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2、吴涯风艰难登基 ...
-
吴涯风知花阅水身亡,心下也难过,那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况且他们还是姑表兄弟。蔺相的长子,也与他相识,从前在上阳城,还一起喝酒……
吴涯风亲自翻检他们的尸体,想找到一些凶手的证据,不多时,果然被他找到了。
吴涯风在花阅水手上摸到了滑石粉,据此推测花阅水和蔺绘长子遇害是泽国所为。因为这种滑石粉极难生产,需用海里一种珍稀的贝类外壳融合动物骨灰特别烧制、反复研磨晾晒。
这是泽国宫廷不外传的秘密,而他之所以知道,是当年与卫华卿侍卫交手时发现的。
吴涯风派人把证据呈给花无双,花无双气愤难当,他之前就怀疑是泽国,如今证据确凿,他岂能不报杀子之仇!
花千钧也气愤不已,妹妹消失,弟弟身死,他又败退皓京,一世英名,一门风光,全数凋零。
如今他被派到渝泽前线,誓要做出点轰轰烈烈的事情,扬名立万!
于是渝泽边境,花氏父子威猛异常,寸土不让,与泽军交战十分激烈。
吴涯风回到上阳城,发现胡清浅并未亡故,还以太后自居,十分惊奇。能从父皇手下逃出来的人,必定不简单,吴涯风多了几分戒备,他先给渝皇办了国丧,又准备登基为帝。
而变故正在此时出现。
龙旗猎猎,花团锦簇,百官跪拜,山呼万岁。吴涯风穿着龙袍,正要走向那把灿灿金椅。金楠郡主出现了。
谁人都不知,金楠郡主在这里。
而她就在这里。
她登上金殿,指天誓约:“先皇从未下过传位于二皇子的谕旨。况先皇在高手环绕之下被杀,二皇子当日就在身边,绝与他脱不了干系。”
此言一出,众臣皆惊。
金楠又说:“自渝楚开战以来,冲锋陷阵的一直是大皇子,二皇子仅随军两次,一次在天龙关外,一次在固城大战中。”
金楠顿一顿,扫视群臣,掷地有声的说:“天龙关外,大皇子被俘,而后被杀。固城大战,二十万渝军主力战败,先皇遇刺而亡,楚国公主全身而退。”
“大家认为这是巧合吗?”金楠大喊起来,“你们想想,有这样的巧合吗?”
众臣大惊,议论纷纷。
丞相蔺绘也站出来,说:“此桩桩件件,却有蹊跷。”
而后又拱身俯首转向吴涯风,说:“老臣斗胆,请二皇子暂缓登基。”
又有十几个臣子跪下来,说:“请二皇子暂缓登基。”
陆陆续续,更多人跪下来……
吴涯风怔住了,如今内忧外患,他应当快速登基,稳定朝政。他思索一下,不是毫无办法,只是胡清浅和三皇子为何没有现身?
金楠既以他为敌,难免不会与胡清浅勾结。
吴涯风淡定的看看跪了一地的大臣,说:“众爱卿当真这样认为?”
众臣不语。
吴涯风说:“宣柯以玫将军和太医院所有太医进殿。”
不多时,柯以玫披甲进殿,太医们也进来站了一排。
吴涯风上前两步,坐在金椅上,说:“你们给大家说说固城大战情形。”
柯以玫先开口:“渝军二十万主力攻了固城七日,损兵折将,未能攻下。第七日晚,先皇命大内高手随我们攻城。我们几次攻到城上,都被楚人打了下来。大内高手伤亡七成以上,终于俘虏了楚军将士数百人。先皇以此来交换楚国公主……”
柯以玫看一眼吴涯风,说:“其实楚国公主,就是昆仑剑仙大会上比试出来的天下第一——飞雪。”
众臣面面相觑,听闻楚国公主武艺高强,竟不知是天下第一……
柯以玫接着说:“天下第一的楚国公主于十米之内刺杀先皇……是谁也没想到的事。二皇……”
柯以玫看了一眼金椅上的吴涯风,说:“皇上见先皇受伤,急于医治,命我们后退,此时楚军杀了上来,要我们交出楚国公主。”
“我们战了整整一天,不想楚国拉来了梁国、泽国数万士兵,多方夹击。皇上拼尽全力才得以护送先皇回城。”
吴涯风看一眼太医胡仁庸,胡仁庸赶紧出列,说:“先皇被利剑刺伤心脉,无力回天,临终前亲手将传国玉玺交于二皇子,才安然而去。这是我等太医都看到的事情。”
身后的太医也附和道:“是这样,是这样。”
柯以玫接着说:“我们与楚、泽、梁联军战到天黑,皇上见我们伤亡惨重,不得已停战,交出楚国公主,这才保全了我渝军八万主力。否则,渝军尽亡,泽国伺机占我国土,杀我百姓,何人能够出战?”
