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凯旋 ...
-
第九章:凯旋暗流涌,王府情愫生
朔风城大捷的消息,如同冬日惊雷,瞬间传遍了凤翎国都,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和压抑。街头巷尾,酒肆茶楼,人人都在兴奋地谈论着姜将军如何神兵天降,如何以少胜多,如何雪夜破敌!姜寅严的名字,一时间成为英勇与胜利的代名词,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朝廷的嘉奖令紧随而至:姜寅严晋封为镇国将军,赐爵忠勇伯,赏金千两,帛五百匹。其麾下将士,各有封赏。而镇北王亦因稳住主力防线,被予以褒奖。一场迫在眉睫的亡国危机,竟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告终,女帝龙颜大悦,下令犒赏三军,京城解除戒严,一片欢腾。
然而,在这普天同庆的背后,暗流却愈发汹涌。
潇王府,一扫之前的沉寂,变得门庭若市。前来道贺、巴结的官员勋贵络绎不绝。谁都看得出,经此一役,不仅姜寅严地位稳固,权势熏天,连带着那位曾经被视为草包的潇王女邱莹莹,也因其在“后方”的“深明大义”和“稳定朝局”的举动,而备受赞誉,再无人敢小觑。
邱莹莹从容地应对着各方来客,举止得体,言谈有度,既不过分热络,也不失亲王女的威仪。她心中清楚,这些锦上添花之辈,多数并非真心,而是看中了姜寅严和她如今如日中天的权势。真正的考验,在姜寅严凯旋之后。
这一日,邱莹莹正在书房处理堆积的拜帖和礼单,青黛进来禀报:“殿下,喻白亭喻太医前来请平安脉。”
“快请。”邱莹莹放下手中的笔。喻白亭在这个时候来,绝不会仅仅是请脉那么简单。
喻白亭依旧是一身月白太医官袍,清冷出尘。他仔细为邱莹莹诊了脉,淡淡道:“殿下忧思过甚,肝郁之象虽略有缓解,但心脉耗损非一日之功,仍需静养,切忌大喜大悲,劳心劳力。” 他的话,一如既往地带着医者的客观,却又似乎意有所指。
“有劳喻太医挂心。”邱莹莹示意他坐下用茶,“近日事务繁杂,确实未能好好静养。不知喻太医可知,北境将士伤亡情况如何?军中疫病可曾发生?” 她问的是医者本分之事,也是她真正关心的问题。
喻白亭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据太医署接到的文书,伤亡颇重,尤其以冻伤、刀剑伤及战后痈疽为多。幸得殿下之前通过游家商会暗中输送的大批金疮药和冻伤膏,及时送至,挽救了不少将士性命。军中疫病,因天气酷寒,反未大规模流行。” 他竟对邱莹莹暗中资助之事了如指掌!
邱莹莹心中微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力所能及,份所应当。只是不知,那些药材,可还够用?”
“杯水车薪,但已是大善。”喻白亭语气平淡,“陛下已下旨,从各大药铺征调药材,源源不断送往北境。殿下可稍宽心。”
两人又聊了几句北境医疗的情况,喻白亭便起身告辞。走到门口,他似想起什么,回头淡然道:“殿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凯旋之日,恐多是非。殿下……珍重。” 说完,便飘然离去。
邱莹莹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了然。喻白亭这是在提醒她,姜寅严功高震主,凯旋之日,便是风口浪尖之时。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绝不会坐视他们权势巩固。
与此同时,镇北王府内,气氛却有些微妙。
项默希坐在书房中,听着手下汇报京城动向和潇王府的门庭若市,温润的脸上笼罩着一层阴云。朔风城大捷,姜寅严名声大噪,连带着邱莹莹也水涨船高。这与他预想的情形完全不同。
他原本以为,邱莹莹即便有所改变,也不过是小打小闹,最终还是会像以往一样,需要依附于他,依附于镇北王府。他甚至已经做好了等她碰壁之后,再施以援手的准备。可如今,邱莹莹不仅凭借自己的手腕在京城站稳了脚跟,更与姜寅严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声望甚至隐隐有超越他这位世子的势头!
这种失控的感觉,让他极其不适。尤其是想到邱莹莹如今看向他那彻底淡漠疏离的眼神,再对比她提起姜寅严时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信任甚至……依赖?项默希的心中就像堵了一团棉花,闷得发慌。
“世子,”心腹低声道,“王爷让您过去一趟。”
项默希收敛心神,来到父亲镇北王的书房。镇北王项天雄年约五旬,身材魁梧,不怒自威,此刻正看着墙上的北境舆图,面色凝重。
“父亲。”项默希行礼。
项天雄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着儿子:“朔风城之事,你怎么看?”
