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新生的序曲 ...
-
晨光透过训练场的玻璃窗,在刚刚被雨水洗净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江凌飒提前半小时来到训练场,独自做着热身运动。昨晚的暴雨让空气格外清新,却也让她右膝的旧伤隐隐作痛。她小心地活动着关节,感受着肌肉的每一丝牵拉,脑海中还在回放着昨夜与周以翎在黑暗中的对话。
训练场的大门被轻轻推开,周以翎准时出现。她依旧穿着那身熨烫平整的深灰色西装,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步伐却比往常略显迟缓。细看之下,她右腿在迈步时带着几乎难以察觉的僵硬,这个细节,只有经历过同样伤痛的人才能注意到。
"早。"江凌飒主动打招呼,声音里带着一丝试探性的缓和。
周以翎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膝盖感觉怎么样?昨晚淋了雨,要注意旧伤复发。"
"还好,贴了镇痛贴。"江凌飒简短回答,尽管两人之间的气氛依然带着些许生疏,但昨夜那场意外的交心,已经在她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训练开始后,周以翎一如既往地站在场边观察。她不是教练,不能干涉训练内容,但作为经纪人,她需要时刻掌握球员的状态。她注意到江凌飒在转身时总是下意识地保护左膝,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她若有所思。
训练间隙,周以翎走到正在喝水的江凌飒身边,打开平板电脑:"我整理了你最近三个月的数据分析。"她调出一组复杂的图表,"你的右腿肌群比左腿强15%,这导致你在做动作时会不自觉地依赖右侧。这不是战术问题,而是身体机能需要调整,你的右腿在保护你的左腿,避免伤害。"
江凌飒专注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这些精准的分析让她不得不佩服周以翎的专业素养。
"我不是教练,不能指导你的战术。"周以翎的语气很平静,严格恪守着职业边界,"但作为你的经纪人,我需要确保你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训练中做出相应调整。"
她调出另一份报告:"根据运动医学专家的建议,我为你制定了一套个人训练方案。重点是通过平衡训练,改善两侧肌肉的力量差异。当然,这需要得到教练组的同意。"
就在这时,主教练埃琳娜·莫拉蒂吹响了集合的哨声。今天的训练内容格外特别——全队要观看上周比赛的录像分析。当投影仪亮起时,江凌飒注意到画面中多次标记出她在场上的跑位轨迹。
"各位,"埃琳娜教练用激光笔指着屏幕,"我想我们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过去的战术体系已经不适合球队现在的发展。"
她调出江凌飒的数据统计:"看看这些数字。江在禁区内的射门转化率高达76.8%,但在回撤拿球时的效率明显下降。我们为什么要让最好的射手去做她不擅长的事?"
助理教练马克·詹森补充道:"我们研究了过去一个月的比赛数据,发现当江更多地留在前场时,球队的进攻威胁明显提升。这不是我和埃琳娜的决定,是数据告诉我们的方向。江过去大部分时间是作为边锋甚至边前卫来进攻。这完全是在浪费她的射术,因此经过教练组的共同商议,我们决定把江改造成一个全能型射手,战术体系中的9号位,中锋。"
江凌飒下意识地看向场边的周以翎,发现她正在认真记录,表情平静如常。但江凌飒隐约觉察到,这些精准的数据分析背后,或许有周以翎作为经纪人提供的专业建议。
训练重新开始后,埃琳娜开始实施新的战术布置。她让江凌飒更多地停留在前场,将组织进攻的任务交给中场的加布里埃拉和莉莉。
"凌飒,你的任务就是把球送进球门。"埃琳娜在场边大声指导,"相信你的队友,他们会把球传到你最舒服的位置。"
起初,这种改变让江凌飒感到不适应。多年来,她习惯了回撤接球,靠自己创造机会。现在要她完全信任队友的传球,在禁区内等待机会,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信心。
几次配合失误后,江凌飒忍不住又开始回撤要球。这时,周以翎走到场边,但不是对江凌飒说话,而是对正在记录的体能教练说了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体能教练向埃琳娜建议暂时调整训练内容。
"凌飒,先过来一下。"埃琳娜招手叫她,"我们来看看你刚才的跑位。"
在录像回放中,江凌飒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当队友正在组织进攻时,她的回撤反而打乱了整体的进攻节奏。
"信任是相互的。"埃琳娜拍拍她的肩,"你要相信队友能传好球,他们也要相信你能进球。这需要时间适应。"
周以翎始终站在适当的位置,没有越界干涉训练,但她适时地给江凌飒递了一瓶水,还有一张写满数据的纸条。上面详细记录了江凌飒在禁区内不同位置接球时的射门效率对比。
下午的训练更加深入。埃琳娜设计了多套针对新战术的演练方案。江凌飒需要学习如何在禁区内更好地卡位,如何预判传球的路线,如何在狭小空间内快速完成射门。
"不要总是想着用力量取胜,"埃琳娜指导道,"学会用巧劲,用角度。你的爆发力很强,但要用在最关键的时刻。"
训练间隙,江凌飒独自加练射门。周以翎远远地看着,偶尔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当江凌飒完成一组射门练习后,周以翎才走过来,递给她一条毛巾。
"数据显示,你在小禁区内的左脚射门准确率比右脚低12%。"周以翎的语气很专业,"这不是战术问题,是你的个人技术需要加强。作为经纪人,我想我有责任提醒你这一点。"
