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三 白衣书生二代.4 ...

  •   未几,年仅十三的代王杨侑,便正式在大兴殿即位为皇帝,改元义宁,远在江都的炀帝则被遥尊为了太上皇。李渊自为大丞相,普封唐王,祖上要追谥,儿子们也都纷纷改换封号,长子建成仍为世子,次子世民为京兆尹秦公,四子元吉为齐公。
      表面上,李渊对新皇依旧恪守臣礼,实际却毫无避讳地居住宫中,直接以武德殿为丞相府。丞相府中还是用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此外文武各属,量才授任,特别提拔了一大拨本家李姓、与外戚窦姓子弟。至于刘玄念,则继续领个小小记室名衔,无事一身轻。
      这一日,宫中为贺新皇登基而大宴群臣,刘玄念也在自己家中办起了小筵席。从早到晚,都是中门大开,管它认不认识,只要有客上门,尽皆请将进来,殷勤招待。除了李渊赏赐的女乐舞伎,刘玄念又从坊间酒肆里请回了一群能歌善饮的胡姬,个个浓妆艳抹,周旋于宴会场上,哄得主宾均是毫无顾忌,又唱又跳,好不热闹。
      前堂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与之仅一条过廊之隔的小院内,却是万籁俱寂,静得出奇。
      四周环绕的重重树影不但挡住了外间的喧嚣,也充当了天然的遮掩屏障。不仔细找寻,很难发现院中还有一座凉亭,亭中设一小圆桌,摆着瓜果茶点,一群人合围成圈,交头低语。满园秋色交辉相映,这儿的满座衣冠似雪,恰似一画龙点睛之笔,点亮了整幅图画。
      这群人里,包括刘玄念在内,所有人都席地而坐,有说有笑,只有白之遥一个离得远远的,倚柱而立,默默望着远方,与此间的融洽气氛格格不入。
      “事情该怎么做都清楚了吗,赤足?”刘玄念布置完任务后不忘再三确认,今天的他显得分外严正肃穆。
      被问的是一个皮肤黝黑、毛发茂密的虬髯大汉,年近四十的样子。此人不但相貌长得就凶恶,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更是精光外露,锐利有神,整个人看上去就如一只狮头豹,时刻准备着扑过来撕咬。这被称作赤足的大汉,外表虽威猛,对刘玄念却十分顺从,低眉抱拳,应了声:“是。”他的手一抬起,袖子缩后寸许,露出了腕上的一小段刺青。一身白袍儒服掩饰得再好,到底还是因这一小节而漏了底。任谁一瞧那纹身,立刻就明白了此人多半是占山为王的盗寇匪徒。
      旁边另外一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见了赤足这斯文作态,忍不住取笑道:“你平日领着小弟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的时候,不会也是这么彬彬有礼,请人家慷慨解囊罢?”此人大腹便便,一看望去,富贵之气逼人而至。
      赤足也笑道:“平日扮凶神恶煞已扮得辛苦,现下得了一刻清闲,难不成还得接着演?人人都有嘴,偏你话最多,想必整天价捞金捞银,硬是开心得很!”
      那富态的中年男子学着赤足的样,躬身作了一揖,配合鼓鼓囊囊的肚子,活像一个憨态可掬的不倒翁。众人登时哄笑不止。离他最近的妙手笑得肚子痛了,挥拳捣了他一下。“痛啊,杏儿……”那中年富态男刚喊出口一个名字,妙手便捂住了他的嘴,并加重力道,偷偷掐了把他的腋下。众人都瞧不见,那中年富态男再痛也只能憋住,有苦说不出。
      刘玄念笑了一阵,慨叹道:“没有开心,大家不知少了多少开心。”
      原来这中年富态男的名字就叫开心。听见刘玄念提及这茬,开心却收起了嬉笑,正色道:“说到底,我也是和安士兄一样,平日里赚再多的金银,也难得一时的开心。只盼着少主早日功成,我们也好从这世俗烦扰中解脱出来,回到峡谷去,专心一意提升自我修为,以求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
      赤足点头道:“是啊,再演下去,我都快忘了自己原来的样了。”
      “快了快了……”刘玄念脱口便是一贯用来敷衍的陈词滥调,然而想到此时此地,未免不够庄重,因此连忙转换态度,重新措辞,郑重其事道:“世上大多人都是恋恋红尘,可我知道,让众位叔伯阿姨中断清修,入世为功名利禄而奔忙,才是真是勉为其难。我又何尝不是……古来立业者,从无一蹴而就的。大家不妨把这也当作一种修炼,心无旁骛,持之以恒。无论千难万险,自当与君共勉。”