项默希沉吟道:“姜寅严此战,确实打出我凤翎军威。只是……其风头过盛,恐非朝廷之福。”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功高震主的敏感点上。
项天雄冷哼一声:“朝廷之福?怕是有些人,觉得非我镇北王府之福吧!” 他话中有话,显然对姜寅严的崛起心存忌惮。毕竟,姜寅严虽出自他麾下,但如今已自成体系,且深得女帝信任,已成为威胁镇北王府在北境绝对权威的存在。
“陛下对潇王女,似乎也愈发看重了。”项默希补充道。
项天雄眼中寒光一闪:“一个女娃子,翻不起大浪。倒是姜寅严……凯旋回京之日,你代本王去迎一迎,看看这位新晋的镇国将军,是何等威风!”
项默希心中明了,父亲这是要他去试探,也是去示好,至少表面功夫要做足。“儿子明白。”
而在这场权力暗流中,最兴奋也最忙碌的,或许要数皇商游野坤。
他的投资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回报!邱莹莹和姜寅严的组合,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和军事潜力。他不仅借着支援前线的机会,将游家的商业网络更深地渗透进北境,更与邱莹莹建立了牢固的“战略伙伴”关系。
游野坤亲自指挥,将一批最精美、最稀有的珍宝古玩,以及江南最新的绫罗绸缎,源源不断地送入潇王府,美其名曰“为将军凯旋贺,为殿下压惊”。他更是利用游家庞大的信息网,将京城乃至各地对姜寅严和邱莹莹的舆论动向,及时传递给邱莹莹,使她总能先人一步,掌握先机。
这一日,游野坤甚至送来了一整套稀有的紫砂茶具和极品雨前龙井,亲自登门与邱莹莹品茗。
“殿下真是好手段!”游野坤桃花眼中流光溢彩,毫不掩饰他的欣赏和兴奋,“那‘谣言’之功,堪称点睛之笔!如今姜将军凯旋,殿下声望日隆,这京城,眼看就是殿下与将军的天地了!”
邱莹莹浅啜一口清茶,语气淡然:“游公子过奖了。不过是侥幸而已。如今寅严即将回京,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往后行事,更需谨慎。”
“殿下放心!”游野坤笑道,“野坤别的本事没有,这打听消息、疏通关节的本事还是有的。谁敢在这个时候给殿下和将军添堵,那就是跟我游野坤过不去!” 他的话带着商人的狡黠和不容置疑的底气。
邱莹莹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游野坤的资源和能量,确实是她目前急需的盟友。但她也深知,与这等精明的商人合作,需掌握好分寸。
就在这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anticipation 与算计交织的氛围中,姜寅严凯旋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日,京城万人空巷。百姓自发涌上街头,想要一睹大败狄戎、守护国门的英雄风采。
邱莹莹身着亲王女朝服,在礼部官员的陪同下,于京城北门外十里长亭,设香案迎接王师。这是女帝特许的殊荣,也是对这对“功臣夫妇”的公开肯定。
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当地平线上出现那面熟悉的、绣着“姜”字和“镇国将军”的猩红大纛时,人群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姜寅严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依旧穿着那身浴血的玄甲,外罩御赐的蟒袍,风尘仆仆,却掩不住那股历经血火淬炼后的凛然气势和冲天锐气。他的面容比离去时更加冷峻坚毅,古铜色的皮肤上添了几道浅浅的疤痕,更显男儿气概。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扫过欢呼的人群时,依旧沉稳,直到——他的目光,定格在了十里长亭下,那个身着华服、亭亭玉立的身影上。
邱莹莹。
那一刻,姜寅严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数月沙场喋血,枕戈待旦,无数次在生死边缘徘徊,支撑他的,除了军人的职责,便是怀中那封简短的信笺和那个小小的药瓶。如今,终于活着回来了,终于……又见到了她。
她似乎清瘦了些,但站在那里,气质沉静,风华绝代,仿佛是整个喧嚣世界的中心。
队伍行至长亭,姜寅严翻身下马,大步走到邱莹莹面前,按捺住激荡的心情,抱拳行礼,声音因长途跋涉和激动而略显沙哑:“末将姜寅严,奉旨凯旋!参见殿下!”
