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毒鸡汤灌死人 ...
-
周一的天气很好,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在上课中过去了。
中午午休时,叶惊秋摸了摸衣服兜里,是空的。
明明自己昨天才将手链放到了衣服兜里,怎么会说不见就不见了。
自己好像在体育课的时候将外套放到了教室,一定是在那个时候丢的。
“今天体育课的时候你不是请假了吗?看见有人进教室了吗。”一下课,叶惊秋便找到体育课请了假的同学想问个清楚,可什么都没有问出来。
叶惊秋回想起自己一上午去过的地方,教室,操场,食堂。却还是想不起来自己的项链到底是在哪里丢的。
项链可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要是没有了它,一切的一切都算白费了。
叶惊秋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座位上,正当她要伸手将抽屉里的书拿出来复习时,却摸到了一个纸条。
纸条,谁塞进来的。
她将纸条摊开看。
项链我拿了,有问题来学校后门找我。
落款是一个问号。
叶惊秋将纸条随手塞进了兜里,跑出了教室。
“姜忬,帮我请个假。”这是她第一次逃课,以前她只是成绩不好,上课的时候睡觉,这次却是她第一次逃课,为了一个手链。
叶惊秋一路跑着到了学校后门,却一个人都没有。
该不会,是被耍了吧。
“叶惊秋,没想到你真来了。”脚步声越发靠近,叶惊秋一个猛地回头,迎面而来的便是上次那群小混混,是上次欺负商时序的那群。
“你怎么知道我名字?还有,手链呢。”叶惊秋喘着,朝着那帮混混大喊道。
“这个你不必知道,你跟那小子什么关系。”叶惊秋死死瞪着那帮混混,不作声。
“不说是吧?”混混中说话的那个从裤子兜里拿出一个贝壳手链,正是叶惊秋的那个。
混混中的老大把手链甩到了地上,随即踩烂了。
“说不说?”叶惊秋眼睁睁的看着那个手链被踩断,她的最后一道希望也随之消逝。
“你们谁啊。”叶惊秋正要开口,这时,却从一旁站出了一位少女。
她的年纪看上去和叶惊秋一般大,但穿着和打扮却和她大为不同。
叶惊秋瞄了她一眼,那个女孩叼着一颗糖也瞥了她一眼。
其中有一个混混在那个带头的耳边细声说了什么,带头的那个便瞪了叶惊秋一眼转身离开了。
“你等着。”叶惊秋站在原地,木讷地将地上碎成许多渣的手链和贝壳拾起来。
她将手链死死地攥在了手心里。
“谢,谢谢啊。”叶惊秋支支吾吾地说出这句话,却伴着几分的哭腔。
“你这项链应该能修,要不我拿回去给你修?”叶惊秋转身就要走,女孩却拉住了她。
“不麻烦了吧。”叶惊秋将项链放进了兜里。
“没关系的,晚上来我店里吧,肯定能给你修得和以前一样。”叶惊秋勉强地答应了她,接过女孩递来的一张名片,一路走回了教室里。
叶惊秋站在教室门口,怯怯地透过小窗子瞅着里面。
直到不知是哪个同学喊了声,老师才察觉到她的存在。
“叶惊秋,你怎么还敢回来?”她站在外面,将头快要埋到地底下去。
“商时序呢,他没跟你一起回来吗?”叶惊秋正要进去,却被老师又拦在了外面。
“怎么会。”她出乎意料地望着教室里那两个空着的座位。
一个是她的,一个是商时序的。
“他不是,去找你了吗。”不等老师说完,叶惊秋便跑了出去。
她一路跑到了任何商时序可能会在的地方,却还是无果。
叶惊秋想起了刚才那个女孩,果真,她在校门口又看见了她。
“你刚刚有没有看见一个男生,瘦瘦高高的,看上去就是十七岁的样子,还穿着我们学校的校服。”叶惊秋左右望着,朝着那个女孩问了句。
“看见了,朝着你回去的方向走了。”女孩回头看她,叶惊秋听后顺着自己回去的路在教学楼楼下找到了商时序。
她小跑上前,一把抱住了商时序,抱得人肋骨发疼。
