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心里的弦 ...
-
那一百多从晋州出来的士兵,跟着束安去了河谷东,那里虽然没有晋州安逸,但是那一百多名士兵,都是铁骨铮铮的好男儿,自是希望可以闯出一番作为的。
最后,只剩下了李谨和沈姜凝,还有几名护送人员去了晋州。
走的是栈道,十来天的功夫就到了晋州。
晋州位于垚山南部,祁连山北部,区域内又有濉河流过,此前是云庭的京都之地,位置自然十分优越。
云庭归附大朝之后,晋州最大的后患,东部也安全了。
此后,晋州算是大朝边境最安稳的地区,而这个地方的转运使,其实是个闲散王爷。
乃赵阳郡主的儿子,太子殿下的表兄弟赵廉。
赵廉吃喝玩乐,样样都可行,唯独文武样样都不行。还总是在京城里给赵阳郡主惹祸。
赵毅德念在赵阳是他妹妹的份上,就赵廉这么一个儿子,特意给他封了一个闲散的官做了做,谁知,赵廉还是做不好,天天和他那些酒肉朋友,吃喝玩乐。
赵阳气的要死,直嚷嚷着希望圣上将她的这个孽子,罚出京,让他吃点苦头,也就安稳了。
起初,赵毅德也是不愿意的,但是太子殿下说,赵廉将他的文士院弄得鸡飞狗跳,很多文人墨客都十分生气。
赵毅德想了想,罢了罢了,既然他娘亲都不想看到他在眼皮子底下晃悠,那就打发他去外面吃吃苦吧!
可是吧,那时大朝才刚刚与北烈打完战,各地都不太安定,也只有这个云庭京都,因为离大朝京都不远,刚刚收复没有几年,还都是大朝的兵。
十分安全。
赵毅德想了想,那不如就派去做个闲散的晋州转运使吧!那地方安全的狠,倒也不必派多少兵。
给个两万足以了。
所以这位潇洒的公子哥,带着两万的兵来了晋州,做他安安稳稳的转运使。其实赵毅德还是有些担心,这货会给他惹麻烦。赵廉也不负众望,在晋州依旧过他的潇洒日子,平日里喝喝酒,听听小曲,在那个游山玩水。
赵毅德对赵阳郡主说道:“我看啦,这孩子,就算离开京城了,也改不了这性子,左不过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你若想念他,朕就招他回来。”
赵阳郡主愤恨道:“他若一天改不了这性子,就一天别回来。”
久而久之,赵毅德也就真的忘了他还有这个侄子的存在。
可怜那两万士兵,跟了这么一个主,平白懒散了几年。
沈姜凝与李谨到了晋州城外,看着三面环山的翁城,走进里面,街道上的商户络绎不绝,有从密云县运输来卖香囊的,也有从河谷地带来卖地毯的。
沈姜凝原本以为,晋州会是一个十分破败的地方,但她没有想到,这里竟然比锦州还要繁华,甚至不输于大朝京都。
她这才想起,这里原本是云庭的京都,又岂会败落呢。
李谨先去了晋州府拜见了晋州知府,晋州知府是个厉害的人物,但为官清廉,也好在还有晋州知府镇压着,才没有让赵廉将晋州搞乱了套。
晋州知府板着一张脸,给他指明了去找赵廉的路,但也没有心思相送,一看那样子,就是十分嫌弃他们这些转运使。
李谨也没有在意,反正晋州的转运使只是一个称呼,主管一切事务的还是这位知府,所以眼前的人蔑视他们,也是十分理解。
李谨带着沈姜凝一路走,赶了几个时辰的路,去了转运使衙邸,没有找到赵廉,兜兜转转才找到了赵廉所在的府邸。
赵廉还真的是个会享受的人啊!这府邸都选择在依山傍水之地。
沈姜凝看到那府邸大门外,有个护卫正眯着眼,靠在门上睡觉。
她正想着,李谨已经走上前去,脸色不是很好看,用手中的刀推了推那护卫。护卫半惺忪着眼,看了看来人,瞧着一身寒酸的衣衫,懒洋洋的起了身,打着哈欠的说道:“你是何人,来这里做什么。”
李谨从怀里掏出令牌,那护卫凑近瞧了瞧,原来是一个月前来府邸借兵的副转运使啊!