邱莹莹看着眼前这个仿佛脱胎换骨、浑身散发着浓烈男性气息和血腥味的将军,心中也是波澜起伏。这几个月,她在京中运筹帷幄,何尝不也是在为他牵挂?此刻见他安然归来,英姿更胜往昔,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和……喜悦,涌上心头。
她上前一步,虚扶一下,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将军辛苦了!快快请起!将军为国浴血,大败狄戎,扬我国威,实乃国家栋梁,本王……亦与有荣焉。” 她的话语得体,但那双望着他的明亮眼眸中,却清晰地映照出他的身影,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谢殿下!”姜寅严起身,目光与邱莹莹交汇。千言万语,似乎都在这无声的对视中传递。周围震天的欢呼和礼乐声,仿佛都成了遥远的背景。
按照礼仪,邱莹莹代表皇室,向姜寅严敬酒三杯,以示慰劳。姜寅严一一接过,仰头饮尽。辛辣的酒液入喉,却比不上他心中那股炽热的情愫。
迎接仪式结束后,姜寅严需先行入宫面圣。临上马前,他深深看了邱莹莹一眼,低声道:“殿下……等我回府。”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太多的含义。等我回来,分享胜利的喜悦;等我回来,诉说别后的经历;等我回来,面对接下来的风浪……
邱莹莹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清浅却真实的笑意:“好,我等你。”
姜寅严翻身上马,率领亲卫,在万众瞩目下,向着皇宫方向而去。邱莹莹站在原地,望着他远去的挺拔背影,直到消失在视线尽头,才在侍从的簇拥下,登上马车回府。
是夜,潇王府张灯结彩,举办了盛大的家宴,为姜寅严接风洗尘。
这一次,姜寅严没有再去那个偏僻的客院,而是自然而然地,走进了邱莹莹所居的主院。下人们对此似乎也已司空见惯,甚至带着几分乐见其成的意味。
宴席上,只有他们二人。挥退了所有侍从,房间里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
几杯暖酒下肚,数月征战的疲惫和紧张似乎才真正放松下来。姜寅严看着灯下愈发显得眉眼如画的邱莹莹,心中充满了不真实的感觉。几个月前,他还视这个女子为耻辱和枷锁,而如今,她却成了他战场上最坚实的后盾,凯旋时最想见到的人。
“殿下,”姜寅严端起酒杯,神情郑重,“朔风城能守住,多亏了殿下。若非殿下及时提醒,又暗中筹措物资,更……更以奇谋扰乱敌军心,末将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感激和后怕,清晰可见。游野坤已将邱莹莹散播谣言之事,通过秘密渠道告知了他。
邱莹莹与他轻轻碰杯,摇了摇头:“将军言重了。守城退敌,全赖将军与将士们用命。我在京城,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倒是将军,在朔风城……受苦了。” 她的目光落在他脸颊新增的疤痕上,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心疼。
姜寅严感受到她的目光,心中暖流涌动,下意识地摸了摸脸上的疤:“皮外伤,不碍事。” 他顿了顿,看着邱莹莹,声音低沉了几分,“在城上最艰难的时候,是殿下送来的药……和那封信,支撑着末将。”
他的话,让房间里的气氛陡然变得暧昧而温馨起来。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的身影,在墙上投下相依的轮廓。
邱莹莹感觉脸颊有些发烫,借低头饮酒掩饰了过去。她不是懵懂少女,自然能感受到姜寅严话语和眼神中的变化。这种变化,让她心跳加速,却也并不排斥。经历了这么多,这个男人冷硬外表下的忠诚、担当和偶尔流露的笨拙温柔,早已悄然印在了她的心里。
“回来就好。”她轻声说,这四个字,包含了千言万语。
姜寅严看着她微红的脸颊和低垂的眼睫,心中鼓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他忽然伸出手,覆上了邱莹莹放在桌面上的手。
他的手很大,因常年握枪而布满厚茧,却异常温暖,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邱莹莹身体微微一僵,却没有抽回。
“莹莹……”他第一次,唤了她的名字,不再是疏离的“殿下”,声音沙哑而充满情感,“以后……让我来保护你。无论朝堂风雨,还是江湖险恶,我姜寅严,定护你周全。”
这不是甜言蜜语,而是最郑重的承诺,是一个军人用生命许下的誓言。
邱莹莹抬起头,迎上他深邃而炽热的眼眸,那里面映着跳动的烛火,也映着她的身影。她反手,轻轻握住了他的手指。
“好。”她清晰地回答,眼中闪烁着坚定而温暖的光芒,“从今往后,我们并肩而行。”
烛火噼啪,窗外月色朦胧。潇王府的主院内,一对经历了生死考验和政治风雨的“夫妻”,终于在这一刻,真正地向彼此敞开了心扉。未来的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至少,他们不再孤单。
然而,在这温馨静谧的夜色之外,京城的暗流,并未停歇。凯旋的荣耀之下,是更深的算计和更险恶的陷阱。他们的联盟,他们的感情,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但今夜,只属于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悄然滋生的情愫。
------
(第九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