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6、第 146 章 ...
-
烛烈担心戎狄会重新崛起,像直接影响云梦王朝统治那样威胁大靖,一边命幽州驻军统帅呼延将军加强戒备,一边暗中派百里炽繁前往塞北,调查戎狄的动态,以及是否有人与戎狄暗中往来勾结。
与此同时,烛烈不动声色地调动了部分京城禁军将领。
神策军护军中尉百里深泽、鹰扬郎将楚淮、车骑将军苏还、骠骑将军卫敬瑜……这些人的官阶品级不高,却都身处要职,与以往由世家子弟选拔的人才不同,他们都是从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普通将士逐步擢升起来的年轻武将。
我抿抿嘴,在百里深泽的名字下面掐了道浅浅的印子。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所有人都曾经在长敬侯百里炽繁的麾下待过或短或长一段时日,而百里深泽更是为长敬侯负责打理宵游宫的大小事务。
————他们都是百里炽繁的人。
也是大靖的精锐之师。
悬置已久的太尉一职的人选终于水落石出,前任护军都卫苏景合荣升三公之一的太尉。苏景合曾经当过雍宁帝的太子太保,率领大军参与了平定西域大宛的战争,是雍宁帝忠心不二的肱骨重臣。
前任兵部尚书叶挚倒台之后,雍宁帝一直迟迟没有任命新的兵部尚书,趁着这次武将调动的机会,将豫州郡守陈子载召回京城,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大靖祖制,边疆州府的郡守多为武将出任,陈子载亦不例外。早年陈子载拜在呼延老将军门下习武,与呼延将军师兄弟相称,在岐州、豫州、幽州等塞北州府历任郡尉、郡守,镇守塞北边疆多年,熟知戎狄与北狄的行军作战的方式,由他出任兵部尚书,雍宁帝对戎狄的态度简直昭然若揭。
烛烈如往常一样,在书信中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内容,尤其在书信结尾处反复提醒一定要按时喝药。他什么都肯告诉我,就是只字不提近来内廷的动静。
我反复看了几遍,嘴角的弧度越来越大,其实雍宁帝威严端庄的天子形象之下,掩藏着一颗细腻的心。
不就是怕我知晓他的新宠又闹出什么幺蛾子么,如今大靖塞北边疆不稳,边疆不稳容易引发人心浮动,烛烈有心对戎狄用兵,所以眼下的燃眉之急便是训练兵士,筹集粮草和军饷。
对戎狄用兵非一朝一夕可为,国库能够动用的银两有限……我微微眯了眯眼,唔,听说内廷司挂职的皇商近年频频变动,我是否能够为烛烈分忧一二?
百里炽繁前脚刚走,延湛便派了个熟人过来保护我。
是真正的熟人,同在关雎院度过一段难忘时光的姬明丹,三四年的光阴过去,她仍然丰采姝丽,光艳无俦。
我惊喜地望着姬明丹,她如多年前一样,笑得明艳照人。“沂山一别,江湖路远,九公子别来无恙?”
她是过来保护我,陪我解闷的。这是姬明丹的原话。
“君上之托,姬某岂敢怠慢?何况有些事情也需要亲口告诉小公子了。”姬明丹长长地吐了口气,脸色突然变得阴郁,“当年关雎院的那场大火……竟是南海应家所为!”
南海应家的家主应典是当世武林中的□□枭雄,以劫掠过往的大小船只起家,后来势力逐渐扩大,垄断南海各个口岸的海外贸易的渠道,成为南海地域的海上霸主,被人们尊称一声“南海龙王”,实际上就是南海最大的海匪头子。
应典其人阴险狡诈,行事狠辣,行踪诡秘,他的船队可以在巨浪滔天的南海里来去自如,朝廷多次派遣水师清剿,都没有抓到过应典本人,更别提深入他的老穴了。
应典在南海称雄数十年,膝下唯有独女应承蓝一个血脉亲人。应承蓝容华绝代,是南海地域的第一美人,当今武林十大美人中排名第六,被应典视为掌珠,爱逾性命。她自视极高,目无下尘,自幼热衷各种华美饰物,酷爱收罗天下珍奇,应典为讨女儿欢喜,每次出海劫掠归来,都让应承蓝先挑选自己看中的珠宝首饰。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应典手下的几个弟子外出游玩在沂山密林迷路,他们偶然闯入了关雎院,被百年别苑的雄厚财力所震撼,临时起了杀人夺财的念头。海匪出身之人下手自然狠厉决绝,事后放了一把火,干脆利落,然后脚底抹油逃回了南海。
而杨珉之一人分身乏术,把我往安全地带一放就打算冲回火场救人,可惜火势已成,回天无力,等他失魂落魄折回原地,我早已被人带走。杨珉之如五雷轰顶,大受打击,一心只想找回我,哪里还记得那些匪徒的下落?
杨珉之原是修罗教教主宁楚添的同门师弟,自幼在修罗教中长大,不喜纷争厮杀之事,遂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不想在沂山遇上此事,一时迟疑竟连累了十多无辜之人惨死。
没多久,修罗教中陡然生变,宁楚添急招他回教处理,杨珉之不得不立刻赶回了修罗教。等修罗教重新平静下来,已然过了很长一段时日。
杨珉之游侠好义、个性磊落,一直无法忘却沂山那片火海,那柄断裂的匕首、被人生生割断的衣袖,他为此负疚于心,决意将剩下所有的光阴都用来行走在大靖的疆土上,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要找出当日的真凶,为关雎院葬身火海的所有人讨还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