他脸色上倒是没有变,一个副的,还不至于怕的。那护卫懒散的说道:“我们家老爷不在府上,去钰园赏菊去了,您看,大人是进府邸等呢,还是去找我们家老爷。”
李谨倒是见惯了这样狗眼看人低的下人,虽然生气,倒也没有必要与之争论。
他轻声道:“既然大人不在,那我就明日再来拜访。”
那护卫正想说,他们家老爷是个忙人,明个儿也不一定在府中。而且,他们家老爷,早就交代过,凡是京城来的人,都给凉个几天,切莫与之相交。
李谨已经从心口将之前写好的信交到那护卫手中。“交给转运使,他自然会见我。”
两个人离开之后,沈姜凝与李谨去了晋州知府安排的一处宅院。李谨身为副转运使,自然听从赵廉的指派。
可惜,晋州的转运使本就是个假把式,平日里哪里有需要什么军务需要处理。所以就更不要提李谨这个副转运使有什么活计干了。
晋州知府倒也无所谓,反正这些大爷啊!他也不管,给个宅院住着也就行了。若真是惹了什么不该惹的事情,他自可以向圣上参上一本。
现如今,只要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就好。
那宅院与赵廉的府邸不远,只需要一盏茶的功夫就可以到。
李谨纵然有很多事情要做,眼下也需要安顿好住处。
他们住的宅院,是个两进的屋子,虽不大,倒是崭新的很。
晋州知府还算个有心的人,给他们分了两个使派的丫鬟。
一个叫小柳,一个叫翠儿。
小柳才十岁,性格开朗,还是个半大的孩子。翠儿倒是与沈姜凝差不多大,却是不怎么爱说话的人。
李谨陪了沈姜凝一会,帮她忙活着宅院的事情。沈姜凝瞧着这空落落的屋子,觉得实在是空的很,就提议去买些物件回来。
李谨自然陪同。
沈姜凝在店内挑选好看的布料做锦被,她拿了几条让李谨拿些主意,李谨对这些都不甚在意,只是脸上露着浅浅的笑道:“你喜欢便好。”
老板也是一个有眼力劲的人,忙招呼着:“这位夫人,我这店内还有更好的布料,我这就拿来给您敲敲”
沈姜凝听到夫人这二字,脸蹭地一下红了起来,她解释着:“不,不,你.....”想了想又没有解释了,这里是晋州,谁会认识她沈姜凝,她若是解释,反而会被旁人落得闲话。
李谨自然将这看在眼里,他轻声唤道:“我去外面等你。”
沈姜凝不敢去看他,轻轻“嗯”了一声。
李谨在外等候,看了看不远处有一处卖首饰的铺子,他上前走去。
小柳和翠儿看两个人分开,翠儿对小柳说道:“你在这陪沈姑娘,我去跟着大人去 ”
小柳开心的点了点头,她是有些怕李谨的,跟着沈姜凝,倒是舒服多了。
翠儿跟到首饰铺子里的时候,看李谨已经在看首饰了,就是看着琳琅满目的首饰,有些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下手。
翠儿站在旁边,毕恭毕敬的问道:“大人,可需要翠儿帮你选。”
李谨看了一眼翠儿,这女孩家的物件,他还真的有些不知如何选择,便点了点头。
翠儿看着首饰问道:“大人是要送给沈姑娘的吗。”
李谨点了点头。翠儿有些犹豫不决的问道:“大人,翠儿鲁莽想问问,沈姑娘与大人的关系。这日后在宅院里,我和小柳也好懂得分寸。”
李谨眉头一皱,仔细想了想,又舒展开来,这里不比京城与锦州,又什么相熟的人,倒也不必过于在意那些世俗眼光。
毕竟这里不是京城,没有郡主府保护她的安全,两个人在一起到方便一些。
这样一想,李谨倒是不想与翠儿解释什么,“在院内,她的话就如同我的,说什么听了便是。”
翠儿微微低头,掩盖脸上的表情,轻轻嗯了一声。
翠儿很用心的挑了一个海棠花的发钗,李谨瞧着也是不错,心情颇好的夸了几句翠儿。
李谨挑选完,看沈姜凝还没有选好,看着手里的发钗,将其好好的放入怀里。
沈姜凝出来后,笑盈盈的走了过来说道:“我方才瞧了好些不错的布料,顺便给了做了几件冬日的衣服。”
翠儿问道:“那衣服的尺寸可合适,要不去铺子量量。”
小柳蹦跶着欢乐道:“不会的,沈姑娘可是记得大人的衣服尺寸呢。”
沈姜凝解释:“之前郡主告诉我的。”
李谨没有说什么,只是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两个人走走停停,买了好些东西。
好像这是两个人第一次在一起这样,像家人一般的去购买物件。
喜气洋洋的,好些真的是在过日子一样。
李谨也是第一次觉得,有一些家的感觉,他总是站在那里,看着沈姜凝去买两个人一起住的物件,她眼里有光,认真的眸子里,让他觉得心里暖暖的。
他心里似乎有根冰冷的弦断了,而他却是有些贪恋这样的感觉。
沈姜凝指着一盆兰花问:“这放在你房里好不好。”
“好,我都听你的。”
沈姜凝抬眸却是怔住的看着李谨的身后,李谨瞧着她不对劲,回过头看向身后。
身后站着一位身穿青灰色棉袄的男子,这位男子李谨认识,正是那日锦州湖畔船坊上的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