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
云云:采访一下,你的表为什么亮度这么弱。
旭昉:……夜间模式,谢谢。
其实锁国之源并非在清朝,而是在明太祖也就是朱元璋时期,洪武四年就宣布“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明太祖实录》卷七零)。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月又宣布“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十月,因两广、浙江、福建人民以金银、铜钱、缎匹、兵器等交通外番,私易货物,再次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明太祖实录》卷二零五)。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于沿海走私活动频繁,朱元璋又下令:“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见有者,限以三月销尽”(《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一)。洪武三十年(1397年),他再次“禁申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实录》卷二五一)。
甚至到了片板不许入海的情况,所以到了明后期,倭患始终未除,有很大不一部分原因便是沿海百姓被逼只能为寇,《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其实海禁政策在明初期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明朝当时政权还不稳,急需休养生息,但后来他没有及时调整国策,才到了后续明后期一发不可收拾的情况。
再次感谢看到这里的小伙伴,求收藏求评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