“出来找我干嘛。”叶惊秋朝商时序喊着。
“你没事就好。”叶惊秋看着他笑了。
叶惊秋将他松开,两人便回到了教室门口。
“找到了?”老师站在讲台上顺着敲门声往外瞟。
“报告。”叶惊秋走进了教室,身后还跟着商时序。
“叶惊秋,下课来我办公室。”叶惊秋刚坐下,就又被下了一个通告令。
窗外天气很好,但叶惊秋的心里五味杂陈。
“我本来听上次你说你要跟着商时序好好学习就以为你已经改过自新了,没想到你这次还要逃课,怎么,你要造反啊。”老师坐在椅子上喝了口桌上的养生茶,一拍桌子将叶惊秋骂了个狗血淋头。
“老师今天真的是有重要事情啊,我发誓,以后我一定跟着商时序好好学习,行吗?”叶惊秋将三根手指伸出来发誓。
“学习是为了你自己以后的发展,怎么搞得好像我逼你似的。”老师瞅着叶惊秋,问了句。
“啊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负您对我的期望。”叶惊秋讪笑了下,信誓旦旦地朝着老师又说了一大堆话。
老师自然也不甘示弱,也朝着叶惊秋说了一大堆的心灵鸡汤,为了罚她便还让她扫一个星期的体育场。
毒鸡汤,绝对是毒鸡汤。
在学校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放学的时候,叶惊秋猛然想起今天上午学校门口的那个女孩说要帮自己修手链,还递了一张名片。
要不去试试。
扫地的事情明天,明天再说。
叶惊秋跟着名片上写的位置一路找到了这家店,是一家银饰店,还会帮人修理一些杂物。
月天银饰。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推门进去了,里面几乎没有人,甚至让叶惊秋怀疑今天究竟是否营业。
“来了。”这个声音让叶惊秋吓了一激灵,她连忙寻找声音的来源。
“今天停电了,只能打着手电筒,委屈你了。”女孩从她身后走过来,她猛地一回头,两人四目相对。
女孩递过一个手电,叶惊秋点了点头,将手链给了她。
“多少钱?”她手中握着存钱罐里的所有钱,一共只有五十上下。
“不用。”女孩将叶惊秋递过的钱推了回去,“今天要不是我求着你来,你是不是还不考虑来啊。”
“没有,主要是这个手链对我来说很重要,早晚我都会找个地方去修的。”叶惊秋应了句,“你是这家店的老板吗?”
“怎么会?这家店是我小姨的,我是隔壁附中的学生,怎么会是老板。”女孩笑出了声,叶惊秋却看着女孩不作声。
“你怕我?”女孩举眸看她,叶惊秋连忙将眼神避开,否认着女孩的话。
“你叫什么名字。”女孩问着。
“叶惊秋。”
“哦,我叫成栩宁。”女孩笑了笑,将项链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手链你明天来取吧,还是到时候我修好了放学的时候在学校门口给你?”叶惊秋果断选择了后者,说罢,她转身离开了银饰店。
她站在门外看着里面,天色大概是已经不早了,她便坐着公交回了家。
放学的时候,天气响晴,约定的时间还剩下十分钟就到了,叶惊秋在教室里如坐针毡,脑海里全是关于自己的手链,没将班主任交代的话听进去一点。
“叶惊秋,起立。”她的右手托着腮,目光直勾勾地盯着窗外。
直到一旁的同桌用胳膊肘抵了抵她,她才一下子从座位上起来。
“啊,怎么了。”叶惊秋左右瞟了几眼,问道。
“你真的,唉。”班主任欲言又止地站在讲台上,叶惊秋表面上仍旧认真听着班主任的谆谆教诲,实则却魂不守舍。
“行,我该说的都说完了,同学们都要自觉一些,最近我还发现有人在和外校的同学有交集,大家互相留意一下,如果发现必须上报。”班主任一边说着,一边狠狠地瞪了叶惊秋一眼,但她的目光却根本没有停留在班主任的身上,因而也没有注意到这样犀利的目光。
班主任将同学们都放走,叶惊秋便按耐不住冲出了教室,几步便跑到了校门口。
刚才班主任说什么来着。