江凌飒点点头,开始加练左脚射门。周以翎站在球门后方,静静地观察着。作为曾经的未来之星,曾经周以翎的任意球堪称一绝。但如今,犀利的死角落叶球已经转换为了精确无误的数字,但一样都在帮助着江凌飒。
"第7次射门,球速98km/h,偏出立柱15度。"
"第13次射门,球速102km/h,角度理想。"
她报出的数据精准而客观,帮助江凌飒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动作。
夜幕降临时,大部分队员已经离开训练场,但江凌飒仍在加练。周以翎也没有离开,她坐在场边的长椅上,整理着今天的训练数据。她的右膝上放着一个热水袋,这个细节被江凌飒看在眼里。
"你的膝盖......还好吗?"训练间隙,江凌飒忍不住问道。
周以翎抬起头,微微一愣:"老毛病了。你专注训练就好。"
但江凌飒注意到,在她起身时,右腿明显使不上力。这一刻,江凌飒突然明白了周以翎为何如此执着于数据和分析——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有多么脆弱。
晚上八点,埃琳娜教练意外地返回训练场。看到仍在加练的江凌飒和在场边记录的周以翎,她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看来你们都注意到了同样的问题。娜说,"凌飒在新战术体系下需要提升的不仅是跑位,还有射门的精准度。"
周以翎合上平板电脑:"作为经纪人,我只是在履行我的职责。具体的技术指导,还需要教练组来完成。"
埃琳娜点点头:"但你的数据很有价值。明天开始,我们会在训练中增加针对性的射门练习。"
这个夜晚,训练场的灯光一直亮到很晚。江凌飒在埃琳娜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在新战术体系下的技术细节。周以翎则始终在场边记录,偶尔与埃琳娜交流几句,但始终恪守着经纪人的职业边界。
当时钟指向晚上十点,江凌飒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组射门练习。她的球衣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今天就这样吧。"埃琳娜拍拍手,"明天继续。"
周以翎收拾好设备,递给江凌飒一份文件:"这是明天个人训练的建议,我已经和教练组沟通过。"
回宿舍的路上,江凌飒翻看着手中的文件。里面不仅有详细的数据分析,还有针对她技术短板的训练建议。每一页都体现着专业和用心,但又严格限定在经纪人的职责范围内。
月光下,江凌飒看着周以翎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专业不是越界干涉,而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到极致。周以翎用她的方式,为球队的战术变革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同时又严格恪守着职业边界。
这个夜晚,新生序曲已经奏响。战术的变革、个人的成长、职业关系的重新定义,所有这些都在这片绿茵场上悄然发生。而更重要的,是两个曾经受伤的灵魂,正在学会用各自的方式,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
第二天清晨,当江凌飒再次走进训练场时,她注意到场边多了一块战术板。埃琳娜教练正在和助理教练讨论着什么,看到江凌飒,她招了招手。
"来得正好,"埃琳娜说,"我们正在细化新的战术安排。根据昨天的训练数据,我们需要调整你的跑动路线。"
江凌飒看向周以翎,发现她正在不远处整理资料。虽然周以翎没有直接参与战术讨论,但江凌飒知道,那些精准的数据和分析,正是推动这些改变的重要依据。
训练开始后,江凌飒努力适应着新的战术要求。有时候她还是会不自觉地回到以前的习惯,但每一次,埃琳娜都会及时提醒她。
"相信你的队友,"埃琳娜一次次地重复着这句话,"把你的精力留在最关键的射门时刻。"
周以翎依然在场边记录着数据,偶尔会与体能教练低声交流。她的存在就像一座灯塔,用专业和克制,为江凌飒指引着方向。
午休时分,江凌飒在理疗室遇到了周以翎。她正在接受苏西的理疗,右膝上敷着冰袋。
"旧伤复发了?"江凌飒关切地问。
"只是预防性处理。"周以翎轻描淡写地说,但江凌飒注意到她微微蹙起的眉头。
这一刻,江凌飒更加理解了周以翎的坚持。那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个曾经被迫离开球场的人,对仍在场上奔跑的人最深的守护。
下午的训练中,江凌飒格外专注。她不再质疑新的战术安排,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当加布里埃拉传出一记精准的直塞球时,江凌飒恰到好处地出现在禁区线上,轻松将球推射入网。
"漂亮!"埃琳娜在场边鼓掌,"就是这样!"
江凌飒看向场边的周以翎,发现她正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嘴角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训练结束后,江凌飒主动找到周以翎:"谢谢你的那些数据。"
周以翎抬起头,目光平静:"这是我的工作。你能在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就是对这份工作最好的回报。"
夜幕再次降临,训练场的灯光依旧明亮。江凌飒继续着她的加练,而周以翎也依然在场边陪伴。不同的是,这一次,她们之间多了一份无需言说的默契。
在这个平凡的夜晚,新生序曲正在缓缓奏响。战术的改变、个人的成长、职业关系的重新定义,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而这一切,都源于两个曾经受伤的灵魂,在黑暗中互相照亮,在伤痛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