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站位的门道 ...

  •   6月1日下午,即将进行乒超比赛的京市华安体育馆内,阳光透过体育馆穹顶的玻璃斜斜洒落,将那条悬挂在场馆中央的巨大红色横幅映照得格外刺眼。横幅上烫金的「乒超联赛京市西城赛区启动仪式」字样,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

      “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刻!”主持人的声音激昂高亢,台上的四位领导同时发力按下球拍状的按钮,类似游戏厅抓娃娃机的欢快电子音响起,彩色纸屑从天花板喷涌而出,纷纷扬扬地飘落。

      陆筝站在邓琳身边,此刻还有些懵逼,满脑子都是“我是谁”“我在哪”“我该干什么”的问号。

      虽然她确实是京队的一员,但在乒超联赛里,她应该站在八一队才对。

      可现在的情况是,她和京队一起站在左边,八一队站在右边。

      事情还得从一小时前说起。

      乒超的具体对阵名单都是在赛前一小时公布,以防突发调整。林立骅原本陪在陆筝身侧,八一女队的主教练苏兆兴把他叫到一旁,两人讨论着陆筝出场的细节安排。

      “陆筝。”就在这个空档里,吴海道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领导们想见见你,跟我过来。”

      吴海道不由分说搭上了陆筝的肩膀,微微使劲带着陆筝往休息室外走去。

      鉴于吴海道不是什么陌生人,名义上也是自己的教练,陆筝没有多做他想。

      她耸了耸左边的肩膀,然而吴海道的手纹丝不动,没有get到陆筝的排斥。

      “帮我跟林指说一下。”临走前,陆筝还不忘让赵蓉帮着打招呼。

      吴海道口中的领导指的是京市东城区的政府领导。邓琳一会要上场开球,和领导见面是必然的。而陆筝,不仅新晋世乒赛冠军,更是土生土长的京市人、京队队员,家就在东城区。

      东城区正着力打造体育名片,陆筝就是最好的招牌。

      分管体育的刘副区长有着政客标志性的弧度完美的微笑,热情地握住陆筝的手:"世乒赛颁奖礼上,你把国旗披在肩上的那幕,区里宣传部剪了十几个版本呢,我挑来挑去看着哪个都好,索性全部投放了。"

      通过区宣传部门的运作,在人流密集的街道、厂区、住宅小区、交通主干道等公共场所,那些大型电子屏幕都滚动播放着世乒赛陆筝夺冠的精彩瞬间。

      旁边的四名记者眼疾手快,赶紧举起相机“咔咔”拍照,记录下区领导和这位区体育明星友好交流的时刻。

      陆筝站在那里,心里琢磨着该说点什么,不能只是干笑着,于是——

      “谢谢。”

      一句谢谢给刘副区长整得顿了一下,但很快他又笑得更加和蔼,松开手后,还伸手摸了摸陆筝的脑袋。

      陆筝:好像很多人都喜欢摸我的头。

      吴海道赶紧接上话,表示陆筝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多亏了组织的悉心培养,未来她一定会继续努力。

      一套官话说得漂漂亮亮。

      工作人员过来提醒启动仪式即将开始,请各位领导和运动员就位,吴海道和陆筝这才与刘副区长一起往馆内走去,一路上,记者们又是一阵狂拍,闪光灯此起彼伏。

      到了场馆内,吴海道和陆筝陪着刘副区长走到指定位置,又寒暄了几句后,刘副区长被其他工作人员引着去了台上。

      吴海道这才敛了笑,拉着陆筝径直回到了京队的队伍里,让她跟邓琳一起站在最前面,恰好是台上领导能一眼看到的位置。

      陆筝心里犯起了嘀咕:“吴指导,那我先回去了?”

      “你就站这儿吧,本来这就是你的位置。”

      陆筝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对于站位的讲究一无所知,满心只想着回去找林立骅:“可是林指……”

      吴海道打断她的话:“没事,我跟他说。”

      “邓琳,你照看一下陆筝。”说着就往队伍后面走去。

      听了吴海道的话,陆筝心里虽然还是觉得有些怪怪的,但也不好再坚持。

      她看了看旁边的邓琳,邓琳朝她笑笑:“先待着,一会要是林指来了,你就跟着走。”

      队伍的另一侧,八一队的队员们陆续进场站好,赵蓉见陆筝站在京队那边,朝她招了招手:“马上开始了,快过来。”

      陆筝举起双手比个了叉型,示意自己暂时过不去。

      林立骅和吴海道是并肩入场的,吴海道还在说着些什么,林立骅看向陆筝的位置,应道:“行。”

      说完便和吴海道分开,朝苏兆兴走去。

      他得跟人家解释一下。

      说实话,他心里不认同吴海道的做法,但他不好拒绝。

      陆筝毕竟归属京队,很明显,吴海道这么做是为了宣告所谓的主权,并在领导面前打造京队团结一致的好形象。

      即便陆筝代表八一队打乒超,但她永远是京队的人,八一队只是她保持手感的“工具人”罢了。

      吴海道的心思林立骅门儿清。

      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

      林立骅本可以把陆筝带回八一队,可一想到陆筝未来在京队的处境,他还是选择了退一步。

      陆筝往京队一站,八一队面子上或许会有些挂不住,可林立骅也了解八一队,他们不会在意这个。

      正是八一队的这份豁达,此刻成了扎在林立骅心尖的软刺。

      他卑劣的利用了八一队的大度与理解,来避免与吴海道之间的冲突,更为了陆筝能在这复杂的体育圈中,少一份不必要的纷扰。

      在这个圈子里,运动员的归属往往与资源、机会乃至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吴海道作为京队的教练,自然希望陆筝能更多地与京队绑定在一起。

