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来点背景知识:
    中国的段氏有四支,却有中原汉人的,但是历史上大理王朝的建立者是段思平。段思平有史载就是白族出身,不过段思平的先祖很有可能是来自鲜卑的:
    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并不是“段思”氏而是北方鲜卑族姓名中的习俗。由此,有些学者以此证明:大理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的说法是准确的。因为,甘肃武威在公元前后一两百年,确有这样的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段氏先祖久居于此,所以也有这样的习惯,同样段干木的一些后代,也受这种习俗的影响。中原汉人的学者,搞不清这种关系,以为是“段干氏”。所以把段氏分成了段干氏和段氏,实际上都是段氏,只是说,有些段氏迁居在西北方,慢慢地受此习俗的影响。从历史资料上看,那时段氏实际向西迁移。
    最先到达云南的是魏之段延,数传北周之段永,再数传唐之段俭魏。而始祖段延是武威人。
    也有人认为,大理段氏先祖,虽然来自武威,但是不是武威汉族,而是鲜卑段氏,先迁武威,然后徙云南。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段氏的取名:
    父子以重名制为主,连名制为辅,绝异于汉族的避讳。这些是北方鲜卑族的习俗。
    1.重名制:姓名三个字,第二个字祖,父,子,都一样。比如“段正淳,段正严,段正兴”,“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
    2.连名制:父亲姓名最后一个字是儿子姓名第二个字。比如“段思廉,段廉义”
    来看看这接连五个皇帝“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前三个是重名,后三个是连名,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倒名。假如是汉族,一个朝代接连五个皇帝的名字,是绝对不答应如此重复的。
    再来句,鲜卑和女真都是东胡系列里的,鲜卑可能还和蒙古有点关系。鲜卑几大牛姓,拓拔(西夏皇室的姓),慕容(这个不用说都知道了),宇文(隋唐很多大臣大将的都是这家的),还有段氏。段氏当时战斗实力很强大,比宇文、慕容要强。还有一位同志,慕容冲的叔叔慕容垂,娶了两个姓段的老婆——大小段妃。不过俺不喜欢大小段妃,汗,因为俺比较爱慕容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