众臣似乎如梦方醒。一个大胆的臣子喊道:“二皇子保全渝军主力,功不可没。又是先皇亲授玉玺,是为名正言顺的继位者!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凡事既有了第一人,就会有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
一些大臣也喊起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发自肺腑的呼声,任谁也能看到他们的一片赤诚和衷心。虽然刚刚他们也跪下反对吴涯风登基……
胡清浅出现了,一个人抱着不足半岁的三皇子。胡清浅出现了,一袭苍白丧衣,满面泪痕,泣涕涟涟。
任谁看了,不觉得这是对孤苦无依的母子?
她站上金殿,说:“我被楚人毒害,先皇都是为我报仇,才御驾亲征,不想遭遇不测,都是我的错,我万死不能辞其咎。”
她哭了片刻,又说:“幸得太医全力救治,我才活了下来,先皇若是知我还活着,那该多高兴啊!”
胡清浅说着,似乎陷入了和渝皇的美好时光中,她说:“先皇曾同我说,三皇子生于新年的第一天,万象更新,有如神示,若能继承大统,必将让渝国成为天朝上国。”
胡清浅看一眼吴涯风,故意说:“我不知,这算不算得是口谕传位?”
金楠像是找到了突破口,说:“先皇病重,玉玺也许是托二皇子带回,并无明确口谕。而三皇子,是得了先皇口谕的,当立三皇子为皇。”
大臣中有一年轻官员,叫杨遇祥,是户部杨尚书的儿子,与吴涯风私交不错,曾在一处狩猎喝酒,他实在看不过去,不顾父亲的眼神阻拦,开口说道:“房中私语,怎能拿出来作为证据呢?况且即便有,先皇说的也是‘若能’,而不是‘就是’。朝堂大事,可不能玩文字游戏。”
金楠说:“二皇子一个玉玺和几张嘴巴,就能作为证据了?”
胡清浅看向蔺相,说:“先皇没留下传位诏书,两个皇子都得先皇喜爱,国不可一日无主,可怎么办呢?
胡清浅的意思很明显,可以退一步,使二人暂时并为国主,以后再缓缓图之。
蔺相明白了胡清浅的意思,正要开口,吴涯风抢先一步,说:“皇弟生辰不凡,将来必是国之栋梁。但我已登基为帝,不可朝令夕改,叫天下笑话我渝国。”
吴涯风见没人说话,知道他们黔驴技穷,笑笑,说:“我本无意为帝,但渝国内忧外患,百姓辗转逃生,若朝堂不立,君臣离心,士兵无主,怕是不多久就会被泽国占领。我今日在此立誓,愿带渝国上下,大败泽军。且十年之后,将皇位传于三弟吴涯新。”
有人松了一口气,有人隔岸观火,也有人感动不已,但都融合在感人肺腑的呼声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涯风成功登基,当即封杨遇祥领兵五万,火速支援重华城,力拒泽国。
同时下命渝地各城开门接收安置难民。
又命人软禁金楠,命胡清浅带三皇子居芙蓉殿不得外出。
柯以玫在朝中盘桓数日,待朝堂安稳,又带亲兵回壤城驻扎了。
吴涯风连日处理国事,忙碌不堪,这日,终于得了空闲,他去看望金楠。他对金楠毫无恶意,相反,他认为金楠是除了他以外,与大哥吴涯雪渊源最深的人,大哥身死,他们一样的悲痛,一样的思念,他们应当互相劝慰才是。
他想与金楠聊聊天,想着解开她的心结,想着放了她。可是他没想到,金楠已经逃走了。
吴涯风知道,这宫里有许许多多隐藏的对手,他们在找一个机会,一个置他于死地的机会。
他万不敢松懈,叫陆刃琪带侍卫住进了寝殿,衣食住行,都细细排查。其实他倒不是怕死,或者说他从未怕过什么,可如今,他怕得很,他怕再不能见到胡清落,见不到自己的儿子胡复楚,他怕无机会实现曾经许下浪迹天下、看花看雪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