      “说得好。”妙手喝了声彩,笑着对开心道,“启颜,你也别尽顾着吐苦水,小家子气的,连个孩子都比不上。”
      “是是是。”开心连声附和,转口道,“少主,其实你只要把领悟的练武诀窍,教我几句,我自然安安分分,当我的土财主去。”刘玄念大手一挥,道:“这有什么难的,想要什么,随时都行。”开心一听,立马开心得跟什么似的。一谈到武学,所有人都是两眼放光,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说完正事,刘玄念斜身往圈背椅上一靠,有意侧目望了眼白之遥,那神情分明在说:“瞧瞧,别人求着得到我一些指点,就高兴成什么样了。我这天天看着你,手把手的教,你却不知感恩,经常闹情绪,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白之遥自然会意。然而他的别扭,说破了还是因为那么一点自卑感。刘玄念越是要把他拉进这群人里,他只会越觉得难堪。
      别听刘玄念叫这群男男女女“妙手”、“赤足”、“开心”什么的,其实按辈分来说,他们可全是刘玄念的世叔阿姨,且是嫡亲的。只是为了行事方便,刘玄念也不好直呼长辈的姓名,这才取些别名替代。像那“赤足”,本名刘安士。“开心”本名刘启颜。“妙手”虽是刘启颜之妻,却也姓刘,本名刘黄杏,因觉得“黄杏”像个村姑的名字,便严禁任何人这么唤她。还有一个今日并未列席的刘文静,也是姓刘。
      面对这么一大群姓刘的人,也难怪白之遥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孤僻不合了。
      刘玄念也察觉到了,白之遥这几天总是神思不属的样子,今日大家伙儿久别重聚,他就更加落落寡欢。老话说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么想着,刘玄念便撇下众人,单独去问白之遥,到底怎么回事。
      一被问及,白之遥还是好一阵心慌意乱,瞅着刘玄念,讷讷说不出话来。直到再三追问,他才闷闷地问了句:“你的计划就仅止于此了吗?”刘玄念一怔,错愕不解。白之遥又道:“在草原时,奉承突厥可汗,来了中原,又讨好那李大将军。是不是真的背靠大树好乘凉?你就从来没想过,依靠自己的力量做成一件事?”
      刘玄念的脸冷了下来,虽然没说什么,但白之遥一接到其漠然的眼神,始终下不了的决心终于定了。
      白之遥淡淡一笑,道:“你说得对。凭我一人之力,要杀光突厥全族,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方成。可你也并不比我高明到哪去。借兵征剿?乱世之中,军队是最值钱的东西,谁会无缘无故白借给你,不怕有去无回吗?还是二公子说得对,大丈夫不能沙场建功立业,枉自为人!若能在战场打下一片天,自然有士兵来效忠,听你发号施令。有了军队在手,才有本钱去扫荡胡虏,端了突厥的老巢!”
      听他越说越起劲,豪情激昂得,仿佛胜利曙光就在眼前,刘玄念忍不住讥讽道:“是,二公子说的都是对的,我说的都是不高明的。”
      白之遥竟不介怀,而是面无波澜道:“我知道你不会同意。可做人不能太霸道,你不想做的事,就一概也不许别人去尝试吗?你也尽可看轻我,说我不是这块料,我都不在乎。今日我只是通知你一声,这次出徇东都,我会投效二公子的军中,跟着大部队一块去。我的主意已定,绝不会因任何外部干扰而更改。”
      一个人脑子一旦发了热,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刘玄念明白多说也是无益,点点头,道:“那你就去罢。刘文静一直是在李世民帐下辅佐,我会知会他一声,多多照应你。”
      白之遥点头道:“那就这样罢。”说着掉头便走。
      道不同者,不相为谋。要走的,就让他走吧。即便勉强留下了,心不甘情不愿,终究没什么意思,早晚有一天还是要走的。
      刘玄念缩了缩脖子,回转过身,所有人都还是言笑晏晏,不疑有他。
      分散天南地北的亲人重新团聚,今天本该是他入关以来,最开心的一天。可他怎么就觉得这冷风刺骨,更胜塞北苦寒之地呢?他是如此掏心掏肺,尽心尽力地对待别人,可为什么别人就不能同等回报,反而对他的真诚热情弃如敝履,不屑一顾呢?
      过去那么多次的危险阻碍,那么多人的刁难鄙夷,他都不当一回事,一笑而过。可是这一次,他是真的灰了心,真的萌生退意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