既然这么喜欢嘉陵江,下午我们就去乘游船,让你好好亲近亲近如何?”
我自然应和,但其实,嘉陵江再美,如何能与她相比?能和她在一起,自然是做什么都好,做什么我都情愿的了。
从飞仙楼沿石径而下,玉锦屏引着我向左一转,绕过一道翠竹小径便下到了彩虹亭。从彩虹亭便可直接下山,然而玉锦屏说要带我去另一个地方,既可以让我多看一会儿嘉陵江,又可以领略到另一番阆中盛景。我们便又从彩虹亭沿着缘江的山道返回阆峰亭,然后继续沿江而下,经罗半仙门便到了江边,再经古南津关,登临奎星楼。
奎星楼有四层,与华光楼一般高矮,却建在小山上,登临到最高处,自然也是风光无限。玉锦屏示意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呀,只见接天碧叶,竟是一片看不到边的荷塘,一片荷叶的海。
原来这里就是每年举办阆中荷花节、有荷花村之称的江南镇,奎星村。
此时还没到荷花节的时日,荷花村里游人并不多。我们直奔了塘边去观赏,那些碧绿的荷叶都如翡翠所雕成一般,层层叠叠,姿意亭亭,在氤氲的水气中优雅地舒展着;荷花有些已开放,红、粉、青、白各色俱全,但大多数仍只是花苞,然而星星点点布满在碧叶之上,清风拂过,荷叶与荷花一起随风舞动,一阵阵绿浪携着清香袭来,令人心旷神怡,真是美不可言。
时已近午,阳光已有些眩目,得人许可,我折下两片如车轮般大小的荷叶,与玉锦屏一人一片。手持着花茎,用叶片遮着阳光,便如撑着一把碧绿的小阳伞一样,而玉锦屏一身白衣白裤,站在荷风碧海的背景之前……我不懂得用语言形容,只能频频按下快门。
有人招揽我们去尝尝农家的荷宴,我们一呼即应。不一时,便吃到了碧绿的荷叶粥、清香的荷叶蒸肉、软糯的莲子炖鸡,虽然说不上是荷的盛宴,然而其新鲜清美处,别具一般风情。
让我没想到的是,玉锦屏还带我去参观了红军纪念馆,而且是认认真真地观摩了一遍。然后我们再去了张桓候祠,即张飞庙,又在古城里左顾右盼,时而坐坐马车,时而看看绣娘表演,等我们到犀牛码头去乘游船时,已经将近黄昏。
来坐游船的人很多,在等候船次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个亭子,上面匾额写着:犀牛望月。我想起在网上的资料中曾提到过在阆中城西有古镇水石牛,莫非就在这里?
我向玉锦屏问起,她似乎不太清楚,想了一下,才说:“以前镇水石牛是放在这里防洪坝上,只是后来破四旧时就被搬走了。以前这里叫犀牛渡,那么现在叫犀牛码头、犀牛亭,那也很平常。倒不见得是石犀牛搬了回来。”
我说反正闲等着,不如过去看看。玉锦屏也许是走累了,迟疑了一下,但看我十分感兴趣,还和我一齐走过去。我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便不知为何,那亭子似乎有什么东西吸引着我,让我不由自主地就想走近。
那亭下果然放着一尊石牛。那石牛并不甚大,只有不到一人长,四腿卧地,然而昂首侧耳,双目圆瞪,果然很有些护卫阆城的气概。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古物,但看来形态圆憨质朴,石色苍黑而石质细润,身上光滑润泽如黑玉一般,应是多少年被人手抚摩所至。不过在这石牛的鼻上、耳上、腿上,却又都有若被敲击而产生的断面,可以说是伤痕累累。
玉锦屏走上前去,手指轻轻地触摸那些石牛身上的伤痕,若有所感。一会儿才道:“这就是原来那一尊呢。”
她又在感伤吗?我有些无措。但不过片刻,她便转头看向我,微笑着说:“如果快要下雨,这石牛就会出一身大汗,就像天气预报一样。现在看来,明天还会是个大晴天呢。”
说着,她在石牛身上轻轻拍了一掌,又道:“这大石牛,可是最言而有信的了。”
我也伸手抚摸了一下石牛的身子,触手温和,有种温暖而亲近的感觉。谁说死物无情呢,阆中人与这大石牛的感情,大概早已随着无数只手无数次的触摸深深沁入石质里去了吧?所以,就连这石牛身上的斑斑伤痕也只觉得沧桑,而并不觉凄厉。
我突然有所领悟,那夜梦中,我似乎听玉锦屏叫张小飞石犀大哥,又称他是阆中的守卫灵,那大概就是我把脑海中残存的有关资料与张小飞的气势相联系的结果吧,那个张小飞,给人的印象还真跟这头石牛的感觉颇为相似呢。
