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立春 ...
-
第一章立春杜秋-花开堪折直须折
(1)
贞元21年
晚唐的命运,还在风雨飘摇中挣扎。
繁华江南,却十里红尘,笙歌依旧。
秦淮河上,月影轻荡。舟灯点点,依稀倒映在水中。两岸歌舞坊间,多少双眼睛,正流连着江心画船上,那个轻歌曼舞的女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不敢想象她明艳雅洁的面容下,有着怎样一颗从容淡定的心。
杜秋,这个聪颖淡定的女子,一曲《金缕衣》惊艳四座。
歌尽曲歇。杜秋盈盈拜倒,颔首微笑。一只苍老的手猝然伸至她面前。
“秋娘,可愿随我回府,以后我会护着你?”
看着眼前这个年龄大自己两倍还多的猥琐男人,正双眼发光的盯着自己。杜秋凄然一笑。曾几何时,那个温柔如水的男子,在落英缤纷的桃花树下,轻揽自己入怀时也说了同样的话:
“秋儿,我会护你一生。”
“好。”她的回答一如当初。
缓缓地握住那只苍老的手,可是这次,握住的却不是曾经的幸福。
华妆红裳,十里红妆。
她下嫁给镇海节度使李锜,那个苍老的男人。到处时象征着喜庆的红,刺得她微微合上了双眼。李纯,如今我已嫁做他人妇,你是否还记得那棵桃花树下,曾为我许下的誓言?
两行清泪,一身清冷。
日子就这样在无风无浪中一天接着一天的走过,李锜对她不错,可她依然只是被当成一名低贱的歌舞伎。每天只是重复着昨天的日子。
流年亦逝,岁月匆匆。然而有些人却注定不凡……
(2)
元和三年
唐宪宗继位。
镇海节度使李锜,因不满唐宪宗消减节度使的权利,拥兵造反。叛乱很快被平息。李锜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作
为罪臣家眷入宫为奴。
她自嘲的笑了笑,兜兜转转一大圈,如今又成了一名歌舞伎,这样也好。
时年三月,大明宫里的桃花开的正艳。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和煦的春风扬起落英缤纷。看着眼前随风飞舞的桃
花,杜秋的思绪又回到那个江南明媚的春日。
也是这样一条落英缤纷的小径,温柔如水的男子宠溺的搂着自己:
“秋儿,我愿护你一生。”
李纯,如今这孤独深冷的大明宫里我子然一身,你又在何处?不是说要护我一生吗?那当初为何要狠心的抛下我?
撕裂般的疼痛从心口传来,呵,原来心即使已经死了还是会痛的。
顾不上似比刀割更狠的疼,秋娘莲步轻移,又跳起那支熟悉《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她只尽情的舞着,水袖轻扬,吴带当风……并没有注意到,远处不知何时起停留在她身后
那双深邃悸动的眼睛。
“秋儿!”
优美的舞步卒然一止,顷刻又回旋蹁跹依旧。呵,居然会幻听,这是大明宫啊,他又怎会
在这里。
“秋儿!秋儿!……”又一阵熟悉的呼唤,这一次声音中还带着微微的颤抖。杜秋脚步乍
然停驻,带着回旋中留下的晕眩,她看清了来人熟悉的脸庞。
“……纯?”轻柔的声音中满含着惊疑不定和不可致信。
男子快步走来,一把将她揽进怀里,低头吻了吻她柔软的发丝,
“秋儿,秋儿……”男子低沉温柔的声音在耳边细细呢喃,就像春日的微风,轻轻的撩拨
着她的心。他抱得那么紧,仿若抱着失而复得的珍宝,仿若一生都不想再失去。
春风又来,刹时吹起满树芳华。飘荡在他们身边,飘落在蜿蜒的青石小路…
中和殿内,温暖如春。
华美的宫灯释放出柔和的光晕。幔纱轻垂,看着怀里已安然入睡的女子,李纯俯身,在她
娇美的唇瓣上印下一吻,似是留下今生的印迹。
“秋儿,我再也不会抛下你了。”
仿佛感受到那满溢幸福的吻,睡梦中的女子唇角笑靥如花。
他是李纯,唐宪宗,李纯。
幸福不期而至,丝毫不给她片刻喘息的瞬间。次日醒来,她已是他的妃。
秋妃。秋儿,从过去到现在他一直这样唤他,也一如过去一样深深爱着她。
春暖花开时,他们双双徜徉于山媚水涯;秋月皎洁时,又对对泛舟高歌于太液池中;午窗
人寂时,共同调教鹦鹉学念宫诗;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灯下对弈直至夜半。
他们的生活平淡如水,却是每一个深宫中人梦寐以求的幸福。
直到有一天,宰相李吉甫劝唐宪宗应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他说:
“天下已平,陛下宜为乐。”
一阵细微的喘息声从中和殿外传来。已有好些日子没见他了。她心疼他整日处理政务,身子受不了。于是亲自下厨去御膳房为他熬了一碗银耳莲子汤送来。没想到却碰巧撞见了这一幕。她本已迈开的脚步悄然停住,转身便离开了。
屏退了所有的随从,一个人静静的走着。不期然的来到大明宫外。看着青石小径上那株枯萎的桃树。杜秋凄然一笑,
“杜秋啊杜秋……你一人宠冠后宫这么多年,该知足了。你没有孩子,就算不为天下,为了他,也该知足了……”
寒风刺骨,杜秋也感觉到了冬日的寒冷,微微打了一个寒颤。一股清新气息袭来,温暖卒然而至。
李纯从身后缓缓地抱住了她,双臂微合把她紧紧的圈在怀里。这是一个宣布保护和占有的姿势。高大的身躯为她阻挡住冬日的严寒。
他轻轻的唱起那首《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温热的气息环绕在她耳边,轻轻的撩拨着她的心。
“秋儿我的妻,你就是那支最美的花。”
有股莫名的心酸瞬间从杜秋心底涌出,眼泪潸然而下。一个转身回抱住李纯,抬头吻着他温热的唇。多日不见,唇齿相交,舌尖的火热顷刻传遍全身。她双手环绕在他身后,用力的揉捏他的衣衫。“嗯……"粗重的喘息在她耳边想起。李纯努力的抑制住下身的火热,一把抱起她,快速向中和殿走去。
一夜缠绵,次日清晨他便召告天下:
“朕,有一秋妃足矣!”
(3)
岁月如梭,转眼已是元和15年。
这过去的十二年来杜秋悉心辅政,凭借着她超凡的才智和细腻的心思,于危难中为唐宪宗分忧解劳出谋划策,她不但是李纯于红尘中最值得留恋的温柔更是唐宪宗身边最忠诚和得力的助手。
唐朝多年来藩镇割据的毒瘤,是困扰朝廷的心病。唐宪宗李纯自登基以来多雷霆手段削藩集权,引来大臣强烈不满,以至叛乱连连。
有大臣劝谏唐宪宗用严刑厉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动乱,这建议颇合宪宗的性格。秋娘闻言则说:“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岂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见识深远,入情入理,让唐宪宗不能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见,以德政治天下。
她以一颗女性的柔爱之心,感化着锋芒毕露的唐宪宗。定藩镇,安边境,御外辱,直至晚唐得到了最后的中兴。多年来于唐宪宗李纯风雨同舟,大明宫中运筹帷幄,何处没有她的倩影?
(4)
然而,上天又一次捉弄了这个睿智淡定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