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康王:楚王问鼎周室覆(四) ...

  •   其实观源还有更便捷的方法的。

      别看整个秦穆公时期,好像秦国就光顾着和晋国联姻了似的,实际上,秦国和其他诸侯国的联姻也在进行之中。

      远据西方的秦国和称霸南部的楚国,几乎算得上是离得最远的诸侯国,但是秦楚两国,也有进行联姻。

      最近的一次秦楚联姻,巧了,就是秦穆公时期。

      自从秦晋撕逼之后,秦穆公的气就一直不太顺。可是秦国在晋惠公登位初期就被屠了不少的甲士,晋国称霸的局面是怎么也改变不了啊。正巧,那边楚国崛起,也对中原各国虎视眈眈,苦逼的是,楚国的面前还有一只拦路虎——晋国。

      和难兄难弟秦国一样,楚国也被晋国压着打——虽然这里晋国不是像当初和秦国一样是单挑,而是领着其他的诸侯国群殴。

      楚国称霸、向中原诸侯国复仇的梦想也遭到了晋国无情的破灭。

      原本处境就相似,只不过近些年因为某几场“小”战争而结仇了秦楚决定和解。

      秦国东进的门户被晋国牢牢地掌控在手中,如果不夺到崤山那几块地方,秦国也许,再也不能向东扩充自己的领土了,如果是这样,那秦国跟被变相地流放于西陲蛮夷之地有什么区别?

      同样的,被晋国领导的诸侯联盟束缚住向中原沃土大肆扩张的步伐的楚国,也相当于被变相流放于南部的穷山恶水之中。

      目标都是牵制晋国,而本身的实力都因晋国而削弱、受制的秦楚欣然交好。

      作为证明,秦穆公和楚成王心照不宣地进行了联姻。

      在历史上,秦康公十年,也就是楚庄王三年,秦人出兵,帮助楚国灭掉了庸,巩固了楚国的西南边塞,消除了楚庄王北上争霸的最大隐患。

      啊,没错,说不定历史上楚庄王最后能“陈兵洛邑”,在周都“问鼎”,还有秦康公这次帮忙的因素在呢!

      唉,如果是一般的事件,观源早就选择了和楚国交好的这条路了。

      但是,问题是,他想要改变历史进程,让周王室现在就消失啊!

      不在最近这段时间内把秦国摘干净,以后他还怎么冠冕堂皇地称王了?

      啊咧……好像……说漏嘴了?

      没错,他的目的就是想要提前称王。

      然后,哼,那些姬姓诸侯国千千万,王室分支也多如牛毛,但是没关系,他们当周王也名不正言不顺,大不了,大家一起,都称王好了,也是皆大欢喜嘛!

      君不见三国时期曹魏的曹丕率先称帝,血缘离正统远了十万八千里的刘皇叔刘备,最后还不是自己称帝了?

      话说回来……对哦!

      他只需要在颠覆王室这件事中撇清秦国的关系就好嘛,不需要费劲心思去替换晋国的地位。

      晋国得意了这么些年,也该好好地伤筋动骨一次了!

      那,他可以向周王换一个要求了。

      其实吧,因为最先成为的是秦襄公,看到的是末代的西周王室,观源本身对周王的敬畏之情就没多少,这么一来,就更少了。后世的这些周王,更是一个比一个让他看不上眼。

      秦国不用亲自上来参演了,观源还是不愿意给晋国一个痛快。

      于是周顷王姬壬臣非常头痛地听到秦君嬴瑩表示,晋君年幼,赵盾区区一个大夫,主持诸侯盟会算是怎么回事?那个齐国啊宋国啊、反正是只要国力比较强盛或者逐渐恢复荣光的大国,都被他举了一个遍,让这些国家的国君来不是更好吗?

      姬壬臣算是明白了,这位秦君啊,是从他这里给晋国找不痛快来了。

      周天子现在是摆设又怎么样,摆设也有用处的啊。要是姬壬臣真的如了秦君的意,说晋国现在由大夫管理诸侯盟会不合理,呵,别说别的国家,就连晋国内部都得热闹起来。

      姬壬臣可不想得罪晋国,毕竟晋国几乎算得上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了。

      可是他才刚刚用了秦国的进贡办了先王的丧礼,不办事儿,他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啊。

      最后还是周公阅给他解了围。

      当初安惠王不是从北周都镐京迁到南周都洛邑来了吗?

      虽然把礼器啊、九鼎啊什么的都搬到了洛邑来,镐京名义上还是属于王室的。

      为啥说是名义上?

      因为王室东迁之后,王畿地区很快被戎族占领了,后来秦穆公一统西戎,那地方也变成了秦国的土地。

      虽说是秦穆公从戎族的手里打下来的,那地方的丢失也得怪秦国还有当初没被灭掉的几个小诸侯国不经心,但是,那到底是旧王都不是?!你秦君一个小小的臣下占据了那里,还有理了不成?

      当然,以上是王室和各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姬姓诸侯的腹诽之语,到底没胆说出来。

      周公阅的意思就是,天子您啊,承认那地方是秦国的合法封地,把那里啊,赐给秦国好了。

      周顷王要被周公阅的无耻给惊呆了!

      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姬壬臣才不管秦君看到了他的旨意有什么反应呢,他觉得他这个补偿太不错了。

      这种能够打发掉秦国那位人傻钱多的国君,还能让他挑不了刺的补偿,实在是太棒了!

