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明天 ...

  •   咚咚。两声敲门。“请进!”赵高提高声音。
      来的是秘书转魄。她穿着职业装,但还是很显身材。转魄手上抱了一沓文件,还有一个备忘本。她翻到其中一页,念道:“赵总,今天下午两点您要和东皇太一教授到有间茶社喝茶,一起去的还有公输仇教授和嬴校长的二公子嬴胡亥。”赵高点头:“知道了,叫真刚备车。”“是。”转魄答应一声,娉娉婷婷地退出去。
      所谓喝茶,其实是打麻将的意思,只是一个是罗网公司的老总,一个是秦朝大学的教授,说打麻将传出去不好听,所以改成了喝茶。
      赵高原先和秦朝大学的校长嬴政私交不错,只是从前几年“教学楼冠名事件”后就断了来往。
      当年罗网公司捐赠了一幢教学楼给秦朝大学,但要求用“罗网楼”或“赵高楼”命名。嬴政不同意,觉得他们罗网公司是借了学校的名气作广告,而且此风一开,后患无穷。几次谈判不成,双方就翻了脸。因为罗网公司的中高层人员大多是从秦朝大学毕业的,嬴政名声又大,赵高有所顾忌,没敢轻举妄动,只是从此再无往来。但赵高却和胡亥相熟,究其原因,只怕是想借其子而达到报复其父的目的。
      东皇太一和公输仇原先都是秦朝大学的教授,只是公输仇由于和班教授闹矛盾,一气之下走人了,加入罗网公司。而东皇太一还当他的教授,闲暇时与赵高等“喝茶”,倒是惬意。
      韩信背着一个灰色的书包,走在从南楼到中苑食堂的路上。其实南楼离梅花餐厅更近,但梅花餐厅的菜却比其他食堂都要贵上不少,如果要一份饭两个菜,至少也要花掉六七元,而其他食堂的花费都在五元以下。然而梅花餐厅里从来都不缺乏客源,不是他们的菜好吃,而是只有这一家食堂肯开空调,贵的那几块钱其实就是空调费。一些人从小娇生惯养,对宿舍没有空调已经满腹牢骚的,只好来这里吹吹凉风,享受享受。
      韩信却享受不起来。他家穷,虽然考上了一本,每年学费只要5000元,但加上住宿费生活费,一年也是笔不小的开支。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全村人都欢天喜地像过年一样,说山沟沟里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但父母面对着收费单却沉默了许久。韩信没有说什么他不上了去打工之类的话,父母的意思也是让他继续念,于是东拼西凑凑足了钱,存进和通知书一起寄来的银行卡里。
      父亲只送他到火车站,因为一来一回的火车票也不便宜。韩信背着母亲手缝的书包,拖着父亲请村里木匠钉的行李箱就来到了学校。行李箱里只有几件衣服,他身上最值钱的就是一个二手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上闹钟,属于扔在地上别人都懒得拣的那种,为了和家里联系才买的。
      到了学校他才知道,有助学贷款和贫困生补助这回事。但事实上,只要你有点人脉关系,哪怕你其实不贫困,也照样能贷款或领补助。韩信孤零零的从小村庄来到大城市,举目无亲,当然争不过那些人。他只好去做兼职,还被中介骗过一次,好在损失不大。后来学校开助学岗亭,给学生提供摊位,卖点文具,韩信提交了申请,回复是已经批了,但要等到下学期才轮到他。食堂也有打卡收残搞卫生的职位,不过不要大一新生,嫌嫩。学校附近一些商家虽然常有促销宣传等活动需要学生打零工,但为了追求眼球效应一般都招的美女。也就是说,韩信除了偶尔能找到一些发传单之类的工作,这学期大部分时候还是要吃家里用家里的。
      现在正是吃饭的时候,学生从四面八方向食堂涌来。星期六星期天还好,所谓的午餐时段从上午十点半延续到下午三点,可以错开高峰,当然到后面就只能吃冷的或多花钱买现做的。星期一到星期五就是赛着谁会抢了,十二点下课,一点半又要上课,导致所有学生都一窝一窝往食堂挤,希望能早早吃完好有时间睡个午觉,虽然上午在课堂上也睡得挺好的。
      韩信一般要等到十二点半以后人不多时才去食堂,这样可以省下找座位和排队的时间。但是那时候只剩下些管饱不管好的菜,还都是凉的,韩信也不在乎。只是吃冷菜终究对肠胃不好,年轻时没觉得,后来韩信常闹胃病,很久都没调理好。
      韩信到窗口,打了六毛钱的饭,又要了一个素菜。食堂里打饭的阿姨都记得他,每次给他的饭菜都比给别人多一点。
      他拣了张看上去干净些的桌子,坐下吃饭。才吃到一半,就听到食堂门口一阵喧闹。不用看也知道,来的是国际班的龙且。
      国际班虽然也和本部其他系一样招的一本学生,但学费却是三本的价钱,因为他们到大三大四是要作为交换生去外国念书的。学费贵,念得起的当然也不是平民子弟,不是官家公子,就是富贾千金。然而国际班学生在其他人心里的印象并不好,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多少有些傲慢,也可能是其他人心底的“仇富”心理。
      可是韩信对龙且的坏印象绝对是因为第一个原因。记得那次也是饭点,韩信在路上边走边背单词,一辆摩托车嗖地就从他侧边蹿了过去,扬起满天尘土,然后一头扎进食堂门口的人堆中。好吧我承认走在路中间是我不对,可是你也不能这么横冲直撞的啊!韩信掸掉衣服上的土,走近几步,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张狂。
      那人跳下摩托,摘下头盔挂好,把车停在食堂门口,一下子把本来就窄的门堵住大半。有个男生看得有气,要上前理论,被另一个拉住。韩信凑上前,听到他们说什么“龙且”,什么“他爸是某某某”,大概猜到了刚才那个骑车的叫龙且,八成也有个李刚似的爸,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
      “还好他开的不是大众轿车。”一个女生冷笑。韩信认得她,是同班的季姜,一个长得不漂亮但非常聪明的女生(注:此处向《天意》的作者钱莉芳老师致敬)。
      从那时候起,韩信就牢牢记住龙且了。
      我不和你比父母,我要和你比明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