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景渝十年,春深。
狭窄的驿道上人迹罕至,偶有几声马嘶,巷口拐角处栽了一树桃花,那花枝斜斜探过矮墙,嫩叶粉蕊,似要纳尽四月春光。
巷陌东边有一处茶楼,走南闯北的路人行经此地,少不得要寻了这个地方歇歇脚,茶楼里又有一位说书老叟,古拙的沉香木一拍,惊醒一段又一段尘封的旧事。
来此的多是他乡倦客,大多神色疲累,面有愁容,纵然听着那老叟的说书也不大提得起兴致,唯有今日,一众听客却坐得较往日直板好些。
说书老叟今日讲的,正是七年前扶府护送天子令回京的秘辛。
茶楼小二殷勤斟好茶水捧上木案,茶色清淡,将老叟沉哑的嗓音也氲出了几分水汽。
“列位看官,却说那七年前,扶府公子扶邯受武林余盟主所托,护送天子令回返上京。是时江湖各大门派,谁不觊觎,扶府众人行至苍霞山,竟遭徐龙帮暗劫,扶家二十四侍卫拼死相抗,要说那二十四侍卫皆是身怀绝艺,一身的功夫只差不能循天遁地。饶是如此,经此一战却也折了二十三位。只剩了个至今不知来历的女侍卫,与那扶邯公子一道奔波劳苦,后又历了几遭劫难,愣是走出了苍霞山,好端端护住了那天子令。”
一段曲折,几经生死,说书老叟讲得兀自投入,然而人群中自有那好事的,打笑着挑起一句“活下来的竟是个女侍卫,倒不知样貌如何,若是模样娇俏些,怕是有得一番郎情妾意在里头了。”
老叟喝了口茶,淡笑不言,座下听客被这句话增了趣子,嬉笑地跟着附和了几句。
那些古旧的岁月就像是一道尘灰,轻飘飘被人攥在手中添枝加角,七年光阴过处,生生死死中的凄惨光景不过一场梦魇,合着年轮一处褪了颜色,最能牵引人心的,却是一截无人印证的风月。
临窗的一位听客似是有些愣神,眉眼稍蹙,额前垂下几缕细软乌发,恰好浸入窗牖外头柔暖日光。
小二提溜着茶盅转到她跟前,招呼一声“姑娘,要添茶不?”那姑娘仍是楞怔,并不言语,小二见她眉目清丽,倒也不跟她计较,好声好气地又问了句“姑娘,茶凉了,要添些么?”
那姑娘这才回神,略点了点头,又掏出一锭碎银放入茶盘。小二笑着谢了赏,捧着茶盅转悠去了别桌。
几盏茶工夫,老叟终于讲到尾声,说起扶邯公子回返上京后,向端王献出天子令,随后召集人马灭了徐龙帮等寻衅的帮派,次年又在武林大会上大败前任余盟主,从此翻覆了江湖,扶家称霸武林直至今日,个中周折不必细述。
日色渐沉,杨柳染暮,时有黄鹂深树鸣。
说书人喝下最后一口茶,正收拾了行头欲走,听客席上却又响起一句话“老丈且慢,在下尚有个困惑,不知适才老丈说起的那个女侍卫,后来如何了?”语气轻浮,正是之前打岔之人。
说书人敛神想了想,摇头叹了口气“老朽后来也曾听人说起,那侍卫,已是死了六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