      #每一任周公都是天子的贤内助【雾】#

      #有了周公牌锦囊,包你腰不酸、腿不痛、一口气上六楼#

      #有周公在旁边,先王再也不用担心我智商欠费不够用啦#

      观源拿着那份变相的【旧都镐京及王畿地区成为秦国封地】的合法证明,整个人都要不好掉了。

      这、都、特、么、是、第、几、回、了?!

      他穿了三回秦君了,每回,每回遇上的周王都给他来这一出?!

      第一回,空头支票封地,第二回,空头支票封地。前两回也就算了,横竖秦国还没有打下来,这回这个,拿秦国的地还秦国的人情,真特么当他是傻多速的权n代,人傻钱多速来啊?

      更憋屈的是,在拿到这份“证明”之前,那地还真就算是秦国的非法土地,他不收这份东西还不行?!

      得,他这算是花钱买地了。在春秋战国这年代,花钱买原本就被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土地的国君,他得算是头一位吧?

      观源越想越憋屈,还在周都洛邑干啥啊,回秦都雍城吧!

      既然这样,天凉了,让楚国出兵中原吧。

      秦康公三年,楚穆王八年,楚国出兵攻郑。

      然后,郑国作为晋国的附属诸侯国,抛弃了旧主,转而向新主子楚国摇尾乞怜。

      晋、宋、卫、许等国的联军姗姗来迟。

      楚国毫发无伤,而晋国丢了一个附属国的戏码十分的好看。

      也许是作为报复,楚穆王八年的夏天,陈国就归服了晋国。

      而已经将陈国视作楚国附属国的楚穆王怎么能忍受被这么打脸?

      其后自是与陈国开战不表。

      按照历史进程,楚穆王还能活个四年多,所以当楚国的消息传来,说秦康公四年,楚穆王九年的时候,楚国大夫斗宜申和仲归成功刺杀了楚王商臣的时候,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被楚穆王先下手为强而干掉的时候,观源感到荒谬极了。

      那可是以弑父夺位起家,本身就阴谋诡计无所不专的楚穆王商臣啊!

      他当初打的让楚穆王在中原征战的时候被弄死的主意怎么办啊?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话说回来,那楚庄王不会被和谐掉吧?!

      幸好,又有消息传回来,说是楚王太子芈侣已经登上了王位,变成楚王熊侣了。

      观源托着下巴,就算楚庄王没被和谐,但是真要等他像历史进程一样陈兵洛邑……他还就非得违背历史,活到秦康公嬴瑩去世之后的第三年啊!

      秦国国内没啥糟心事,但是能施展的地方也不多。

      不能东进,以及只是春秋时期的国土,使得观源连挖渠治水、利用肥沃的土地充实粮库的事情都办不到。

      没地、没地、没地!

      被拘禁在西陲的秦国迫切地需要扩张,需要后世那些,帮助秦国称霸六国的基础——那些沃土!

      而当初他当秦武公时制定的制度,目前看来,依旧适用于秦国,现在,并不是改变的时机。

      晋国必须要衰弱,只有那样,秦国才能东进。

      观源沉下心。

      他要做一个,和历史上“穷兵黩武”的秦康公相反的国君。秦国需要休养生息,他可以煽风点火、隔岸观火,却必须尽量减少亲身上阵演出的次数。

      无为而治。

      ————————————————————————————————————————

      康王,穆公子也。

      康王元年,晋使欲奉公子雍归国继位,王驳之;使人至陈奉公子乐于秦。后晋大夫赵盾果奉太子继位,是为晋灵公。

      及晋灵公长,好奢侈之风,国人恶之,赵盾亡走,其族弟赵穿于桃园射杀灵公。

      灵公亡,康王使人奉公子雍至晋,公子乐辅之,曰:“吾奉汝君还。昔年正卿【赵盾】欲使为君者。”

      晋人奉公子雍为君,是为晋成公。

      以秦助立成公故,成公素与秦善,二国多有交往。

      康王十五年,楚庄王陈兵王疆,问周鼎。

      王孙满于雍城闻之,叹曰:“周室危矣!”

      楚庄王果夺周鼎,劫掠洛邑,亡周室,还楚都。

      康王惑,问之。

      王孙满曰:

      “先楚王商臣早亡,楚王侣幼年践祚,为权臣若敖氏所制。

      及长,楚王昏聩闭塞、贪图酒色,肖似晋灵公。然,楚王胸中有丘壑,其平内乱之果决,狠辣更越其父,或因其年幼便受制于人之故。

      此番楚王出兵,吾观楚兵形状,中原诸国,皆无敌手。其与晋之战,便可知晓。

      晋既败,周之天下,危矣。”

      康王曰:“何故?卿曾言‘周德虽衰,天命未改’,诸国之君皆知治国以德不以勇,楚王何以冒天下之大不韪?”

      王孙满叹曰:“自齐桓晋文至今,称霸诸国者,国盛方为要务。殊不见,宋襄徒为人笑乎?”

      康王颔首曰是。

      王室既覆,姬姓封国甚多,皆以正统居,自号为王。

      他国不忿,亦以王自号。自是诸国国君尽称王矣。

      康王十七年,太子貑薨,康王哀甚,立王孙荣为储,未几,崩。

      ——————————————《秦史·本纪十三·康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康王:楚王问鼎周室覆(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