“这里!”叶惊秋站在校门口张望,很快便在转角处看到了成栩宁在招着手。
成栩宁将手链递到叶惊秋的手掌心里,她垂下头看着那串手链,和自己得到的时候一模一样。
终于。
“真的很感谢你,要不我请你吃饭吧。”叶惊秋将手链戴在手上,问了句。
“小事,不用了吧。”成栩宁笑了笑,拒绝了她的提议。
“这怎么算是小事,走,想吃什么我请你。”说罢,叶惊秋便挽过了成栩宁的胳膊,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在路上,但这一幕,却被黎清尽收眼底。
一晚上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睡醒了去上学时,叶惊秋却听见全年级都在传着什么话。
“来了来了。”叶惊秋从正在议论的几人身旁擦肩而过,便听见了这番话。
“听说她就是总喜欢去偷别人东西的那个,昨天他们班同学还说亲眼看见了她和外校的学生在一起。”其中的一个女生指着叶惊秋的背影说道。
“那个女生好像也是每天不学无术的,果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叶惊秋猛地停下了脚步,回头,那几个女生也正虎视眈眈地瞅着她。
“首先,我偷东西这件事你们有证据吗?我偷了什么,还有我和外校的同学在一起碍着你了,你们有证据说我朋友不学无术吗,这些事情如果只是道听途说,请你们闭好你们的嘴,而且我相信,你们也不是法盲吧。”叶惊秋朝着几人步步逼近,她们连连后退,只有其中带头的那个还一脸理所当然地看着自己。
“找到证据再来说话,小妹妹。”说罢,叶惊秋转身回到了教室,刚才被吓得连连后退的几个跟班也都回了自己的班级。
一进班里,整个教室里便乌烟瘴气的,几乎全都在议论这件事,只有商时序一个人坐在位置上戴着耳机做习题。
铃声很快打响,叶惊秋也回到了位置上,班主任站在讲台上,目光却一直往叶惊秋的方向瞟。
教室不知陷入了这片死寂有多久。
“昨天我收到了一封匿名的举报信,内容大概是说叶惊秋同学在和外校的同学有交集,还有叶同学去偷了别人的东西,对于这件事情,我还是想说几句。”班主任说着,又讲了一大堆教育人的话,总结下来呢,就是:这件事是真的,叶惊秋同学必须认错。
叶惊秋坐在位置上,手里翻着新一季度的科学杂志,翻书的声音啪啪响,几乎都要压过班主任的声音了。
“怎么叶同学,你有什么意见啊。”班主任停下了言语,看了叶惊秋一眼。
“老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行吗。”叶惊秋从位置上起身。
“可以。”班主任不知道她究竟要说些什么,亦或者是搞什么幺蛾子,但也直接答应了她的请求。
“您难道光凭着一个匿名信就可以直接判定这件事是我做的了吗?作为老师,我认为您应当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吧,就听一个连姓名都不愿意透露的人随意胡编乱造就直接相信了吗,我和外校的同学联系这件事我承认,但我只是找她去处理一个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的东西,而不是不学无术,但偷东西这件事我否认,没有证据的事情就不要下定论,还有,这封匿名信是谁写的就自己站出来,我想看看你对我到底是有什么意见。”叶惊秋说完,教室里又陷入了如刚才一样的死寂,她四处望着,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行吧,那我就等这位同学站出来了再说吧。”她坐下身,班主任没作声,只是很快就终结了关于舆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