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停尸房的女名女尸 ...
-
林默本以为办公楼会是下一个任务,但城市的声音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引导他。
深夜回家的路上,一阵冰冷而规律的频率让他不由自主地改变了方向。那不是建筑的抱怨或人类的情绪,而是一种近乎机械的冰冷共振,带着某种终结性的韵律,像是某种…程序化的悲伤。
他跟随频率来到市立医学中心,站在附属建筑群中一栋低矮建筑前。频率从这里最强——冰冷、整洁、无言。
停尸房。
林默从未尝试过与这种特殊建筑交流。死亡后的场所是否还有“声音”?他犹豫地将手贴在外墙上。
瞬间,一种高度秩序化的“意识”涌入他的感知。不是情绪化的倾诉,而是精确、冷静、几乎像数据库般的存在。
“能听者,”一个冰冷的声音确认他的身份,“我们一直在等待。”
林默感到一阵寒意:“你们知道我会来?”
“概率计算,”声音平静无波,“基于近期事件模式和能听者活动频率。请进,有需要你的案件。”
林默以“建筑结构顾问”的身份获得值班人员许可进入。内部比外面更冷,不仅是温度上的冷,还有一种存在性的寒冷。每间房、每面墙、每个冷藏单元都有自己的“声音”,但都保持着专业性的沉默。
直到他经过一排冷藏柜,其中一个单元发出微弱的共振频率,与其他单元不同——不那么机械,更有个体性。
“这里,”林默将手贴在那个单元上,“有什么不同。”
单元沉默片刻,然后以极其细微的振动回应:“她没有被命名。已经七十三天。她希望被知道。”
值班技术人员好奇地看着林默的举动:“那个单元是三个月前送来的无名女尸,河边发现的。一直没人认领。”
林默请求查看记录。女性,约25-30岁,溺水,无身份证件,衣服上无标签,牙齿无记录,DNA无匹配。
完全匿名。
“我能感觉到她的困惑,”冷藏单元轻声说,“她不确定自己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其他遗体都有名字和故事,只有她没有。”
林默整夜留在停尸房,尝试与建筑各部分交流。墙壁记得所有经过的人的话语;地板记得每一步足迹;甚至连空气循环系统都记得每一种气味。
综合所有信息,林默拼凑出一些片段:
“警方讨论过她的衣服质地很好但无标签…”
“法医提到她牙齿非常健康但无任何治疗痕迹…”
“一个清洁工曾说‘这么漂亮的人怎么会没人找’…”
但最关键的信息来自门厅的地砖:“她被送来那晚,有个年轻人在外面徘徊了很久。下雨夜,他站了三小时十七分钟,但没有进来。”
林默请求调取那晚的监控。确实有个模糊的身影在雨中徘徊,但由于角度和天气,无法辨认面容。
“他穿着带帽衫,低头遮面,”监控摄像头本身告诉林默,“但我记得他的步态——右腿轻微不适,可能是旧伤。”
林默又询问停尸房外的路灯。
“他抽了六支烟,手机亮了十一次,但没接任何电话,”路灯回忆,“最后他对着建筑说了什么,然后离开了。”
“他说了什么?”林默急切地问。
“距离太远,但口型像是‘对不起’和‘他们会找到你’。”
线索似乎断了。但这时,冷藏单元提供了一条关键信息:
“她的左手小指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弯曲,像是长期某种特定动作造成的。”
林默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可能是艺术家?音乐家?某种精细工作者?”
他请求重新检查遗体。在更仔细的检查下,法医确实发现女尸指尖有轻微茧子,像是长期持笔或持针的痕迹。
“像是纹身师或者微雕艺术家,”经验丰富的老法医推测,“这种职业通常有圈子。如果有人失踪,圈内人会知道。”
林默开始走访市内的纹身店和微雕工作室。起初毫无收获,直到一家位于老城区的纹身店老师傅提供了一条线索。
“几个月前是有个女孩常来买 supplies,手艺很好,自己做微雕首饰。后来突然不来了,叫小雨好像…等等,我有个她的名片。”
老师傅翻出一张简单名片:雨工作室,联系电话,但没有地址。
电话已停机。林默尝试联系通讯公司,以警方协查名义获得了该号码的有限信息:最后通话是三个多月前,主要联系人只有一个——备注名为“弟弟”。
林默回到停尸房,再次倾听冷藏单元的声音。
“能感觉到吗?任何关于‘弟弟’的记忆?”
长时间的沉默后,单元轻微震动:“只有一种感觉…担忧。她为某人担忧。”
警方根据林默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弟弟”——一个住在城郊的年轻男子。开始时他否认有任何姐姐,但当警方出示微雕样品照片后,他崩溃了。
“她是我同父异母的姐姐…从小照顾我…我欠了债…那些人威胁…”他泣不成声,“那天她说要帮我谈判…后来就再没回来…”
真相大白:姐姐为保护弟弟与债主谈判,却被推落河中。弟弟因恐惧和内疚一直不敢报案认尸。
女尸终于有了名字:陈雨晴。二十八岁,微雕艺术家,孝顺女儿,爱护弟弟的姐姐。
认领手续完成后,林默最后一次站在冷藏单元前。
“现在她可以安息了,”单元的声音似乎柔和了些,“有了名字,就有了存在。”
整个停尸房的频率似乎也发生了微妙变化,那种冰冷的秩序中多了一丝人性的温度。
值班人员好奇地问林默:“你怎么知道要查微雕艺术家?简直像有直觉一样。”
林默轻轻抚摸墙面:“建筑记住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只要愿意倾听,它们会告诉我们故事。”
走出医学中心,朝阳刚刚升起。林默感到一阵疲惫,但也有一丝欣慰。
街角的风再次带来城市的声音,这次终于明确指向那栋玻璃幕墙办公楼。频率急切,几乎焦虑。
林默叹了口气,知道自己的休息时间结束了。能听者的使命继续,无论那栋现代建筑中藏着什么秘密,都需要有人去倾听和理解。
他买了杯咖啡,朝着办公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