正感想中,忽听码头那边有人喊:“都回来吧,船来了。”
我们所乘的仿古游船,叫做子美号,我与玉锦屏相视而笑,那么,就让我们就想像着和杜甫一起同游嘉陵江吧。
“哥子耶、妹儿哟——坐稳啰!”船工一句响亮的吆喝声中,船儿离岸。不久,划着桨的船工们便对唱起了山歌。
“嘉陵江上把船开,你好比江上的芙蓉独自开……”
歌词用川北方言唱出,我大多都听不懂,但这民歌浓郁的风情,和习习江风一起,相伴着我们这一叶木舟,飘荡在在这澄澈的嘉陵江水之上,也惬意的很。
坐在我身旁的玉锦屏,却微垂着眼睫,似听得入神,一会儿竟低低地跟着哼唱起来。她的声音虽然细小,一字一字却唱得极清晰,我全部都听得明白:“贤妹长得莫多高,细眉毛,弯又弯,桃花脸哩,嫩闪闪……”
夕阳的淡金和嘉陵江的波光都温柔地映在她的脸上,我凝望着她的眉,她的脸,一时竟不知身在何处。只觉这歌儿字字情痴缠绵,荡气回肠,而我心里又是甜蜜,又是伤心,却不知是为了什么。
随着歌声的低垂,天色也渐渐暗了。
离船的时候,两岸的灯火已陆续铺展开。我们沿着滨江路漫行,一边全是廊下挂满红灯笼的仿古建筑,一边便是嘉陵江。对岸锦屏山的山崖上也被盏盏红灯笼镶起了边,而稍远的嘉陵江大桥,头顶的过江索道,更全部是串串大红灯笼挑起。这境味,比起大都市的七彩霓虹、电光声影,虽然单调了许多,但竟使这古城的江岸显现出一种别样的蛊惑之魅。
滨江路沿路的仿古建筑,多是酒吧、餐厅,这时也都在露天摆了桌椅出来,我与玉锦屏选了一家坐下。我点了啤酒,然后看了她一眼,她不语,微微地笑。
在嘉陵江边的暮色里,江风和她的笑靥一样温柔。我说了许多话,许多事,从小的调皮,到长大后的孤单,我的亲人,我的友谊,我的工作,我的兴趣,我的理想,我的梦想。
她几乎没有说什么,但她的姿态给我鼓励,我会觉得她愿意倾听我的述说。
她微微地笑着,我几乎有些感激。
渐渐夜深,夜幕如同深蓝的海,星子璀璨,在海波里闪烁着,而弯月从山边露出的一角,也变成两只皎洁的船儿,一只航行在这夜的天海,一只停泊在嘉陵江心。
阆中的月色与星子,好像特别清晰明亮。
我也不再说话,和她一起体会这月夜在人间繁华中的静美。
此刻,月下的她,微笑的她,好像已经走近了许多,又好像永远那么遥远。
我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像在梦里那样,伸手去握一下她的手?而什么时候,会像在梦里那样,她会依靠在我的怀中,向我讲讲她的忧和喜?
有一个导游模样的人带着几个游客从桌边走过,在江风里飘落了几句碎语。其中一句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人说:“前面皮影吧里有我们阆中著名的皮影戏演出,你们要去看不?”
旁人怎么答我没再注意,我向玉锦屏问道:“你不是很喜欢看皮影戏吗?要不要我们也去看看?”
玉锦屏听了我的问话,却脸色微变,她惊讶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喜欢看皮影戏?”
我也是一愣,是呀,我怎么知道?
转念间,我已省起,这不是昨夜,我们坐在华光楼顶的时候,她自己对我所说的吗?
********************
附:《阆山歌》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阆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又及:阆中现存的石犀牛是清代用峡石雕刻的,只有二百多年。据说,那是张小飞现在的寄身,而非他的原身,至于他的原身在哪里,……。
又又及:这一节,纯属作者的恶趣味。请大家自动当作游记来看就好了。而且是YY的游记,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请勿作为攻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