      林立骅的目光再度投向陆筝所在的方向。

      她比邓琳矮了约半个头,这个身高差像是一道界限,一边未经世事,而另一边,也许正在努力适应新的生存规则。

      自从京队换了领导班子,且前任主教练周显平离任后,新的领导班子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规则,整个队伍都在经历着巨变。

      陆筝还不明白,这看似简单的站位背后,隐藏着种种复杂心思。

      林立骅稳了稳心神,停在苏兆兴身边。

      这事儿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整个启动仪式只用了不到半小时,领导们退场后,陆筝第一时间朝林立骅奔了过去,目标明确,直接锁定家长,像只归巢的小鸟。

      吴海道也没再拦着她,毕竟接下来就是晚饭时间,两队吃饱喝足后就要开打了。

      回八一队休息室的路上,林立骅全然没顾身侧还有苏兆兴,直接叮嘱陆筝:“以后我带你出来的话,我要是不在你边上,谁来带你走都别答应。”

      “要么等我回来,要么让那个人直接来找我,就说我说的。”

      诚然,陆筝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但她不知道的是,即便是认识的人,也有可能背后给你捅刀子。

      林立骅不打算告诉陆筝此次站位的纠葛。

      要是按以往的惯例,他会开门见山的把这件事揉开掰碎地说清楚,再让陆筝自己体会出其中的道理。然而各个省市队之间的是非由来已久,这回,他不想让陆筝过早的接触这些阴暗面。

      陆筝现在该做的,就是好好成长,好好打球。

      至于其他的,就由他这个教练来扛。

      这个孩子是他三顾茅庐招进来的,而且事实证明他没有看错人,那么他就会护好这朵花,让她绽放。

      “那如果是小禾姐找我一起去厕所呢?”陆筝仰着头问。

      “那也跟我说一声,一般情况下我不会离你太远,要是有特殊情况,我会让人看着你,放心一点。”林立骅本想说这种事情就不用报备了,可又担心陆筝不好分辨哪些事情需要报备,哪些事情不需要,干脆就统一标准。

      “噢,知道了。”

      陆筝能猜出这份叮嘱源自吴海道把她带走一事,应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然林立骅不会给她定这样的规矩。

      不过,既然林立骅没主动跟她说,她也就不上赶着问了。反正这个新规矩也挺正常的,就是把“不跟陌生人走”升级成“熟人也不能随便跟着走”。

      林立骅有一套跟陆筝的交流心得,陆筝也有一套跟林立骅的交流心得。

      师徒俩各自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的相处模式。

      八一队的晚饭在休息室吃,是苏兆兴订的盒饭。

      关于出去吃还是买回来在休息室吃,这是投票得出的结果,陆筝也选了盒饭。

      问就是懒得再跑这一趟。

      吃完可以直接去熟悉场地热热身,比较省事。

      吃饭的功夫,苏兆兴给洪涛打了个电话,提了站位的事,以及林立骅对陆筝的叮嘱。

      洪涛立刻就心里有数了。

      林立骅那是故意当着苏兆兴的面说的,就是想表态。

      他和林立骅的师父关振华是同期队友,但他还没退役时,林立骅进入了国家队,所以严格来说,他和林立骅也是队友。

      他与林立骅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当年林立骅和钟承翊。

      上一代人被下一代人接力,然后超车。

      洪涛清楚地记得,当年,刚当上国乒男队主教练关振华拱了拱他的肩,朝着对练的两个毛头小子昂了昂头:“你瞧那个儿高的,心细得很,就是性子太闷,赢了不喊,输了也不吭声。”

      “再看这个儿矮的,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着,他那正手,跟小钢炮似的,爆发力足,脑子还活。”

      后来,这两个毛头小子一起拿大满贯,一起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一个成了 “不懂球的胖子” 教练,一个成了 “乒乓王子”教练。

      林立骅对陆筝站位这件事的处理,进退得宜,松弛有度,正应了关振华所说,心细得很。

      挂掉电话后,洪涛回到休息室,目光扫过众人落在角落的沙发上,潘振跃蜷在那里,脑袋歪靠在靠垫上,呼吸轻浅。

      他见过太多有天赋的孩子,在体坛的名利场里被打磨得失去棱角,就像今天京队对陆筝的 “站位安排”,那些暗藏的心思、复杂的权衡,都被林立骅挡了下来。

      孩子们的世界该是纯粹的,眼里只该有球台、球拍,只该为每一个得分欢呼,为每一次失误沮丧,而不是去琢磨 “归属”“资源” 这些沉重的字眼。

      洪涛在心里默默想着:只要八一队在,就不会让这孩子受委屈。未来的路还长,输赢都是常事,但他要让潘振跃知道,无论打得好还是不好,背后都有八一队撑着。他不用急着长大,不用被迫成熟,就保持这份对乒乓球的纯粹热爱,就够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站位的门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