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中秋,紫禁城内,日渐西垂。
“快点快点。”一个尖细的嗓音叫嚷着:“你们这帮小奴才给我仔细着点,要是摔坏了东西你们全家的命都赔不起!”
皇宫内院福熙阁前,一个身着总管太监服饰的人正在发号施令,翘起兰花指指挥着成群的宫女来来回回进出阁门,搬运各色珍宝和宴会器具。
明月初上,紫禁城内彩灯高悬,明烛烁烁。天子大宴群臣,凡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到席。一时间人流往来如织,好不热闹。
月华殿前。
“张丞相!”一身着四品官服的人拱手道。
“哎呦,李大人,听说你内调回京,真是恭喜恭喜阿”张丞相
“呵呵,这是圣上开恩,也多亏张丞相一力保举,才使小子可以回京供职,真是感激不尽啊!”
“李大人这是哪里话,为国荐贤乃是臣子应尽职责,又何功之有呢。”
李大人突然压低声音:“我前日信中所托之事…”
张丞相环视四周见无人注意,微笑道:“李大人放心,那宝贝已派人送入宫中,据陈公公透露,皇上龙颜大悦,准备今晚大宴时请百官共赏呢。李大人高升已指日可待了。”
“还得多谢丞相抬爱,学生必定涌泉相报。”
“哪里哪里,李大人言重了…”
入夜,月明如镜。盛宴开场,天子驾临,群臣山呼万岁,共贺中秋佳节。席上山珍海味,奇珍异果,台上鼓乐齐鸣,歌舞翩翩。
月上中天,筵席过半。天子一招手,陈公公立刻传下圣旨,将日前李知府进贡的绝世奇珍——流华月珪给众卿传看。
一时间,各席议论纷纷。
“李知府不是那个五年前得罪前任宰相,被贬去四川赈灾的那个吗!怎么突然咸鱼翻身了?”
“…听说这个宝贝是天上掉下来的,当时一个炸雷将蜀山劈开,接着大雨倾盆,大地震动。之后才发现裂缝中有荧光闪动,真是个宝贝啊…”
“…李知府因祸得福,花了五年时间将这天外至宝发掘出来,琢磨成型,这才进贡圣上,可谓用心良苦啊…
……
朝臣们的议论李知府全部听在耳里,喜在心头。他正襟危坐,不露声色地扫视着周围羡慕惊诧又参杂着嫉妒的目光,他抑制不住心跳的加快,五年来他等待的时刻终于到了,这么多年的卧薪尝胆没有白费,让他耗尽心血的至宝散发出的皎洁胜月的光芒一定会照亮他光明的仕途。
几队宫娥开路后,一名衣着明艳的宫女捧出一个紫檀大盒,从她缓慢的步伐可以看出盒中之物必定沉重异常。执事太监将盒接过,打开盒盖,捧向百官。
众官凝神定睛,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只有张丞相阅历深广,略一停顿,便高声颂扬吾皇盛德,天降奇珍保佑江山永固,盛世千年。
紫檀盒一桌桌传过,到处一片啧啧称奇与歌功颂德之声。坐在末席的李知府已经迫不及待地看到它在这中秋之夜与月争辉的奇景,满腹阿谀之辞也急不可耐地要冲口而出。
终于紫檀盒传到了跟前,李知府微笑着转头欣赏,一瞬间仿佛被电击一般浑身战栗,笑容僵硬在脸上,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满腹对皇帝的赞扬却变成了歇斯底里的哀求: “皇上开恩,小人知道错了,请皇上饶命啊,张丞相救我啊……”
宴席上一片赞扬之声突然戛然而止,大家面面相觑,惊得说不出话,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张丞相。这时大家才发现,张丞相脸色惨白,双手微微发抖,朝服也早已被汗湿透。此时他定了定神,也当即跪下,朗声道:“吾皇圣明,李知府在四川克扣赈灾粮款,搜刮民脂民膏,罪大恶极。皇上洞察秋毫,爱民如子,不愿接受贪赃之物,真乃仁德之君。微臣督查不力,请皇上降罪。”
天子也不由得一惊:“丞相和李大人何出此言哪?李大人赈灾有功,又进献珍宝,张丞相举荐贤能,寡人正要重赏。为何有此一言?来呀,把月珪拿上来!”
左右急忙把紫檀盒传上玉阶,皇帝一看之下,天颜震动,拂袖而起,咣当一下将紫檀盒打翻在地,只见一个乌黑的石头乌龟滚下台阶,翻了几个跟头,停在了李大人的身前,李大人咕咚一声倒在了乌龟旁边,晕死了过去。
中秋之夜,月凉如洗,晚风习习。千家万户都在庆祝这个团圆的佳节。鼓敲三更,沉静的夜空突然被紫禁城中的噩梦打破,
只听见许多尖细的嗓音一叠声的喊着:“宫中失窃啦!!!…绝世珍宝不翼而飞!!!…皇上受惊啦!!!…赶快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